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出血中风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和针灸、穴位注射治疗的实际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针对临床收治的出血中风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率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穴位注射治疗出血中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刺能够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同时配合方剂能够通经活络,良好的进行治疗,对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针灸 穴位注射 出血性中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淋巴增值性疾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器官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数年后发生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认识。结果本例以发现右上肺结节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但该患为肾移植后,故考虑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Post-transplantlymphoproliferativedisorder),予以R-CHOP方案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淋巴结肿大及肺部占位性结节消失,更加支持该诊断。结论PTLD淋巴结外病变为首发表现,常容易误诊1,临床上应对此类表现不典型的疾病提高重视,避免误诊。

  • 标签: 肾移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样品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探讨不同微生物样品检验的卫生检验意义。方法从我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集的微生物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均为191例,遵守质量体系标准,根据类型分类,检测其微生物致病菌,并深入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时段的阳性率检测中,特殊膳食用食品、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培养样品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水产及其制品、冷冻饮品及调味品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是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的有效标准,在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品时,需完善相关资料,结合具体信息,选择有针对性的检验方向,从而提升食品卫生检验水平,保障食品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 样品 阳性率 卫生检验
  • 简介:摘要相比较普通人,肺间质纤维化者存在更高的肺癌患病率,大约为9.8%至38.0%,在分析肺纤维化者中不但能够将高表达的癌标志物检出,也可将异常表达的标志基因检出。依据影像学表现能够准确判断肺间质性疾病,有利于早期肺癌的判断,充分了解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CT表现,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肺间质性疾病 肺癌 CT表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心因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心理表现、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8例患儿中17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9例明显改善,2例患儿无好转。结论影响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临床依据儿童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培养儿童正常的心理素质,预防和治疗儿童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心因性疾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予以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时间。结果60例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30例,软产道裂伤18例,胎盘因素9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间(7.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9.6±1.4)d,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面分析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护理工作的落实,以此减少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降低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原因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9~81岁,平均65.1岁。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VAS评分、ODI指数、Macnab评级。结果手术时间110~225min,平均145.3min;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d(7~12d)。所有患者最少随访12月。腰痛VAS术前评分(6.82±0.34)分,术后(3.11±0.73)分;腿痛VAS术前评分(8.03±0.59)分,术后(3.52±0.32)分;ODI术前指数(76.37±5.13),术后(32.58±3.43)。根据Macnab评级,优36例(78.2%),良10例(21.8%)。结论Viper联合Quadrant通道T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微创 Viper经皮椎弓根固定 Quadrant通道 腰椎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因自身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的,在发病的过程中,极易因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在全身小血管基底膜合伙滑液囊沉积,局部激活补体系统,释放中性粒细胞及血管活性胺,使得局部组织出现炎症性损伤;再加上患者长期应用激素、营养状况差等,导致皮肤损伤难以愈合,形成慢性难愈性伤口。伤口的治疗和护理是临床医师诊疗中的难点。本文就风湿免疫性疾病伤口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伤口 护理 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子嫩肤在面部损容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面部损容性疾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低能量光子嫩肤治疗,观察组93例采用高能量光子嫩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增加、细小皱纹)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嫩肤可用于面部损容性疾病的治疗,高能量效果更佳。

  • 标签: 光子嫩肤 面部损容性疾病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监测医院2015—2017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621例,20~3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57%),其次为0~3岁组(16.93%);职业以托幼儿童(16.36%)最多,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03%),学生(13.43%);临床症状腹泻(90.36%),腹痛(50.54%)、呕吐(41.41%);检出致病菌毒153株,主要为诺如病毒(57.5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3.53%),沙门氏菌(14.38%);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18.26%)、粮食制品(17.18%)、肉制品(11.37%);水果等五类原因食品进食-发病时间间隔、不同级别医院接诊就诊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如病毒、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应加强蔬果、米面、肉制品的监测,针对重点人群需加强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致病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意思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测出96例患者,在以上患者中,上肢的为54例,42例为下肢。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检出率,对动、静脉血栓的分辨也较高,还能有效的观察患者远端动脉血流,评估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尚无完善的治疗措施,其发生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微循环缺血性缺氧、神经元凋亡坏死、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大量产生等。SIRT1当前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SIRT1的生物结构学分析与功能,分析了SIRT1表达和活性的调节方式,并从帕金森病(PD)、阿尔兹海默症(AD)、脑卒中等三个方面阐述了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SIRT1 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 阿尔兹海默症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其临床疗效、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获得较对照组更优的临床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68.7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14.58%。结论应用西医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基础上,若加用中药内服、灌肠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湿热瘀结型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溶性维生素在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0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脂溶性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比较。结果近期疗效统计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55%,经统计学处理χ2=15.00,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远期疗效(随访1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0%,经统计学处理χ2=9.94,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喘息性疾病在抗感染的同时,加用维生素A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维生素A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联合检测对于肾损害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6月进行尿液联合检测的对象100例进行检测分析,并且分为患病组和健康组各50例,对患者进行尿液联合检测,检测指标主要有α1-MG、mALB和β2-MG,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和检测水平。结果患病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尿液联合检验能够诊断早期的肾损害疾病,并且操作简单,检测指标敏感性高,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检测价值。

  • 标签: 尿NAG 联合检测 肾损伤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乳腺散结汤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共30例,现以入院编号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敷贴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乳腺散结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时,应用自拟乳腺散结汤治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作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拟乳腺散结汤 乳腺良性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的调控因子,在诱导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T细胞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多种研究证明,CTLA-4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01±1.52)d、(1.35±2.23)d、(4.16±1.3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硫酸沙丁胺醇 雾化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