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TACE在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对8例椎体转移瘤引起剧烈疼痛患者经腰动脉、肋间动脉等肿瘤供养血管插管行TACE治疗。随访术后病情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肿瘤生长得以抑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及止痛药用量同时评估,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达87.50%(7/8)和75.00%(6/8)。结论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等供血血管TACE能有效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剧烈疼痛,控制肿瘤发展,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方法。

  • 标签: 肿瘤转移 骨肿瘤 疼痛 化疗栓塞 治疗性
  • 简介:背景:显微外科技术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技术的发展与神经导管材料密切相关。神经导管的构建特别是生物材料构建神经导管材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目的:探讨生物材料构建的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数据分析。方法:SCI数据库中2001/2010检索有关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神经导管(nerveconduit);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nerveinjury);神经再生(nerveregeneration);壳聚糖神经导管(chitosan/chitinnerveconduit);高分子神经导管(polymer/macromoleculenerveconduit);胶原神经导管(collagennerveconduit)",共检索文献183篇。结果与结论:神经导管修复法是在神经断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利用神经导管在神经的远端和近端之间桥接,并创造相对密闭的环境,以充分发挥远端神经的趋化作用,同时阻隔外部的影响,减少瘢痕的产生。目前,已被用于制备神经导管材料分为非神经组织、非生物降解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探索寻找理想的材料构建神经导管来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始终在进行中。

  • 标签: 神经导管 生物材料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壳聚糖神经导管 高分子神经导管
  • 简介: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一旦皮肤出现伤口,应及时处理。对于表浅的轻微伤口,患者可自行处理;如果创伤比较深、局部损伤大、出血多,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常见的伤口类型及用药如下:擦伤擦伤后伤口如有异物,应先用清水清洗,再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

  • 标签: 包扎伤口 及时处理 局部损伤 无菌纱布 擦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一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丝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置入导引导丝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丝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为(220.5.4土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430.7土24.3)s,P〈0.05。两组间TO、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他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哟比较,A组的sP和HR在,1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导管 中心静脉
  • 简介: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

  • 标签: 颈内静脉 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PCNL)不置输尿管导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12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不使用输尿管导管)60例,B组(使用输尿管导管)60例,两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结石停留时间、同侧肾盂分离距离无统计学差异。统计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术中失血量等指标。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发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肾盂分离〉10mm的肾积水患者,超声引导PCNL不置输尿管导管是一种经济、可靠、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导管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腹壁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若发生急性嵌顿甚至会威胁生命。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多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手术时间长。采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100例,实施切口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切口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疾病 腹壁外科
  • 简介:目的分析细胞肺癌(SCLC)的CT特点及八分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SCLC的CT八分型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首诊增强CT表现。结果58例中,21例为中央合并纵隔型(21/58,36.21%),20例为中央肺门型(20/58,34.48%),1例为周围型(1/58,1.72%),4例为周围合并纵隔型(4/58,6.90%),5例为沿淋巴管扩散型(5/58,8.62%),胸膜多发转移型、肺叶型、类肺炎型各2例(2/58,3.45%),对1例患者未能分型。SCLC易侵及大血管;远处转移以肝转移最多见。结论CT八分型法主要根据SCLC原发灶部位及转移范围进行分型,符合SCLC的生物学特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7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以CDT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通过电话、血管彩超及血管造影的方法进行随访,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率,有无肺动脉栓塞(PE)发生,滤器内血流通畅情况及滤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8±0.4)个月,2例失访。下肢深静脉通畅率为(60.03±13.48)%,治疗期间有2例发生轻度PE症状,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管造影发现滤器内拦截血栓者12例,及时予以滤器内置管溶栓及导管吸栓后,血栓基本清除。随访发现滤器内血流通畅率为93.02%。结论对于急性下肢DVT行CDT治疗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有效避免了PE的发生,降低溶栓治疗的风险。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 简介: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术后髂静脉支架治疗髂静脉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55例下肢DVT患者经CDT治疗后,髂静脉远端主干静脉完全通畅,髂静脉残留狭窄大于50%者中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45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对照组29例髂静脉未置入支架。观察指标:深静脉通畅率,CEAP分类法中临床分级(C)变化,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计分(VCSS)变化及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行静脉造影或彩超检查,实验组40例,对照组27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终点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35/40)vs29.6%(8/27),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1年累积通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86.0%vs54.8%,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CEAP分类法中临床分级(C)术前术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0.21vs0.69±0.23,P<0.01)。随访终点实验组及对照组VCSS术后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7±0.27vs6.56±0.23,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CIVIQ调查表终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67±3.01vs39.34±6.66,P<0.01)。结论髂静脉支架对下肢DVT导管溶栓术后治疗髂静脉病变能够提高深静脉的通畅率,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性溶栓 支架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前列通颗粒中盐酸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Lun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磷酸(40∶60),检测波长:346nm,柱温:40℃,流速:1.0ml/min。结果盐酸檗碱回归方程为Y=2496.028X-57.420,r=0.9999,表明盐酸檗碱在0.09~0.45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85%。结论本法稳定可靠,可作为前列通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前列通颗粒 HPLC 盐酸小檗碱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评价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经隐静脉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推注尿激酶(168.45±82.34)万U溶栓。以术前、后的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价疗效。结果置管溶栓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4.9±0.8)cmvs(1.4±0.5)cm,P<0.01);膝下周径减少[(3.8±0.6)cmvs(1.0±0.4)cm,P<0.01]。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7.6±1.5vs1.8±0.7,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隐静脉 置管溶栓 消肿百分比 溶栓百分比
  • 简介:作为全军和武警部队远离体系医疗机构门(急)诊社会化保障的首批三省试点单位之一,我部自2007年起对远离体系医疗机构(总队医院、支队卫生队)100km以上或后送超过3h的营级以下单位(以下简称远散单位)人员实行门(急)诊社会化保障试点,经过5年的实践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部队 基层 门诊 社会化
  • 简介:胫骨骨折的发生率很高,约占长骨骨折的10%,胫骨远端骨折,由于局部软组织覆盖薄弱,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骨折部位血供破坏大,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胫骨近端的严重粉碎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引起,致伤暴力大,常伴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挫伤。

  • 标签: 胫骨骨折 小切口技术 疗效观察 LCP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隐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其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7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发现单纯原发性隐静脉曲张647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合并隐静脉曲张182例,共829例患者,其中758例患者接受彩超引导下的微创手术治疗。结果758例手术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术后随防1~10年,7例复发,原因为局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所致,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原发性隐静脉曲张经常被外科医生忽视,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地进行诊断,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小隐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创手术
  • 简介: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肺癌患者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已有的关于老年非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选择的多数是80岁以下的患者,80岁及以上的非细胞肺癌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往往相对低下,合并症较多,为了更多了解这部分患者化疗的疗效及耐受性,本文分析了80岁及以上有较好体力状态和脏器功能,无EGFR基因突变或基因突变不详的晚期非细胞肺癌一线单药化疗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患者 单药化疗 临床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脏器功能
  • 简介:<正>背景:应用放射性核素Tc99m-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99mTc-MAG-3)进行肾显像是一种可准确评价患侧肾功能损伤程度的方法。近年来有人应用该检查方法长期监测肾部分切除术(PN)后患肾因暂时性热缺血时间(WIT)而造成损伤的程度。目的:应用肾显像将病人手术前后双侧肾脏功能作对比,来评估WIT对肾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材料与方法:笔者评估了54例行腹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术(LPN)患者的双侧分肾功能,其中最

  • 标签: 肾功能 肾显像 肾脏功能 腹腔镜下 安全阈值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