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调配环境、差错发生率的作用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23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在1~6月期间,PIVAS采用常规管理方案,记为对照组;在7~12期间,PIVAS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案,记为研究组。对比两个时间段内发生调配环境污染的比例、差错发生率。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组发生调配环境污染、差错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VAS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调配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控制差错发生率。

  • 标签: 精细化管理模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调配环境 差错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静配中心药物调配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以来静配中心所开展的药物调配工作等临床活动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 2018年以前静配中心所开展的药物调配工作等临床活动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其中,针对研究组执行本院的相关提高药物调配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新方案,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总结导致药物调配质量低下、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对比药物调配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分析,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中,医护人员素质较低、操作不规范和调配技巧不足,是影响调配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执行新的管理方案之后,研究组在工作中表现的配置差错率和药物损耗量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导致静配中心药物调配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较多,针对相关原因,应该对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调配质量,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最终提高静配中心药物调配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的进行推广与实施。 【关键词】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效率;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聚焦问题解决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于202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聚焦问题解决模式管理,以2020年1~6月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以2020年7~12月为观察组,实施聚焦问题解决模式管理。比较两组静配中心药师工作疲乏、质量安全管理评分以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药师工作疲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聚焦问题解决模式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 工作疲乏 满意度
  • 简介:医院卫生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为了对部分医疗设备实施专管共用,我院成立了卫生设备调配中心,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医院管理 卫生设备调配中心
  • 简介:摘要:救死扶伤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更需要对症的药物。药物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房调配工作质量的好坏与病人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关系。药剂师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药物的安全性。药品的使用程序是通过药库分发给临床和病人,在整个过程中,药品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保护患者的合法权利。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医院药房调配工作中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 标签: 药房 调配工作 安全用药 保障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的效果。 方法 :医院于 2017 年 12 月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一年前选取的 84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由治疗室自行完成药品调配;成立一年后选取的 84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完成药品调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以减少医院不合理用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与干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 分析2020年我院PIVAS1711条不合理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我院2020年PIVAS审核的长期医嘱970536条,其中不合理医嘱共1711条,占审核医嘱的0.18%。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包括剂量不适宜、重复医嘱、未成组、溶媒不适宜、用药频次不适宜、浓度不适宜、配伍禁忌等。结论 PIVAS临床药师通过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干预,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高危药品的存储管理与使用管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用药的情况下,若高危药品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生存质量受到威胁。故在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方面进一步关注。高危药品包含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物等,在临床患者的药物使用中,一旦发现药物使用差错,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前后的管理质量,进一步明确院内高危药品的使用与流转信息,提升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保证其疗效有效发挥,更好的保证高危药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危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旨在改变以往开放的加药混合调配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微生物和热源等污染的可能性,以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目前已成为现代医院药学机构的重要部门。国内外研究显示:随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广泛建立和使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精细化防控管理在提高输液质量,降低临床输液反应,减少医院聚集性感染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的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洁净区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调配中心的风险因素及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我院2022年和2023年期间静脉输液调配中心的输液总量和差错量进行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进行静脉输液调配工作风险相关知识的培训,分析对比培训前后的相关知识考核成绩。 结果: 2023年实施静脉输液调配中心风险防范措施后,输液差错率显著降低至0.013%,明显低于2022年的0.063%(P<0.05)。培训后,静脉输液调配相关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6.06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的78.8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做好静脉输液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输液差错量,提高静脉输液配制质量,从而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风险因素评估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高危药品的用药错误率,保障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水平,促进用药合理性。方法:收集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年我院 PIVAS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高危药品用药错误 , 对用药错误的类型、差错级别和引发差错的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系统 2019年度人工干预不合理处方有 1212条,其中高危药品有 331条,占不合理处方的 27.31% 。结论:静脉用药配制中心人工干预审核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安全应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高危药品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处方审核 不合理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采集PIVAS 2019年1 月至2019年12 月不合理医嘱54份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次序不当。结论 我院住院静脉输液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药师通过审方干预可以改善不合理医嘱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物配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收集统计。结果经过统计发现我院出现不合理用药医嘱例数一共为2000例,其中主要包括调配浓度不合理610例、给药剂量不合理405例、输液溶媒选择不当820例、配伍禁忌85例、医嘱录入错误16例、其它64例。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物配伍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因素,并且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药物配伍。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配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调配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2 月发生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进行汇总。结果 共发生差错事件 57 例,发生差错的类别包括审方差错、摆药差错、贴签差错、调配差错、停医嘱退药差错、成品输液发放差错等,主要集中于摆药差错与贴签差错,与其他差错类别发生率相比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差错发现部门主要集中在 PIVAS(内差),相比病区(外差)构成比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 PIVAS 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使差错率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临床用药质量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问题,并且制定一系列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以及分析本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期间的2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其中有65张存在错误,针对错误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差错的实际类型。进而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实施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问题应对措施,抽取2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在分析之后,统计处方差错率以及策略实施效果。结果:处方调配差错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数量方面的错误、药品类别方面的错误;处方差错发生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不规范的配药流程、相似的药品包装。其中,实施防范管理之前调配正确率为67.50%,调配差错率为32.50%。实施防范管理之后,调配正确率为92.50%,调配差错率为7.5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类型及原因,制定相对应改进措施,以提高药品调配准确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中心药房门住院既往发生登记的口服药差错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生差错的原因和处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药剂处方中出现差错事件频率较高为数量差错,而后依次为品种差错、输写错误及其他。结论:中心药房将通过改进调剂规范,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优化流程并明确药师责任制,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地降低药品调配错误率。

  • 标签: 中心药房 药品调配差错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正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有超过60多种的细胞毒性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患者。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逐步配备危害药品防护的设备和物资,实现化疗药物的集中调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危害药品管理涉及危害药品的医嘱审核、排药、调配、成品输液核对及运送等环节,本文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危害药品的集中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为实现危害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