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经针灸治疗显效1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效果明显。

  • 标签: 心律失常 中医治疗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54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并且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心衰 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击复律抢救急诊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诊心律失常救治患者8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电击复律抢救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成功救治48例,成功比例为(60.00%),其中32例救治无效死亡,死亡比例为(40.00%)。结论对于急诊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电击复律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增加患者成功救治比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电击 急诊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方法对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可根据其对正常心肌组织的电生理作用分为I、Ⅱ、Ⅲ和Ⅳ4大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多种通道和多种受体,如胺碘酮对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a受体、β受体都有阻滞作用。结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心脏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变传导速度。

  • 标签: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 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3月~2014年8月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而有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50例心肌梗死未发生心律失常者为对照组,通过离心法对血清当中的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确定炎症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病例组TNF-α、CRP、IL-18、IL-1β、血清淀粉样蛋白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后,选择机体炎症因子的测定对患者的病情预估和预后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因子 心律失常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8例临床资料,其中19例合并各种快速心律失常,静脉应用胺碘酮负荷量后,继续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室早控制、血压、心功能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对降低心室率及窦性心律转复疗效显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检测心率、节律及血压变化,用药应个体化,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胺碘酮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随机纳入本院收治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2015年诊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并作总结归纳。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以室性早搏类型与持续性房颤类型患者转复率相对偏高,与其它心律失常类型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缓解;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可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冠心病 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胺碘酮治疗)和50例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转律成功率及住院期间存活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转律成功率及住院期间存活率分别为(78%、98%)、(52%、88%),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6%,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而且服用安全。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2月,医院以胺碘酮治疗AMI室性心律失常78例。结果有效率64.1%,胸痛复发5例、新发阵发性室上速与室速交替1例;用药后QTd、心率低于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2例,并发症发生13例,2例收缩压下降过低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整体疗效较高,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部分甚至可能因此停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病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间,患者分别选用常规心电图检测与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在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上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检测方式在室上性早搏、心律失常总数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敏感、快速、准确等特征,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尿剂、吸氧、洋地黄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在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原因 临床治疗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心脏性猝死患者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性猝死患者5例(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Tp-Te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从我院选取10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患者均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对照组41例患者则未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比较两组患者Tp-Te间期情况,对比研究Tp-Te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均大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是冠心病患者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效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Tp-Te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对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试验对象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0例患者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两个组别。单用组单用胺碘酮;联用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观察指标(1)有效率、转复率;(2)不良事件发生率;(3)患者起效时间、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差值的差异。结果(1)联用组相比于单用组有效率、转复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联用组相比于单用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χ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3)联用组相比于单用组起效时间更短、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差值更大,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对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美托洛尔 静脉注射 快速心律失常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3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者分为L组和A组两个组别。L组以利多卡因治疗;A组以胺碘酮治疗。观察指标(1)疾病治疗有效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A组相比于L组疾病治疗有效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A组相比于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但胺碘酮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优势更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