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医药非手术方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0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西药及牵引与蒙医药非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非手术方法可有效缓解神经型颈椎病的疼痛、麻木症状,加快其颈椎功能的恢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蒙医药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医综合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蒙医传统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蒙医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银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银针火针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痛疼评分和腰椎疾患综合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痛疼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针火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疼,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银针火针法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gallbladder surgery,LC)中使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serratus anterior block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SPB)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LC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随机双盲法均分为A组(全麻)和B组(全麻+SPB),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数量[瑞芬太尼(1042.67±218.56)μg、丙泊酚(498.67±72.35)mg]、术后镇痛指标[补救镇痛率(20.00)%、按压镇痛泵次数(3.12±0.56)次、镇痛满意度评分(8.56±0.87)分]优于A组(P<0.05);切皮前5min两组HR、MAP对比(p>0.05),切皮后5minB组HR(76.23±10.84)次/min、MAP(86.94±9.62)mmHg低于A组(P<0.05);静息时、活动时B组术后2h、12h、24h、48h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B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A组的31.43%(x2=5.714,p=0.016)。结论:LC中使用SPB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前锯肌阻滞 腹腔镜胆囊手术 术后疼痛评分 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蒙医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蒙医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分值和腰椎评分差异较小,治疗后其分值均明显变化,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护理干预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腰椎部位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增加血清β等含量,减低致痛物质,进而改善腰椎功能,保证患者健康。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蒙医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蒙医拔罐疗法结合蒙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我院诊治的83例的腰椎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蒙医拔罐疗法结合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蒙医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蒙医拔罐疗法结合蒙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效果好,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蒙医拔罐 蒙药 针刺疗法 腰椎骨质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平衡火罐配合中药封包模式,比较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本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患者,患者人数为30例,常规组采用牵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平衡火罐配合中药封包。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情况比对,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症状、运动障碍、活动受限以及感觉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5)。常规组患者中治疗前JOA评分、治疗后JOA评分、随访1个月评分等相比较试验组效果较差,评分分别为16.2±4.3、21.2±1.0、21.3±0.1。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平衡火罐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患者情况明显改善,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 平衡火罐配合中药封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9例,使用中医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后,其腰背肌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腰背肌功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出现,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医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样本仅限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包括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的78例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总结康复与针灸治疗相结合的临床应用的评价。结果:通过康复护理和针灸理疗,脊柱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脊柱得到有效优化,疗效得到提高。通过实施康复措施和针灸理疗方案,全面优化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疾病干预期间更好地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P<0.05)。讨论: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明,康复护理措施和针灸理疗方案在疾病介入阶段进一步提高脊柱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四肢的功能状态,全面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针灸理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效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蒙医健康管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与健康管理,B组患者在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再蒙医“治未病”为思想指导进行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QLS-DSD评分、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经随访,B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以及QLS-DSD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蒙医健康管理的应用有助于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反复发作,避免患者的反复住院,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治未病 蒙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肿瘤患者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2年3月-2023年5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8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9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存活率、复发率、并发症、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等方面。结果:研究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神经功能、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肿瘤患者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存活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 脑肿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患者人数共计72例,参选患者诊断为脑卒中,选取时间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选择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36例,分别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实验组Fugl-Meyer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更高,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卒中 应用价值 神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应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价值。方法:2022.04至2023.09,以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抽签法,各组均30例。参照组:开放手术。试验组:椎间孔镜技术。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均比参照组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并且还可缩短其住院的时长。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技术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分入59例,采用药物为丁苯酞;观察组分入59例,采用药物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评估并比较两组机体炎症反应与神经功能。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与Hs-CRP评估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清IL-6、TNF-α与Hs-CRP评估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NIHSS分值评估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分值评估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与改善神经功能均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住院患者,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4月,止于2022年4月。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研究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均更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流状态、降低血黏度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