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C”型固定方法应用于 PICC导管维护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18年 09月 -2019年 09月在我院进行 PICC维护的 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使用同一品牌中心静脉换药包,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则按照导管走向固定成“ C”型或是反“ C”型,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受压致破损率为 4.65%, PICC裂管率为 0.00%,肢体弯曲折管影响输液速率发生率为 4.65%,对照组患者皮肤受压致破损率为 20.93%, PICC裂管率为 4.65%,肢体弯曲折管影响输液速率发生率为 23.25%。结论 采取“ C”型固定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皮肤受压致破损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减少折管、裂管现象的发生,保证输液速度。

  • 标签: “ C”型固定方法 PICC导管维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对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医学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纳以往的解剖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法,而观察组采纳经皮置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再进行对比两组的临床医学疗效。结果根据两组患者采纳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后,发现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Johner-Wruhs评分治愈有22例,显效2例,无效11例;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Johner-Wruhs评分治愈有32例,显效1例,无效2例。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医学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明显的医学疗效,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疗纠纷案件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方法 结合1例高龄患者肱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术后罕见内固定物移行入肺的案例,复阅医学影像片,根据《侵权责任法》、教科书、相关诊疗技术指南及规范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综合病历记载、医学影像片,评价医院在替代方案告知、病情观察上存在的不足。讨论 从案例中以司法鉴定角度探讨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病情观察相关问题。

  • 标签: 肱骨骨折 内固定移位 肺贯通伤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盆骨折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的管道双重固定处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31例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经皮肝胆道引流治疗,并且接受双重固定处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的导管出现了打折或者受压,医护人员发现后及时处理,未出现导管脱出等其他情况,患者治疗情况较好。结论在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治疗中,患者接受引流管双重固定的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黄疸 固定 引流管 双重 恶性 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01-2022.01间收治的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各40例,对两组不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观察组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缩短术后的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新型3M透明贴固定胃管的新方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2021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来我院住院的需用胃管进行护理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明胶带将胃管贴合于鼻翼两侧或面颊的方法进行胃管固定,实验组采用全新的3M透明贴固定胃管的方法进行胃管固定。两组人数均为45人。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涉及胃管移动率、胃管脱落率、胶布分离率和胶布痕迹率以及患者的舒适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以上方面的调查结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胃管被移动和脱落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换胃管的过程中,胶布被移除时留下的痕迹也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表示胃管使用过程中感到不舒适的人数也少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3M透明贴在我院创新的全新固定方法的帮助下,可以最大贴合度将胃管贴合在患者的鼻翼上,贴合后的胃管自行不易脱落,在患者自己拉扯下,胃管脱落的情况也少于用普通透明胶带贴合时胃管脱落的情况。我院认为,该方法可以作为全新的临床护理手段进行推广,将这种新型胃管固定方法应用到更多临床护理领域中去。

  • 标签: 新型胃管固定方法 3M透明贴 胃管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4例在我院行静脉留置针固定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1--6月入院者纳入对照组,使用传统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2020年7--12月入院者纳入研究组,使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敷贴后不同时间段敷贴卷边率、更换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研究组各时间段敷贴卷边率、更换率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 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固定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2月--2016年2月,研究对象;52例本院收治的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6)、实验组(n=26),给予对照组患者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髓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放射学(掌倾角、尺偏角)。结果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髓内固定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骨折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髓内固定 掌锁定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的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给予术后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患者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并且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后全部治愈,3例患者愈合后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再次治愈。结论:应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配合术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现象,促进患者治疗后的恢复。

  • 标签: VSD 外固定支架 小腿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烦躁患者在导管固定中以改良加强胶布固定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样本录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ICU治疗的70例烦躁患者,作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行缝合固定法,观察组行改良加强胶布固定法。分析临床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固定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参照组偏低(P

  • 标签: ICU 导管固定 改良加强胶布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复位技术结合微创 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在我院治疗的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肩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肩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临床护理优良率分别为 68.42%、 89.47%,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