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的微创外科技术,创伤小、费用低、疼痛缓解迅速,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骨水泥渗漏是其并发症之一。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2例采用DHS治疗,为DHS组;28例应用DHS联合CPC治疗,为联合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4.8个月)的随访。DHS组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切割股骨头1例,发生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Harris评分评定结果:优10例,良16例,可6例,优良率为81.25%。联合组无内固定物松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未发生髋内翻畸形;Harris评分评定结果:优1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2.9%。两组患侧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22,P=0.104)。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卧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明显提高了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物的稳定性,能有效解决因骨质疏松导致螺钉在股骨头颈内移动或切出的问题,避免发生内固定失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其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治疗周期短,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髋骨折 骨钉 磷酸钙类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 解决复杂肛周脓肿术后前期患者每天换药痛苦及创面充分引流,换药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方法:选取了11例复杂性肛周脓肿,脓腔容量大于或等于50ml[1],通过一期手术根治术并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结果:所有患者使用抗生素骨水泥覆盖创面术后局部红肿消退快,肛门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前期每天换药主要为坐浴冲洗,化繁为简,7-10天取出骨水泥创面肉芽红润,无明显分泌物。结论:利用抗生素骨水泥在复杂性肛周脓肿创面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换药疼痛感及保证创面充分引流,简化换药程序,减少工作量,促进创面恢复。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肛周脓肿 中医肛肠 肛肠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时间段至我院治疗的 76 例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 作 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以抽取双色标签的方式 将其 分为参照组(共 37 例,给予抗生素局部灌注)和治疗组(共 39 例,给予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以及临床疗效 。 结果: 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 P < 0.05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 92.31% 明显高于参照组 70.27% ( x2=6.136 , P=0.013 )。 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优势明显,可有效缩短疾病康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脊柱转移瘤病患的治疗中应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病患90例,共165个椎体,所有病患均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病患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ECOG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90例病患的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患未见死亡病例,本组病患的ECOG分级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其中有65个病患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在脊柱转移瘤病患的治疗中应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减少椎体前路开放或者是置换手术对病患造成的创伤,同时更加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瘤 Frankel分级 ECOG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椎体骨水泥成形术的护理要点及措施。方法以50例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准备、体位训练及各项检查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50例患者,6-72小时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所有病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椎体骨水泥成形术 护理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磷酸钙骨水泥(CPC) 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复合形成的骨水泥作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填充材料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因OVCF而接受PKP手术的患者,根据填充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填充材料为CPC与PMMA复合骨水泥,对照组23例填充材料为PMM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 0.05)。结论:CPC与PMMA复合骨水泥PKP治疗OVCF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达到与传统骨水泥PMMA相似的临床效果,但尚不能证明该复合骨水泥在降低邻椎骨折及生物活性上的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磷酸钙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给药唑来膦酸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分析对其症状或体征改善作用,并观察其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月至2014年9月进行治疗的OVCF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治疗,观察组应用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检测患者L1-4及股骨颈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VAS和ODI分别为(3.62±0.71)分、(2.27±0.64)分和(69.51±7.44)%、(55.06±6.93)%,均低于对照组(4.93±0.68)分、(3.04±0.59)分和(73.40±7.26)%、(62.51±7.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分别为(0.77±0.15)g/cm^2和(0.77±0.15)g/cm^2,均高于对照组(0.72±0.12)g/cm^2和(O.73±0.21)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给药唑来膦酸结合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OVCF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增强患者骨密度.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唑来膦酸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抗生素骨水泥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60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为研究数据,采集研究样本时间2019.04~2021.09,均对60例患者实施抗生素骨水泥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以及分析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水泥螺钉在伴骨质疏松的椎体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患者伴骨质疏松的椎体退变性疾病12例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骨水泥螺钉治疗,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疼痛情况。结果:在疼痛情况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水泥螺钉来治疗伴骨质疏松的椎体退变性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情况,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普及与推广。

  • 标签: 骨水泥螺钉 骨质疏松 椎体退变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其中,参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清创及负压技术(VSD)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VSD更换次数、感染创面细菌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①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2/34(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26/34(76.47%),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X =4.221,P=0.040);②研究组患者VSD更换次数少于参照组,而感染创面细菌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则短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③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33/34(97.06%)高于参照组25/34(73.53%),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X =7.503,P=0.006)。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糖尿病足创面愈合,还可提高其治疗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抗生素骨水泥 封闭负压引流术 感染创面
  • 简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常用的脊柱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费用低、疼痛缓解迅速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其并发症大多与骨水泥渗漏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血管源性骨水泥渗漏因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若发现不及时,会出现肺栓塞、脑栓塞等致命性并发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血管源性骨水泥渗漏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直入式骨水泥注入椎体强化方法在体外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共24个椎体,一侧椎弓根采用直入式注入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作(试验组),另一侧椎弓根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两侧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最大旋出力矩试验、周期抗屈试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组测试结果。结果骨水泥强化组中螺钉的稳定性均显著强于单纯常规椎弓根螺钉组(P〈0.05)。结论应用PMMA行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有利于增强对椎弓根钉的把持力,可有效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及脱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骨水泥强化 椎弓根钉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探讨其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骨水泥,获取材料浸提液。选择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微核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对新型复合人工骨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该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浸提液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各实验组肉眼下未见明显溶血反应,溶血率〈5%;微核实验显示,各实验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别(P〉0.05);浸提液对小鼠MC3T3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无明显影响,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结论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安全性
  •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femoralfractures,PFF)是一个严重并发症,充分了解其危险因素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目的:识别术中易于出现股骨矩骨折的高危人群并评估其治疗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712例初次THA(825髋)患者资料,选取19例(20髋)术中股骨矩骨折患者,按照1∶2进行同期随机配对非骨折患者38例(40髋),将两组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假体类型、股骨近端髓腔类型、术前诊断及合并症等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结果:这种类型骨折的发生率为2.42%(20/825),平均随访6.9±3.8个月,无一例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F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烟囱型髓腔和股骨近端结构异常的患者骨折风险更高。两组的假体植入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结论: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的股骨矩骨折(VancouverA2型)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术前仔细评估X线片、术中轻柔操作和识别高危患者可能有助于降低术中PFF发生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临床上的老年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骨水泥精准灌注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进行分析,结合骨水泥灌注治疗方法的差别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注入骨水泥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注射骨水泥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万古霉素混合骨水泥填充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骨水泥填充间隔治疗,观察组采取万古霉素混合骨水泥填充间隔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0.00%较对照组6.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混合骨水泥填充应用于关节置换术后,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加快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万古霉素混合骨水泥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髓内钉系统结合骨水泥填充治疗股骨转移瘤致股骨病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9-03-2013-02我科接诊老年股骨转移瘤致股骨病理骨折16例,股骨近端9例,股骨中段7例,均采用髓内钉结骨水泥填充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随访,随访时间3~24月,平均18个月,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移瘤致股骨病理骨折患者,骨水泥填充+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明显缓解消除疼痛、部分或完全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护理难度。

  • 标签: 病理性骨折 髓内钉 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