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50—2015年祁阳县肠道传染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肠道传染相关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50—2015年祁阳县肠道传染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0—2015年66年间共报告肠道传染7种,109896例,死亡240例,年均发病166.80/10万,年均死亡率0.45/10万,病死率0.22%,肠道传染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代改变,总体呈递减趋势,肠道传染以菌痢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5.94%。2010—2015年以手足口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1.47%,除手足口病外,21世纪后,肠道传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消除。结论祁阳县肠道传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传染疫情出现了新的特点,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肠道传染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肠道传染预防和监测水平。

  • 标签: 传染病 肠道 流行 分析
  • 简介:摘要传染危害大,如果不加以防控,就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此,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起传染的预防工作。在传染的预防中,公共卫生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原的扩散,减少传染的发生。本文就传染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作了相关分析。

  • 标签: 传染病预防 公共卫生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房内肝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特点以及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传染房内2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特点,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传染房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5%(15/200);其中有12例(80%)患者在住院一个月内发生院内感染;呼吸但感染的几率最高,为60%(9/15);经过相应护理和治疗后,14例患者病情改善。感染得到良好治疗,1例患者引发了其他并发症。结论传染房内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后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 标签: 肝病 医院感染 传染病房 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宣传形式对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的预防效果,寻找高效的预防接种宣传形式,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的发生。方法我中心接种门诊将16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0名和观察组80名,对对照组儿童采用预约来门诊接种疫苗+向家长发放计划免疫宣传资料,而对观察组儿童则采用预约来门诊接种疫苗+面对面与家长宣讲计划免疫知识,进而对两组儿童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并且进行相关的干预对策的制定。结果对160名儿童追踪观察五年,失访10名(其中观察组失访2名,对照组失访8名),一直在追踪观察的150名对象中,16名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发病率为10.67%,主要是麻疹和流行腮腺炎。观察组有2例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发病率2.56%,对照组有14例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发病率19.44%,观察组儿童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儿童发病率。两组儿童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儿童各单疫全程接种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各单疫全程接种率55.56%。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切实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的发生,门诊接种人员必须强化计划免疫宣传工作,特别是医生与家长面对面的宣传。

  • 标签: 预防接种宣传 儿童传染病 效果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在提高传染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2017年的30名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联合组,应用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另筛选出我院传染科2016年的30名专科护士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教学,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专科护士的考核成绩与专业能力。结果联合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临床技能综合水平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护士对自身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护士专科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安全护理质量的合格率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在提高传染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中可发挥良好作用,可明显提升护士考试成绩、自身综合能力以及护理行为合格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多学科 护理查房教学 传染病 专科护士 专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房内肝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特点以及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传染房内2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特点,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传染房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5%(15/200);其中有12例(80%)患者在住院一个月内发生院内感染;呼吸但感染的几率最高,为60%(9/15);经过相应护理和治疗后,14例患者病情改善。感染得到良好治疗,1例患者引发了其他并发症。结论传染房内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后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 标签: 肝病 医院感染 传染病房 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疫情,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学校传染疫情76起,其中乙类传染4起,丙类传染49起,其他传染23起;散发病例2例,聚集疫情40起,暴发疫情34起,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发病人数429人,住院3人,总罹患率为9.25%,总住院率为0.70%,无重症及死亡病例。传染疫情主要集中5月和6月;托幼机构是主要发病场所,占61.84%;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染和肠道传染为主;主要病种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疱疹咽峡炎和水痘。结论学校传染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落实“教卫联动”机制,提高学校传染的防控能力,尤其是托幼机构。

  • 标签: 学校和托幼机构 传染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非感染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腹泻贴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5%,(χ2=6.23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时间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6.3157,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减轻了患儿给药的困难,较为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贴 非感染性腹泻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感染腹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感染腹泻的患儿进行研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并且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针对于感染腹泻的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加速患儿的恢复,保障其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预防 护理干预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感染腹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毒感染腹泻患者资料,予以护理干预,回顾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排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正常,体温降至正常,均未发生脱水现象,皮肤保持弹性,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达96.7%(29/3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感染腹泻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有益于防治,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感染性腹泻 护理
  • 简介:传染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

  • 标签: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影像学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抗生素性腹泻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单用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思密达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结果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大便次数时间和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改善患儿大便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复方嗜酸乳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我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传染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5例本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传染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研究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规护理+自我护理干预模式,分析两组治疗依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治疗依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染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实施自我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我护理干预模式 提高 传染性肺结核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的测定在小儿感染腹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103例感染腹泻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及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结果:细菌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血清CRP、HPT、AA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细菌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重型病毒性肠炎的血清CRP、HPT、AA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CRP、HPT、AAG水平均无显著差异(WTBXⅢP>0.05),CER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PP水平还不能完全作为细菌肠炎与病毒性肠炎鉴别的指标,但对于鉴别病毒性肠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时相蛋白 测定方法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13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均治疗5~15d后,比较两组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泻平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儿腹泻症状。

  • 标签: 新生儿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微生态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细菌性感染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氨苄青霉素治疗,实验组应用头孢曲最快版面,松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大便培养转阴时间、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实验组患者大便培养转阴时间为(3.1±0.3)d,平均住院时间为(6.12±1.2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1.6)d、(9.42±1.53)d,(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无巨大差异(p>0.05)。结论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腹泻,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 临床用药 头孢曲松钠 氨苄青霉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腹泻预防控制对策并分析实验室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到2018年我中心收集感染腹泻患者220例病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病因、治疗措施、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实验室监测数据,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实验室监测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时间3-18天,平均时间6.4天。结论通过对感染腹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加强实验室监测数据分析,可有效提高治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实验室监测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