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的三种因长期饮酒引起的重大疾病的相关内容,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 标签: 长期饮酒 慢性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与胸水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其比值对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方法检测两组别血清与胸水CEA水平,选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75例。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与胸水的CEA水平及其比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与胸水的CEA对胸腔积液的性质鉴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定量评分对乳腺结节性质鉴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疾病的患者40例,对乳腺结节进行超声评分,并与手术完成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超声评分法乳腺结节诊断为良性的有30个,其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的有27个,显示为恶性的有3个;超声评分法诊断为恶性的有20个,其中,病理检查显示为良性的有5个,诊断为恶性的有15个。超声评分法诊断乳腺结节恶性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0%。结论通过超声定量评分能提高乳腺结节良恶的准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超声定量评分 乳腺结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鉴别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4例患者206个浅表肿大淋巴结,术前根据高频超下淋巴结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对其良、恶性质作出初步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4%(180/206)。多数良性淋巴结纵径/横径比(L/T)≥2,淋巴门结构清晰,血流信号无血流型及门血管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正常;多数恶性淋巴结L/T<2,淋巴门结构消失,内部常出现微小钙化灶及囊性变,血流边缘血管型及混合型,PSV和RI明显增高。良、恶性淋巴结在L/T、内部回声(淋巴门结构、有无微小钙化及囊性变)及血流状态(血流分布、PSV及RI)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准确性较高,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高频超声 浅表淋巴结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产IgA蛋白酶的细菌在危及生命的感染中占有很大比例,IgA蛋白酶可以裂解IgA,并使细菌免受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攻击,在感染中具有多种作用。IgA的糖基化异常影响其对IgA蛋白酶的敏感性,因此在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IgAN中,IgA的糖基化异常可能为导致IgA升高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各种细菌产生的IgA蛋白酶的基因结构,性质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IgA蛋白酶 细菌 IgAN
  • 简介:摘要目的对渗出液与漏出液中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三种指标的检测比较,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性质判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检测结核性(41例)、化脓性(34例)、癌性(30例)胸腔积液组以及漏出液组(33例)中的CRP、LDH和ADA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渗出液各组CRP与漏出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胸腔积液组CRP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渗出液各组LDH与漏出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时检测胸腔积液CRP、LDH、ADA进行综合判断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更大的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腺苷脱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制定克感利咽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并对其现行质量标准进行评价性研究。方法对金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进行修订;采用高效液相法增加连翘的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方法可行;连翘苷在7.42~474.8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235x+23.497,R2=0.9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1.95%(n=6)。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强,为提高克感利咽口服液质量标准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克感利咽口服液 金银花 连翘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法
  • 简介:摘要抗生素药物是治疗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有助于减少感染率,提升治疗效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类药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效果,但是由于该药物的特殊性,部分患者或许存在过敏反应,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对药物性质进行判定,基于该方式的优越性,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监测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流动注射化学分析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发光性质进行探究。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流动注射技术 化学发光分析法
  • 简介: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 标签: 生理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求证总蛋白在胸(腹)水性质诊断中的鉴别界线,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在胸腹(腹)水性质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69例胸水和129例腹水的葡萄糖、尿酸、胆固醇、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其相应血清中的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浓度,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统计学t检验评价(1)漏出液组和渗出液组的CHOL、TP、胸水TP/血清TP、ADA、LDH、CRP、WBC和胸水LDH/血清LDH的测定值比较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AST的测定值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2)胸水以TP>30g/L作为渗出液鉴别界限时,CHOL、TP、LDH、CRP浓度及胸水TP/血清TP和胸水LDH/血清LDH在渗出液组和漏出液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CHOL>1.55mmol/L作为渗出液鉴别界限时,CHOL、TP、LDH、CRP、ADA浓度及胸水TP/血清TP和胸水LDH/血清LDH在渗出液组和漏出液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1);(3)腹水以TP>20g/L作为渗出液鉴别界限时,CHOL、LDH、CRP浓度及胸水TP/血清TP在渗出液组和漏出液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CHOL>1.55mmol/L作为渗出液鉴别界限时,CHOL、TP、AST、LDH、ADA浓度及胸水TP/血清TP和胸水LDH/血清LDH在渗出液组和漏出液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十项生化指标中以胆固醇和总蛋白的诊断价值最高,C反应蛋白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胸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腹水 渗出液 漏出液 CRP CHOL T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与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的水蛭、大黄、地黄等常见中药为研究对象,三种中药均经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总结分析其药物的性能功能与理化性质在中药炮制前后发生的变化。结果经中药炮制,水蛭中氨基酸成分总量变化明显,且含量与生品相比显著较高。这表明采用中药炮制能提升氨基酸的溶出量,降低毒性;大黄致泄效价值降低显著;地黄四气五味改变显著,且地黄中总多糖、地黄苷A、D以及梓醇等含量降低显著。结论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与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影响,即能显著提升用药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性能 功效 理化性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血管断面重建对确定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GELightSpeedVCT扫描仪对冠状动脉进行容积扫描并在AW4?3工作站上对68例患者共89支病变血管的225枚斑块进行断面重建、测量斑块平均CT值并根据结果将斑块进行分类。由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冠状动脉CTA显示病变血管斑块的性质和管腔狭窄程度,DSA显示对应的病变血管及ECT显示异常灌注区所对应供血血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CTA与DSA二者符合率87.1%,Kappa值为0.823,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冠状动脉CTA与ECT灌注缺损对应的血管二者符合率87.6%,Kappa值0.927,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冠状动脉CTA血管断面重建不仅能够明确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而且对于指导临床进行治疗和预防有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断面重建 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气道反应性的护理要点,并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采用德国产耶格全自动肺功能仪,为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40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中,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阳性占86.90%,阴性13.09%。其中个别吸入累积剂量1.8umol,和累积剂量3.9umol时已经出现阳性反应。也有吸入累积剂量达7.8umol于检查结束后5-15分钟才出现胸闷、咳、喘、肺功能测定呈阳性反应。结论哮喘缓解期患者通过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故操作者必须掌握正确有效的指导技巧和适当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

  • 标签: 哮喘缓解期 肺功能 支气管激发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28%(56/200),阴性率72%(144/200),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6例,其中重度AHR7例,占12.5%;中度AHR24例,占42.86%;轻度AHR16例,占28.57%;极轻度AHR9例,占16.07%。结论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CVA的主要方法,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激发试验 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使学生在课堂前自主学习,当堂理解消化,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是每个中药药理学教育工作者都须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优化理论及实验教学两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实验设计的增加等方面,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该门学科的理解。

  • 标签: 中药药理学 教学 中药药理发展史 学习兴趣 理解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改良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虽然用于临床很多年,但是一直采用长时间的检查时程,很少文献报道采用短时间的操作流程。改良的硝酸甘油诱发试验把基础试验缩短为10分钟,再进入硝酸甘油激发试验阶段。改良的硝酸甘油诱发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诊断具有简单、安全、可靠、可重复性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寄生虫学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容易造成学生疲于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本教研室教师通过多年来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在理论教学工作中探索多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尝试实验考核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寄生虫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患者及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患者静息fMRI的差异。方法选取右侧突发性聋两年后的慢性期患者12例(慢性期组)及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患者12例(急性期组),分别行静息fMRI数据采集,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两组ALFF值改变的脑区。结果静息状态下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组患者两侧楔前叶脑区ALFF值较右侧突发性耳聋急性期组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矫正);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组患者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小脑脑区ALFF值较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矫正)。结论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组患者较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组患者存在静息下脑功能区自发活动异常。

  • 标签: 突发性聋 静息态 低频振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70例CVA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记录各项肺功能指标及组胺激发阈值。结果CVA患者肺功能基础值较预计值无统计学差异,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肺功能较基础值有显著性下降,小气道通气功能下降尤其显著。结论CVA患者肺功能损害不明显,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应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以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高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