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显微外科手术和皮瓣再回植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前者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后者应用皮瓣游离再回植治疗,了解术后患者手部皮肤存活率以及手部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手部功能恢复状况,前者84.00%,高于后者50%,具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部皮肤存活率,前者90.00%,明显高于后者6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效果明显高于皮瓣游离再回植,手部皮肤存活率以及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皮肤游离再回植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
  • 简介:摘要手指的缺失会影响整个手的外形以及手部功能,拇指的缺失所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目前已经非常先进,利用足趾再造手指是当下常用的再造材料,对缺失手指进行再造时主要利用的是显微外科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完成多个手指缺失的再造工作,因此,本文针对多指缺失的显微外科再造技术进行了探究。

  • 标签: 手指缺失 显微外科 再造
  • 简介:控制性降压常用于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条件。虽然鼓室成形术出血量并不多,但由于在显微镜下操作.手术渗血可使视野模糊.妨碍精细的手术操作。控制性降压可使中耳骨质渗血明显减少.鼓室内结构清晰,有利于面神经管的显露和听小骨链的重建。

  • 标签: 控制性降压 手术中 耳显微外科 复合异丙酚 瑞芬太尼 手术操作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在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脑膜瘤手术患者62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翼点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前纵裂入路,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手术切除有效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经前纵裂入路方法应用于脑膜瘤手术治疗中,其在保证肿瘤有效切除同时,避免或减少了对脑部正常组织损伤,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经前纵裂入路 翼点入路 脑膜瘤
  • 简介:目的对特殊复杂类型肢(指)体离断伤,为避免因清创造成组织缺损过多而失去修复及再植时机,采用显微有限清创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肢(指)体完整性.方法在传统清创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污染创面、不同污染组织而实施相应的清创措施.结果在51例特殊复杂类型肢(指)体离断伤中实施有限清创,成功率95.4%.结论显微有限清创法使以往因清创过多导致组织缺损而无法修复与再植的肢体创伤得以修复.

  • 标签: 显微外科 清创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手指皮肤缺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对于长期从事有关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手指皮肤缺损是十分常见的,而且对于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手指皮肤缺损的治疗方式,更多的是偏向于用显微外科修复。通过显微外科修复,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对受损的手指皮肤进行治疗。本来就对手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进行详细的说明,从手指皮肤缺损的概念出发,对其修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最后对其后期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手指 皮肤缺损 微外科修复
  • 简介:股动脉损伤很常见,其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血管损伤后,常伴有下肢的血运障碍,或其他并发症,治疗必需修复已损的血管。重建血运才能挽救下肢,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关系到下肢的存活和功能恢复,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股动脉损伤17例18肢,报道如下。

  • 标签: 股动脉损伤 显微外科治疗 血管损伤 血运障碍 重建血运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肢体软组织缺损的重建,淋巴水肿的治疗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血管的间断针线吻合法仍被称为“金标准”吻合法,吻合技巧及方法与血管吻合后的通畅率息息相关。血管吻合模型的应用,关系到外科医生对显微外科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合理应用。本文将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显微外科 超级 血管吻合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丘脑胶质瘤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4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48例丘脑胶质瘤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74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设置为对照组;74例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的显微外科手术,设置为实验组;将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均较常规手术的患者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的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患者肿瘤的切除率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丘脑胶质瘤患者的过程中,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下的显微外科手术有助于术中手术路径的选择,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速度,并提高患者肿瘤的切除率,手术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丘脑胶质瘤 神经导航系统 临床效果
  • 简介: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也是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从1820年德国医生PhilipsVonWalter开展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例自体骨移植术以来,传统的游离自体骨移植至今仍然是临床上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常用方法,但其愈合主要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仅适合修复较小的骨缺损.对大节段骨缺损,采用传统的无血供大块骨移植不但愈合时间长,且植骨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或不可能被完全替代,效果并不理想,且肢体需长期固定,关节功能影响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近20年来,带血管的骨移植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成为骨缺损修复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就这方面有关的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骨缺损 显微外科 治疗 自体骨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肢复杂组织损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如神经血管肌腱骨骼外露及缺损,给组织修复带来很大困难,处理失当可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截肢。我们自1992年以来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以9种组织类型移植55例,对上肢复杂组织损伤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组织损伤 上肢 显微外科治疗 神经血管 皮肤软组织缺损 深部组织
  • 简介: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11告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3月~1年,骨愈合时间8~10周,踝足部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行走正常。结论踝足部组织缺损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移植、移位术修复效果好。

  • 标签: 足踝部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修复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电烧伤后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和特点.方法15例电烧伤所致组织缺损患者中,7例采用带知名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5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3例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急症期手术修复3例,二期手术修复12例.结果15例患者17块皮辩中,全部成活15块,2块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部分坏死.结论根据电烧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修复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功能.

  • 标签: 电烧伤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前庭神经的良性肿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即会形成听神经瘤,对其的治疗方法一般选择外科手术手术入路较为丰富,如经颅中窝入路(MFC)、枕下乙状窦后入路(RSC)、经迷路入路(TLC)。如果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则是采用放射治疗及影像学观察。在手术过程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面神经功能的保留问题是较为重要的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听神经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本文简单阐述了听神经瘤的不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的三种入路,即经颅中窝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影像学观察,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的方案选择。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 观察 现状 分析
  • 简介:目的报道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急诊应用7种方法治疗.其中拇指掌侧推进皮瓣8例,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15例,第一掌背逆行筋膜皮瓣4例,中、环指邻侧双岛状皮瓣3例,桡动脉鼻烟窝皮支逆行岛状皮瓣5例,带骨间后动脉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4例,(足母)趾甲皮瓣游离移植4例.结果本组43例中,坏死1例,改用其它皮瓣修复;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痊愈.其余40例拇指外形较好,指腹感觉存在,活动正常或稍差于健侧,拇指能与2~5指对指.结论不同程度的拇指皮肤缺损选用合适的方法修复,疗效可靠.

  • 标签: 拇指 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逆行岛状皮瓣 显微外科修复 治疗
  • 简介:拇指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修复的方法也很多,如传统带蒂皮瓣其操作方便,手术风险也较小,但需二次手术,且术后皮瓣感觉恢复差。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自1999年2月-2006年12月,我们根据拇指不同受伤情况,采用6种不同类型的小皮瓣修复74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拇指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带蒂皮瓣 临床效果 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