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我科对这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这例病人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重视营养支持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 经过医务人员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严密控制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传播。结论 对这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病人实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在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时采用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添加强化口腔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患者口腔保健践行行为方面,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固定正畸治疗 青少年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PDCA降低浅静脉留置针敷料规范固定缺陷数。方法:(改善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采取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创伤骨科 住院时间 外固定架 治疗效果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内外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组,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内固定组为12例,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为9例,选择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固定组患者骨折复位疗效的优良率为91.66%。外固定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8.88%。不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3.33%,外固定组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77.77%。不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临床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骨科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的效果研究。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创伤骨科患者84例,时间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内固定、外固定架治疗,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对比。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创伤骨科 外固定架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方法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自 2016.9~2019.6接受的桡骨远端骨折 90例病人纳入为实验对象。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 45例。之中,保守治疗组使用保守措施,手术治疗组使用手术干预,且两组均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使用我院中药制剂“消肿止痛方”、“接骨活络方”、“强筋壮骨方”。对比两组医治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 95.33%,优于保守治疗组 的 85%;在掌倾角、桡骨短缩分别是( 5.98+0.45)( 2.78+0.12)都优于保守治疗组, 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使用手术结合口服中药制剂的办法进行医治,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安全性高,前景较好。

  • 标签: 保守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跟骨骨折切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跟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足部的恢复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足部恢复优良率为7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干预前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情况并无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早期康复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骨创伤性骨折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用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性骨折患者(n=60),分别予以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每组30例,收治时间为2020.1-2021.1。将2组的手术效果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患者的下床无负重活动、住院、骨折愈合耗时均较短(P<0.05)。结论:为骨创伤性骨折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用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骨创伤性骨折 锁钉钢板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联合阴囊入路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联合阴囊入路睾丸下降固定术的隐睾患儿共43例,其中高位隐睾(腹腔型)13例,低位隐睾(腹股沟型)30例,单侧32 例,双侧11例。所有病例年龄范围在9~108(32.21±27.17)个月,2岁以上病例占41.9%。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分期手术病例。术中出血1~5ml,平均约2ml。手术时长为35~160 min不等,平均约66 min。术后住院天数为2~21(4.6±2.8)天。6例患儿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阴囊水肿3例(7%),均自行缓解。切口愈合不良2例(4.7%),门诊换药后愈合。睾丸萎缩1例(2.3%),其余病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1.5年,显效者39例(90.7%),有效者2例(4.7%),无效者2例(4.7%),总有效率为95.4%。结论:腹腔镜联合阴囊入路睾丸下降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外形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在高位隐睾病例中优势更明显,也更安全。证明该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隐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隐睾 腹腔镜手术 手术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举平台固定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6月我科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2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30例,分别采用传统固定和高举平台固定。分析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留置针的应用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皮肤压疮、非计划拔管、静脉炎,肝素帽松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举平台固定法 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0例髌骨横形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 60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为 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内固定治疗,为 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 3个月后患者膝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对两组患者随访 1年到 1年半,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血管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感染例数为 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3%。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损伤的例数为 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为 2例,发生感染的例数为 4例,发生异物刺激反应的例数为 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26人,优良率为 86.7%,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14人,优良率为 46.7%。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1年到 1年半的随访,询问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65-115)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90±10.3)天;对照组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269-462)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365.5±29.4)天,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13.47±5.83)分、 Lysholm评分为( 89.22±2.78)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为( 119±21) °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度数。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及医疗经济损失,后期恢复快不易复发骨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 髌骨横形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尺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 60 例尺骨骨折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 30 例和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率,并观察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率高达 96.7% ,对照组仅为 73.3% ,两组对比可见差异(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7% ;对照组为 23.3% ,两组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相对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方式,采取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骨骨折的效果更理想,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骨折愈合率,也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尺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胸部肿瘤患者,均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患者,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中10例采取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记为对照组,10例采取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记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摆位误差,放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X轴、Y轴与Z轴摆位偏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放射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60.0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胸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采取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相比于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小,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 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内固定术后护理与保守治疗后护理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根据所采用护理方式不同做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为保守治疗后护理,观察组30例为内固定术后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肋骨骨折 护理效果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时,对比新型夹板外固定和手术治疗过程中,回顾分析其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部分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其中一组患者使用新型夹板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而另一组患者则实施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治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将所有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研究组接受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p<0.05);(2)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对患者随访半年,两组患者腕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4)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基本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方法较多,经过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回顾比较,相对于使用新型夹板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治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而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或拒绝手术的患者,经济简便的手法复位新型夹板外固定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所以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新型夹板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内固定术后护理与保守治疗后护理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根据所采用护理方式不同做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为保守治疗后护理,观察组30例为内固定术后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肋骨骨折 护理效果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计50例研究对象,均为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来源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双钢板联合内固定对于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对照组股骨外侧用一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研究组16例,研究组股骨内外侧各放一枚钢板即双钢板联合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钢板联合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以提高内固定强度,减少术后骨折愈合延迟、骨不连及断板风险,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能提升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钢板联合内固定 植骨 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