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高压氧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并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因环境和气压改变导致心理或病情变化,使高压氧治疗存在较高风险因素。因此,高压氧治疗要求护士时刻具备风险意识,才能将细致、周全的护理贯穿在高压氧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并保证治疗的安全。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作者注重高压氧治疗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风险意识 风险因素 培养 安全管理 新兴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患者死亡风险相关因素。方法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符合入选标准COPD患者共120例,其中死亡的53例患者。分析其相关信息及血液指标得出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的血钙浓度变化、乳酸浓度、白细胞均明显区别于非死亡组。结论缺氧、感染及血钙浓度的降低可能参与COPD的死亡病理过程,同时有望成为COPD预测死亡风险的指标。

  • 标签: COPD 血钙 乳酸 炎症 死亡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急诊护理风险。方法:利用在急诊科应用人性化护理,加强护患沟通,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考核在护理操作中实施褥疮预防告知、防各种意外告知、吸痰告知、输注刺激性药物告知,防自杀病人再自杀等告知制度,管理者随时督导检查讲评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改变了护理操作模式,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在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体现了尊重病人意愿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在护士和病人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利用制订的风险管理制度,达到了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目的。

  • 标签: 急诊护理 人性化 护理操作 风险管理
  • 简介:总结儿科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方法通过总结预防病房存在的常见风险,制定处理风险的管理对策,同时指导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风险。结果儿科风险主要存在于患者,医疗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儿科安全隐患数量多,人员涉及面广,提高质量,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人员应积极学习知识,从而提高的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儿科风险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风险管理因素的分析,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或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对手术室常见护理风险情形、原因进行分析以及需要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存在于术前、术中、术后。结论只有健全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各项操作规章制度,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各项素质,才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只有抓好手术室护理的每个细节,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才能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风险 常见情形 原因分析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强化,以及新的医疗技术、医疗方法的出现,使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外科手术护理领域。由于外科手术护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性,较高的综合性,使得其每一步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外科手术护理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临床应加强外科手术护理风险的管理,寻求新型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方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1。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内收治的880例外科手术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 对策分析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件20例,分析猝死医疗纠纷发生率、尸检率和赔偿率。结果病房猝死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35%;非猝死尸检率15%明显高于猝死尸检率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猝死赔偿率33.3%明显低于猝死赔偿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管理应重视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管理,重视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行为管理,重视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预警与医疗纠纷处理管理。

  • 标签: 病房猝死 医疗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164例患者,随着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针对性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风向发生的概率。结果在16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感染、出血、凝血以及溶血和不良心理反应的概率为9.1%、17.7%、10.4%、6.1%和73.8%,干预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5.6%,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65.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中,引起血液透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液中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管理 干预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护理配合风险管理疗效,为骨科手术护理配合风险管理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护理配合风险管理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为80.6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9.0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4.8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护理配合风险管理疗效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不良率,改善了医患关系,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护理 配合 风险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及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生产和检查的孕产妇200例,把其分为2组,在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对研究组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除了常规护理措施的采取外还要加以风险防范以及管理措施的采取,对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对照组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也比研究组高的多。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风险防范以及管理对策的采取能够降低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几率,这对于产妇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防范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