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主要应用胺碘酮,对照组治疗主要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82.14%。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其严重情况和患者病情严重情况有较大关联,如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应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提升其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现象出现的几率,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血管内科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选取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4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对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规律性使用胺碘酮,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70/74);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结论使用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此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上,存在明显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急诊治疗 冠心病 快速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无抽搐电休克麻醉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麻醉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结果采用丙泊酚麻醉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12%,依托咪脂麻醉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20%;此外,30岁以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8%,30至50岁患者发生率约为11%,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约为2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麻醉;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54例,安排患者同时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在动态心电图测定过程中选取某时段行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检出结果以及心律失常表现。结果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51.85%;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62.96%;两种心电图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的临床诊断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诊断中,两种心电图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搏为(91934±1634)次/min;000~600时段为各种传导阻滞出现的高峰阶段;600~1200为室上性、室性以及房颤束支阻滞出现的高峰阶段。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实验组(常规治疗再加上胺碘酮治疗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症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控制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更优与对照组,实验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本次研究中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故临床上胺碘酮用于治疗该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快速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早搏型心律失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早搏型心律失常患者108例,分成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9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7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COPD伴早搏型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早搏型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措施。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间100例该方面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资料,加以收集与分析,对不同的合并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做出评估。结果100例患者的资料显示,ACS合并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中75例,在慢性恶心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中,有25例,恶性室性早搏患者19例,室性心动过速28例,室扑和室颤20例,心室电风暴(交感电风暴)及心脏骤停8例。皆因及时治疗与分类及时,处理得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与治疗。结论分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会取得较佳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恶性心律失常 急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研究组30例患者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2例,全部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及在心律失常方面的检出结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率失常方面,两种方法在房性、室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室性、房性的早搏二/三联、早搏成对及矩阵室上速等方面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检出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产生的作用,指导医院后期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专项治疗。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43例,根据患者的实际诊断情况使用胺碘酮,整理选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治疗之后,43例患者中的38例患者治愈,有效率高达87.5%;另外接受治疗后的患者的心率为(59.0l±12.24)次/分钟,收缩压为(96.08±13.25)mmHg,舒张压为(73.50±12.71)mmHg,QT间期为(40.01±11.09)ms,P-R间期为(147.94±21.57)ms,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安全性上,3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全部恢复。结论急诊当中,针对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 快速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2例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倍他乐克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68%大于对照组68.29%,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倍他乐克 普罗帕酮 更年期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救护措施及效果,总结临床救护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选取66例,对患者临床救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66例患者经过救治及针对性护理,病情均得到良好改善,取得98.48%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较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病情,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于治疗老年人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率,是目前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案。

  • 标签: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老年人缺血性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收治的12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门冬氨酸钾镁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行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7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观察组使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的改善总有效率94.29%比对照组51.43%高,且心律失常的改善97.14%比对照组48.57%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行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衰 美托洛尔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胺碘酮在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儿科随机选取小儿心率失常患者67例作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另选取67例作对照组,给予心律平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种不同药物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碘胺酮静脉滴注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心律平治疗后总有效率的76.11%,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服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在小儿心率失常的维持治疗中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标签: 胺碘酮 小儿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5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01日至2015年07月31日到我院进行就诊的5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经由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方法。同时,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经过治疗后经由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结论对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经由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方法效果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现象。

  • 标签: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对疾病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将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7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QTC和心率变化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QTC和心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的QTC和心率变化,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对于老年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心衰 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对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80例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两种检查方法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等心率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较高,并可对隐匿型、心绞痛型、心率失常型冠心病进行诊断,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治。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0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诱因、临床表现、病史、发病类型以及患者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达94%,患者多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病史。主要诱因有药物、情绪不稳定、不良生活习惯等。个性化对症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改善。结论老年窦性心率不齐以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最为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消除诱发病因,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窦性心律不齐 老年 心律失常 发病类型 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