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老年痛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老年痛风的患者65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组二33例为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在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的分数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痛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痛风 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青年脑卒中患者60例,通过各量表对其导致患病的健康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健康责任和运动得分最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效能、生活能力指数及社会支持影响患者健康水平。结论临床应提高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医护人员在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时应重视内自我效能、生活能力指数及社会支持水平,以有效改善患者健康行为,降低疾病复发几率。

  • 标签: 青年 脑卒中 健康行为 发病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儿童气质对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用孕周32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儿童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采用儿童气质问卷与家庭环境量表来评价儿童气质与家庭环境,同时借助儿童行为问题来评价儿童学龄期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期气质节律性、学前期气质反应强度、2岁时家庭父母参与、8岁时家庭父母情绪对学龄期儿童行为具有直接性的关系,其结果可共同解释56%的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在婴儿时期,可通过预测母亲年龄、气质节律性与情绪性、1岁家庭环境总分来判断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且可解释33%的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在学前期可利用气质反应强度、3岁时家庭父母参与、母亲年龄来预测血量儿童行为问题,可解释学龄期34%儿童行为问题;而在学龄期则可借助气质适应性、坚持性、家庭教育等各方面来解释学龄行为问题。结论保障儿童健康,避免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可对高龄母亲、家庭教育环境与积极气质来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

  • 标签: 儿童行为问题 儿童气质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Bathel指数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68.04±9.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8±9.42)分,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死 运动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湘市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选取临湘市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的577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结核病知信行量表对所有结核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577例结核病患者知识评分(16.75±1.24)分、态度评分(13.40±1.35)分、行为评分(42.38±1.12)分。结论临湘市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普遍较差,今后尚需要围绕结核病展开更大力度的宣教活动。

  • 标签: 临湘市 结核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延续性护理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行为,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仅嘱按时复查,3个月后,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方面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衰 自护行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将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有利于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开展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之间,病例数共计80例,使用随机发进行分组对比,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在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 焦虑 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所取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共计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将其均分为各48例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与联合认识行为干预的研究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参照组低于研究组,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升高,而研究组护理后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远比参照组高,SAS评分较参照组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住院患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协助治疗获取更佳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患者 认知行为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胃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3到2017.05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综合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为(2.26+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3+0.67)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嗜烟、嗜酒、缺少体育锻炼、饮食不规律、高盐饮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5.35+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64+3.56)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综合护理管理 胃癌手术 生活行为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行为安全的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综合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某血液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职的8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为节点,对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实施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28.75%、工作满意度85%,实施后职业暴露发生率10%、工作满意度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护人员实施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可大幅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多动症患儿干预时,应用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不同气质类型的多动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均采用儿童气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并将其分为难养、易养、中间、启动缓慢4个气质类型;对其均实施2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并观察其心理行为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的多动指数、冲动-多动、学习问题、品性问题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易养型和中间型患者改善尤其显著(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多动症临床情况,且按照不同气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而整体干预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不同气质类型 多动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儿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普通外科住院的60例学龄期阑尾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患儿及家长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合理认知,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阑尾炎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任意选取6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定期复诊以及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保健知识、行为以及技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社区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对100名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同时将100名产妇纳入本次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分析孕产妇健康教育前后其保健知识、保健行为等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孕产妇的各项技能指标均差于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进行健康教育前,孕产妇对孕期潜在的危险因素了解有60%,健康教育后上升为98%;教育前孕产妇对入院物品准备的了解有75%,教育后上升为100%,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期女性行母婴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率,提升孕产妇保健行为和技能分数,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孕产期 母婴保健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4例为样本,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漏服行为、有擅自调整时间/剂量行为、服用其他药物未征询的意见、经常有可能导致眼内压上升的行为、饮食管理不到位导致便秘、呼吸道感染不到位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全程规定时间内复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自我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采用日常行为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该86例患者全部符合糖尿病诊断治疗标准,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研究组(n=43)和参照组(n=43),参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日常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9.8%,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负面情绪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日常行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日常护理 临床效果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PCI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4)接受常规干预研究,观察组(n=54)在常规干预研究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SAS评分为50.03±4.38分,对照组为55.27±4.59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39.45±6.23分,对照组为47.88±7.1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SDS评分为50.21±5.29分,对照组为54.06±6.12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43.76±5.93分,对照组为48.58±5.89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91%,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PCI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疗效和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分析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一 2019 年 3 月 48 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作为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50例高血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积极延续护理干预,比较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积极延续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且指导患者健康行为,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