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聚焦问题解决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于202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聚焦问题解决模式管理,以2020年1~6月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以2020年7~12月为观察组,实施聚焦问题解决模式管理。比较两组静配中心药师工作疲乏、质量安全管理评分以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药师工作疲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聚焦问题解决模式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 工作疲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与干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 分析2020年我院PIVAS1711条不合理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我院2020年PIVAS审核的长期医嘱970536条,其中不合理医嘱共1711条,占审核医嘱的0.18%。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包括剂量不适宜、重复医嘱、未成组、溶媒不适宜、用药频次不适宜、浓度不适宜、配伍禁忌等。结论 PIVAS临床药师通过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干预,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高危药品的存储管理与使用管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用药的情况下,若高危药品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生存质量受到威胁。故在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方面进一步关注。高危药品包含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物等,在临床患者的药物使用中,一旦发现药物使用差错,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前后的管理质量,进一步明确院内高危药品的使用与流转信息,提升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保证其疗效有效发挥,更好的保证高危药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危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采集PIVAS 2019年1 月至2019年12 月不合理医嘱54份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次序不当。结论 我院住院静脉输液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药师通过审方干预可以改善不合理医嘱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问题,并且制定一系列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以及分析本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期间的2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其中有65张存在错误,针对错误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差错的实际类型。进而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实施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问题应对措施,抽取2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在分析之后,统计处方差错率以及策略实施效果。结果:处方调配差错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数量方面的错误、药品类别方面的错误;处方差错发生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不规范的配药流程、相似的药品包装。其中,实施防范管理之前调配正确率为67.50%,调配差错率为32.50%。实施防范管理之后,调配正确率为92.50%,调配差错率为7.50%。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至6月选择27例静脉注射患儿,纳入对照组,未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2020年7月至12月选择27例静脉注射患儿,纳入研究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家长用药满意度、用药不合理情况、药物配制以及各个环节消耗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实施。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优质护理服务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药房中的药品调配工作中防止出现差错的措施。方法 统计我院门诊药房2019年药品调配中的差错事件,对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分析药品调配导致差错事件的原因多种多样,2019年共计差错事件有8例,发生率为0.07%,2020年给予预防措施后,仅仅出现2例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02%,说明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的调配工作,降低差错发生率,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 标签: 药品调配 门诊药房 差错 方法 防止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病床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前后医院床位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 本院于2020年8月成立病床管理中心,本次研究于即统计2020年1月-2020年8月和2020年9月-2021年4月两个时间段内医院的床位利用率、患者住院均值及床位运行指数等,对比病床管理中心成立前后医院床位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 病床利用率及病床周转次数于成立病床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后明显上升,患者住院均日明显下降,对比均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病床管理服务中心 医院床位资源 床位调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三种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7~12月、2019年期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各项工作指标数据,并对三种模式下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通过工作模式的调整,排药环节、调配环节的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尤其是工作模式三中平均每天排药、调配时间较前两组明显缩短,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工作模式 应用效果 比较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6月我院设立静脉用药配制中心配药患者80人作为实验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自行配药80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配药时间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配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设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可以有效提高院内的护理质量,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减少药物的配置时间,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满意度 合理用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的中药饮片调配处方,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1146张未进行点评干预的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1146张经过点评干预的为观察组,并对两组处方差错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处方差错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处方点评干预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出现差错的几率,对用药合理性有效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 常见差错 中药处方点评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中药房中药处方点评要点及对于中药饮片调配准确性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2000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于2021年6月之前的1000张中药处方,作为参照组,没有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对于2021年7月份之后的1000张中药处方,作为实验组,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对两组中药处方中饮片调配错误发生率、不同类型中药处方调配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在中药饮片调配中,常见问题包括处方结构不明、脚注执行不到位、调配剂量不准确、生熟运用不恰当、配伍禁忌、漏抓或误抓药物以及处方开具不规范,实验组两组中药处方中饮片调配错误发生率、不同类型中药处方调配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结论:在门诊中药饮片调配管理中,应当严格执行中药处方点评,及时发现饮片调配错误情况并进行优化调整,降低用药差错率。

  • 标签: 门诊中药房 饮片调配 中药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的内化作用分析。方法 医院从2020年开始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基于磁性医院管理理念的工作模式。将2019年1-12月在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46名设为实施前,将2020年1-12月在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46名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师的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药物配置差错率及工作积极性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药调配中心药师的的药物配置流程、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换算知晓率及工作积极性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均<0.05);药物配置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结论 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实施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可有效提高药师的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及工作积极性,降低药物配置差错率。

  • 标签: 磁性医院管理理念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配置差错率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质量控制对提高病理诊断质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100例病理标本展开分析,根据质控手段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0例,比较两组病理诊断质量。结果:两组数据比较,对照组失误率为60.00%、观察组失误率为10.00%,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理诊断质量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100例病理标本中加强病理质量控制,可提高诊断质量,降低诊断失误率。

  • 标签: 病理质量控制 病理诊断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胸外科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病情复杂,应给予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上运用频繁,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理念,可促使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可有效满足患者护理需要。

  • 标签: 胸外科 护理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效果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与人们身体健康的维护息息相关,近年药品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事故使人触目惊心,除却应用药品的广罗大众需进阶提升药品选购严谨度外,肩负质量管理责任的各药品生产企业也应全面启用质量风险管理,切实保证自身产品的使用安全。本文首先简单论述了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概念,其次分析了当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列举了数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在药品质量标准数量增加、内容扩充的背景下,严格药品监督局对药品的管理,定期开展国家药品评价性抽检工作,完善药品标准管理体系,对大幅提升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贯彻落实药品质量标准,对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了可能。因药品质量标准以技术层面实现了对药品质量、处方检验及其制备工艺等的硬性规定,尤其成为全过程管理的核心环节,为药品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法定依据,并以集中控制水平和技术手段,在药品质量监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化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工作,更好地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 标签: 药品标准 质量评价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药品经营企业是指经营药品的专营企业或兼营企业,包括药品的批发和零售。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药品质量是否过关和安全不但影响企业信誉度,而且还会带来人们身体健康方面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表明,虽然药品的安全受到社会广泛重视,但仍然存在很多药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在药品营销中运用质量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 标签: 药品经营 企业药品营销 质量风险管理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