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5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11比例分为常规组(n=75)和实验组(n=75),其中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分娩时间和分娩出血量与常规组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显著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缩短分娩时间,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无创分娩在孕产妇心理健康与分娩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孕晚期待产110例孕妇,随机分对照组55例常规体位方式助产分娩,研究组110例则在以上基础上予以无创自由体位分娩。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显著(χ2=8.51,P<0.05)。在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方面,对照组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自由体位分娩有着明显优势,缩短了产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促进了分娩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然疗养因子对军队高血压疗养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本疗养院疗养的112例军队高血压疗养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疗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然因子疗养,根据疗养员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疗养效果。结果疗养前两组疗养员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后观察组疗养员收缩压水平(137.86±9.47)mmHg和舒张压水平(81.09±6.82)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54±8.92)mmHg和(99.25±6.04)mmHg(P<0.05);观察组疗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69.64%)(P<0.05)。结论在常规疗养基础上给予高血压疗养员自然疗养因子疗养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自然疗养 高血压 疗养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人性化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产妇在接受护理后,人性化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和常规组产妇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剖宫产率与胎吸助产率,且有益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脐部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出生后脐部护理方式各有不同,WHO生殖健康部门有关正常分娩的实践指导中提倡自然干燥法(dryandclean)1,强调出生结扎断脐时严格无菌操作,以后的日常护理中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为主,不提倡包扎,不应用消毒剂。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3月这段时间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分娩时采用相同的结扎脐带方法,均在生后24h去除脐带残端包扎纱布。观察组采用自然干燥暴露法护理脐部,对照组应用碘伏消毒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均无脐带感染情况。结论自然干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缩短了脐带脱落的时间,减轻了产妇及家属出院后的护理负担。?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护理 自然干燥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顺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火灸对曲泉穴、三阴交穴施灸,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性恶露量为200~300ml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性恶露量为300~50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雷火灸排除恶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用于缩短顺产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有明显效果,而且副作用小,对身体无伤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雷火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母婴结局的病例对照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92例产妇(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产妇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接生技术组与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每组各46例。其中常规接生技术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接生技术进行接生,而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患者则需要采取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接生。结果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接生技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然分娩的患者采取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接生,可以降低患者的会阴侧切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丁型肝炎(HDV)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用相关的试剂盒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17例体检人员HbsAg的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率为57.6%,抗-HCV阳性率为1.8%,抗-HDV(IgM,IgG)阳性率为0.99%。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同时也存在丙型、丁型肝炎的感染,提示我们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待产初产妇14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初产妇为7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初产妇为74例,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时间和出血量。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研究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优于常规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出血量,两组初产妇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缩短了产妇的生产时间,降低了产妇的出血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取仰卧体位。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更短,阴道分娩成功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两组的胎儿窒息发生率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能有助于促进尽快分娩,缩短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护理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并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比率为63.75%,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为52.5%。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比率为96.25%,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为86.25%。观察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比率与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科新护理模式,能够使孕产妇更好地了解和接受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此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生期心理干预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产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共分为每组产妇均占据151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方案与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另外,实验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生期加强铲毒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妇 自然分娩 心理干预 围生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妇12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产妇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模式对低危初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产痛,提高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助产护理 低危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后泌乳功能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BSES评分和产后48h泌乳量和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效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后泌乳功能,促进产后康复。

  • 标签: 整体护理 自然分娩 初产妇 泌乳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待产的85例拟行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娩前后护理,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采用助产护士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成员在生育前后的焦虑情况(SAS)、护理满意度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成员,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对对采用自然分娩的产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分娩情况,并提高胎儿的生育质量,同时极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促进自然分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范围内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357名,测其头发铅值,观察县城居民区与农村儿童铅中毒的情况。结果本县内儿童平均铅中毒发生率为47.9%,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63.28%,农村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32.78%,县城居民区与农村比较,其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县城居民区明显高于农村。

  • 标签: 儿童 铅中毒 环境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舌下含服卡孕栓。比较两组产后1h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1h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的减少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缩短产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孕栓 缩宫素 预防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保护助产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待产的100例拟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会阴保护法助产,观察组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会阴疼痛,以及产后病发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损伤、会阴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损伤及产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自然分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 会阴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小时内自主排尿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产后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综合性护理 排尿功能 尿漪留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