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AS大鼠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调控的影响,并探讨黄连降脂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降脂合剂组、氟伐他汀组。12周以后酶法检测血脂,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去蛋白法检测H2S含量。结果正常组几乎无表达,中药组和氟伐他汀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H2S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可能通过上调H2S的水平,从而防治AS形成。

  • 标签: 黄连降脂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 简介:设置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抛锚式教学方案,并在中医护理技能操作带教中进行了对照评价。结果显示,抛锚式教学组实习护生的中医护理操作考核、综合素质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P〈0.05),提示抛锚式教学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操作带教可以明显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 标签: 抛锚式教学 实习带教 中医护理
  • 简介: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基本操作实验、合成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等。其中基本操作实验是其它实验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正确、规范地掌握好基本操作的技术与技能,后续的合成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才可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有机化学 基本操作实验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连续8d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染毒后停止肌肉注射海洛因5d,自然戒断.按染毒(成瘾)-脱毒的方法,反复3个阶段,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对照组按照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的周期,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连续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针刺组在染毒期处理与模型组相同,在脱毒期给予针刺百会和大椎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5d.于实验第39d取3组大鼠的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组织.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定量实时PCR(RT-qPCR)法检测泛素(Ub)、泛素蛋白连接酶(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Ub、E3、26S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大鼠海马、VTA区的Ub、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针刺疗法 泛素 蛋白酶体 物质禁断综合征 海洛因依赖 脑损伤
  • 简介:建立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模型,胃饲补肾活血方药,观察造血调控因子IL-2、IL-10、IFNγ、TNF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肾活血中药组IL-2、IFNγ、TNFα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0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说明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的分泌,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恢复机体的造血功能.

  • 标签: 免疫介异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调控因子 补肾活血法 实验研究
  • 简介:人的行为受情志的很大影响.而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与情志密切相关,所以。关于情志产生及调控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有重大的生物医学、社会学及社会生物学意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医学与经典的现代医学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我们则期望从两者的差异之中能发现该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情志 调控 网络 分子 疏泄 生物学意义
  • 简介:目的:对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搜索网络数据库,得到PPA脚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约2kb的序列。运用PROMOTERSCAN分析该序列可能的启动子区域,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MethPrimer和CpGIslandSearcher分析该序列潜在的CpG岛,运用TFSEARCH软件分析该序列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反向链2425到2175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在启动子上具有TATA盒。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kb序列存在包括MyoD、HSF和Nkx-2等19个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不存在CpG岛。结论:该实验为后续的PPAR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PPARΓ 启动子 转录调控
  • 简介:通讯作者王璐,女,(1972-),汉族,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预防医学,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护理配合。方法将四手操作流程应用于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中。结果结论对于减少交叉感染,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舒适度以及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四手操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门诊 工作效率 治疗效果Four hand operation and nursing in oral out-patient treatment in the mix
  • 简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医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的有机整体,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水平的提高和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验技能的掌握,即将实验教学定位于辅助教学,考试方法也只重视考理论而不重视实验考试。因此,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教与学的管理,就有必要改革原有的实验考试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医学生物化学“口试+操作”实验考试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表明此考试方式更能全面检测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也更符合正态分布。一、传统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模式的分析1.传统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生物化学教学一般由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构成。笔者所在学院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是把两部分合计为100分,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70%,实验考核成绩占30%。生化实验课成绩30分,包括平时成绩15分,实验考试15分。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效果和出勤情况等,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但由于不是本文讨论重点,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对实验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探讨。多年来,笔者所在学院同国内其它一些高校一样,对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学...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考试 口试加操作 考试模式
  • 简介:一氧化氮(NO)在各类分子进程中均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出现,其在生理学和病理学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作为气体分子和带非共用电子的自由基,NO参与不同的生物进程。在许多例子中NO通过活化环鸟苷酸和提高胞内cGMP合成来介导其生物效应;然而NO非cGMP依赖效应的种类列表也在快速增长。过量NO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存在,靶向NO信号的治疗策略已于近年引起研究者注意。许多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使用在中医药传统治疗和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都享有盛誉。主要介绍NO作为药物的使用历史,着重指出发展靶向NO信号分子型新中药的重要性,并提出使用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于细胞、器官及无细胞水平来鉴定、纯化和重组以调控NO信号途径将是治疗NO产量不平衡为特征的众多病理情况的新策略。

  • 标签: 一氧化氮 环鸟苷酸 信号系统 传统中医药 分子靶向型中药
  • 简介:目的:探查疮灵液对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术后3~14d,疮灵液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d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d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d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d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疮灵液能够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并能够调节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标签: 疮灵液 慢性创面 炎症因子 金属蛋白酶 胶原
  • 简介: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对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神经炎症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天然药物治疗神经炎症这一新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致炎细胞因子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保肝宁对外源性瘦素(1eptin)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增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对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因子磷酸化JAK2、STAT3蛋白(P-JAK,、P-STAT3)的影响,试图进一步阐明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thiazolylium,MTT)检测保肝宁对leptin刺激的HSC-LX2增殖的影响;应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tinganalysis)检测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保肝宁组能明显降低P-JAK2、P-STAT3表达水平。结论:中药复方保肝宁有阻断leptin诱导HSCs—LX2增殖的作用,而降低磷酸化JAK2、STAT3蛋白的表达,阻断JAK2-STAT3通路,可能是其主要的机制之一。

  • 标签: 保肝宁 瘦素 肝星状细胞 JAK2-STAT3 信号转导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对提高采血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早产儿72例(常规组)桡动脉采血按照常规的方法,77例(改良组)桡动脉采血按照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活动改善后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结果]应用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能提高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操作流程 早产儿 桡动脉 穿刺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