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分布特征的CT、MR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合计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CT、MR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壁厚症状者共13例、结节型患者共10例、肿块患者共7例。CT影像学诊断主要特征为低密度;MR影像学诊断特征为TlWI序列上见低信号,T2WI序列上见高信号,DWI序列上随b值升高信号增高。结论对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结患者而言,行CT及MR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结 转移 CT MR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性灰阶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发现483个淋巴结,采用灰阶超声评估其淋巴结的分区、形态、边界、淋巴门及内部回声。结果:①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21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66个;淋巴结转移率为31.3%。②217个转移性淋巴结经灰阶超声检查显示,143个淋巴结的最大径〉10mm,163个淋巴结纵横比(A/T)≤2,62个淋巴结边界不清;大部分淋巴门消失,其余偏心或狭窄;淋巴结内见微钙化的有56个,囊性变的有22个,内部高回声55个。③灰阶超声综合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2.9%,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分别为25.8%、10.1%和25.3%,特异度分别为98.1%、99.2%和98.5%。④颈侧区与中央区淋巴结间的超声特征中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颈侧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灰阶超声特征间存在差异。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性淋巴结 灰阶超声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病症环境和特性的有效诊断,既能够确保后续临床医疗措施在功能落实过程中具备针对性处理的条件,避免患者遭受多余的痛处,同时更能够凭借彩超影像定位条件确定体内病情状况,以便实际手术在开展前具备数据分析的条件,并能够确保整体手术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本文基于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在明确实验方法和结果同时,期望以讨论分析条件为后续医疗环境的有效构建提供参照。

  • 标签: 彩超诊断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转移 作用分析
  • 作者: 黄荣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 545900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共115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所有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作为金标准,分析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15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100例阳性(占86.96%,100/115),15例阴性(占13.04%,15/115)。B超检查显示:115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98例阳性(占85.22%,98/115),17例阴性(占14.78%,17/115)。B超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86.67%、94.78%、13.33%、4.00%、97.96%、76.47%,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流丰富所占比、回声不均匀所占比、直径大于8mm所占比明显高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回声均匀所占比低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结论: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显著。

  • 标签: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B超诊断;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颈部超声+CT诊断,术后手术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HE染色,观察超声、CT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单独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联合CT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超声或CT单独检测结果(P<0.05)区。结论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有重大价值,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监测手段。

  • 标签: 超声 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P<0.05)。两组患者在病理学检查指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安全可靠、对机体创伤低以及有利于机体恢复的优势,弥补传统开腹手术不足之处,还符合开腹手术的切除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合并转移 老年晚期大肠癌 腹腔镜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肺癌骨转移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仅行化疗方案),研究组30例(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止痛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3.33%,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疗效显著,止疼效果佳、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肺癌骨转移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已经被我院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腹腔肿瘤腹腔转移患者10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CT与增强CT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增强CT组诊断符合率为94.3%,显著高于CT组的60.4%(P<0.05),同时其最小种植灶、种植灶宽、种植灶长均显著优于CT组(P<0.05)。结论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灶方面,增强CT较CT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其不但诊断准确率更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小种植病灶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肿瘤 转移灶 增强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替吉奥(TS)方案静脉化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膜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胃癌合并腹膜转移患者,将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采用替吉奥+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45例,使用替吉奥+紫杉醇全身化疗。结果研究组客观有效率为58%(27/46),高于对照组35%(16/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位PFS11个月,对照组为6.5个月,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年总生存率为80%(37/46),对照组64%(29/4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替吉奥+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相对单纯静脉化疗对胃癌腹膜转移患者能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PFS,改善患者生存率,且并不增加毒性。

  • 标签: 紫杉醇 替吉奥 腹腔灌注 化疗 胃癌 腹膜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6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将手术之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实行对比分析,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诊断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12%、83.33%,误诊1例,漏诊2例,符合率92.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判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疾病发展现状以及预后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丙基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把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TC、TO[(4.94±0.94)mmol/L、(2.23±1.5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69±0.85)mmol/L、(1.46±0.7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的HDL-C[(1.24±0.2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46±0.36)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ALT的异常检出率(12.3%)明显高于对照组(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既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也存在着肝细胞病理损伤。检测TC、TG、HDL-C、ALT对脂肪肝患者监测病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脂肪肝/诊断 脂类/血液 丙氨酸转氨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彩超诊断在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6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术前1周前瞻性对患者原发病灶及有转移可能的淋巴结进行彩超检查,以术中组织病理活检为对照,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彩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彩超检查下各项指标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实体瘤及淋巴结彩超与术中病理活检结果对照,检出的敏感性87.18%,特异性98.88%;本研究中彩超检查各项因素与乳腺癌早期淋巴转移均有相关(P<0.05)。结论术前彩超能够明显显示患者病发部位,有效诊断出癌症的发展状态,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于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检测有较好作用,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椎转移瘤中实施X线平片、CT及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间9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分析总结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测效果。结果患者实施MRI检查对胸椎、颈椎、腰椎、骶椎部位病灶检出率及总检出率与X线平片、CT检测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患者实施MRI检查对软组织肿物、椎管损伤、病理性骨折检出率及病灶内容总检出率与X线平片、CT检测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脊椎转移瘤中实施MRI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平片、CT检查效果。

  • 标签: 脊椎转移瘤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甲状腺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超声检测,对比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测后有29例患者属于单个淋巴结转移,有51例属于多个淋巴结转移。经超声诊断后,多个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卡方=10.5564,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效果显著,其在术前的诊断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且超声诊断具有安全性高、确诊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也能进行重复操作,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愈有着重要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奥西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具体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之上加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为其开展奥西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使其生命期限获得延长,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靶向药物 同步放化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转移癌痛经美施康定结合益肾化浊汤治疗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转移癌痛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美施康定治疗,研究组使用美施康定结合益肾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RS、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转移癌痛经美施康定结合益肾化浊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骨转移癌痛 美施康定 益肾化浊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效果及效果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选用多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对照组患者35例,选用常规CT作临床诊断,比较两种CT技术的扫描时间、图像分辨率以及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取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速度,且图像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度大幅提升。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技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细针穿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128人,纳入检查的颈部淋巴结数目为214枚,分别用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判断以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两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高频超声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90.0%,准确度85.5%;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93.8%,准确度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方面评价效果好,且弹性超声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

  • 标签: 弹性成像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比较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90例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全脑放疗40Gy+局部转移灶加量至60Gy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局部转移灶IMRT放疗60Gy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卡氏评分情况、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局部转移病灶IMRT放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4灶)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且1年生存期无差异,神经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负压吸引联合臀大肌肌皮瓣转移治疗难愈合褥疮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4月时间内,随机选取此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疗的15例难愈合褥疮患者实施改良负压吸引联合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褥疮创面皮瓣基本成活,存活率为100%,且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负压吸引联合臀大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臀部难愈合褥疮可有效对创面起到修复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负压吸引 臀大肌肌皮瓣转移 难愈合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