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消化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需行消化下微创治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复合麻醉后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及躯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躯体反应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应用于消化微创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 常规插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鼻手术治疗配合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鼻手术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护理,Ⅱ组施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围术期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VAS评测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各项舒适度评测上均有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7.4%,而VAS评测值降至(4.12±0.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手术治疗期间推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及满意度,同时减轻其术后疼痛,值得推荐。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舒适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3日至2016年5月2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下逆行阑尾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解除时间(0.36±0.75)d、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1.29±0.13)d、肛门恢复排气时间(6.18±1.36)h、疼痛评分(1.58±0.65)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下逆行阑尾炎术治疗,能够提高整体疗效,降低手术风险性。

  • 标签: 内镜 阑尾炎 手术技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妇科手术(腹腔和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0例,发生率为1.2%,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性并发症,18例,发生率0.67%,占并发症总数的60.0%(18/30)。其他主要并发症为感染性并发症6例、脏器损伤性并发症6例,发生率均为0.22%。并发现主要并发症在非经验者中的发生率为有经验者的6倍。结论文章从技术培训、掌握手术适应症、熟悉各种操作器械、术中判断、掌握手术细节、熟悉盆腹腔解剖及术组配合默契等几个方面分析预防妇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妇科内镜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入选的对象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患者43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都达到止血目的,止血成功率100%;在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下金属肽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能够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 标签: 消化内镜 金属肽夹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麻醉在消化微创治疗中的临床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100需要开展消化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并进行随机地分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之后,并插治疗的手段,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插治疗,对其在消化下的微创治疗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所产生的痛苦非常少,病患的依从度比较高,并没有发生任何反应,其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的患者有很多的不良反应。结论运用静脉麻醉之后开展消化下的微创治疗,可以在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内镜 微创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下胃空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6例性经皮下胃空肠造口术的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蘑菇头型的胃造瘘管。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水囊型的胃造瘘管同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指标均优质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明显高于观察组8.33%P<0.05)。结论对行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基本生命特征。

  • 标签: 并发症 胃空肠造口术 经皮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我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51)与常规组(n=51)。研究组采用微创脊柱固定系统治疗,常规组采用SINO脊柱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前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有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脊柱固定系统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临床疗效突出。

  • 标签: 无神经损伤 胸腰椎骨折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联合钬激光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82例微创保胆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联合钬激光碎石),胆囊成块型结石65例,砂砾型结石17例。结果82例手术均保胆取石成功,无中转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7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50个月,平均20.39±9.27个月,复发5例(6.09%)。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取石率高、残石率低等优点;联合钬激光可处理胆囊管嵌顿结石,避免胆囊切除。

  • 标签: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手术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围术期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日常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生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38%vs31.25%),且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升其生存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将NSE(血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应用在HIE(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血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HIE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1月1日期间我院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第一组,通过检查了解患者治疗后第一天、第五天、第七天血液中NSE浓度;选择同期生活可自理无神经障碍患者50例纳入第二组,了解患者后第一天血NSE浓度;对两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关于血液NSE浓度对比,第一组患者治疗后第一天NSE最高且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第一组中不同程度的HIE患者在治疗后第一天、治疗后第五天,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变化,中度和重度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HIE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七天和治疗后第五天进行NSE浓度比较,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之中可通过NSE浓度进行判断,NSE可对HIE脑损伤程度进行判断,这有助于医师展开针对性的判断和治疗,可推广。

  • 标签: NSE 临床意义 患者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手术中采用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膝关节手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进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进行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比分析患者在麻醉后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明显的的差异且P<0.05,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开展膝关节手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神经 坐骨神经 蛛网膜下腔 膝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INB和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胸腔手术病人80例,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他们都用静吸复合全麻胸腔手术。其中试验组病人在诱导之前用胸椎旁阻滞,对照组病人在诱导之前用肋间神经阻滞。两组病人治疗时间都为五天。对比这两组病人成功的人数以及症状反应。结果经过统计试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试验组,试验组病人的病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胸腔手术TPVB比INB麻醉作用强。

  • 标签: INB TPVB 胸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鼻出血患者经鼻低温等离子治疗的护理,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88例老年鼻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88例老年鼻出血患者,鼻下低温等离子止血成功85例,下未能发现出血点而行后鼻孔填塞者3例。结论鼻下低温等离子止血是治疗鼻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创伤小,止血可靠,其中治疗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后鼻孔鼻出血 低温等离子 老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下囊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50例肾囊肿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经输尿管下囊肿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腹腔囊肿去顶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手术中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下床活动用时、住院治疗用时、止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24例患者肾囊肿全部消失(96.00%),另外1例患者肾囊肿明显缩小(4.00%);而对照组23例肾囊肿全部消失(92.00%),其余2例患者肾囊肿显著缩小(8.00%),两组比较差异微小(P>0.05)。结论经输尿管下囊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经济负担的意义重大,故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囊肿 引流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及HP感染特点。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门诊就诊的8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老年组,以同期年龄小于60岁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表现及HP感染特点。结果老年组烧心、反酸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显著(p<0.05);慢性咳嗽、胸痛、支气管炎、上腹不适等非典型症状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轻度病情患者所占比例低于非老年组,而中度病情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P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变程度主要为中度,临床非典型症状发生率较高,而典型症状发生率较低,发病与HP感染无关。

  • 标签: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杆菌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下黏膜剥离术采用程序化护理配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实施消化下黏膜剥离术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消化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中运用采用程序化护理配合方法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程序化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应用经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采用经胆道支架(包括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胆管支架均顺利置入,引流通畅,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4例(8%),其中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2例(4%),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出血1例(2%),并发胆管炎1例(2%),均应用保守方案处理后好转。相较支架置入术前,支架置入术后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胆道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手术成功率居较高水平,可有效促肝功能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 恶性肿瘤 梗阻性黄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手术采取临床护理路径(CNP)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鼻手术治疗的9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比组(42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取CNP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评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而健康知识知识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5%,优于对比组的82.7%(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手术中实施CNP护理,可有效提升手术效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可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和健康知识知晓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住院部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01日收治8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40例)、观察组给予黏膜下剥离术(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2.50%,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且还能降低复发率,对预后起到改善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