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诺昔康治疗全麻苏醒期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全麻病人,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术毕缝皮前静脉用药:Ⅰ组(n=20)诺昔康16mg,Ⅱ组(n=20)生理盐水2ml.观察指标为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心率、平均压、恶心呕吐.观察时间点为:麻醉前、用药后30分钟和40分钟、气管拔管时、拔管后5分钟和10分钟.结果与麻醉前各值比较,拔管时心率、平均压各组明显升高(P<0.05),5分钟后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用药后40分钟、拔管后10分钟,Ⅰ组与Ⅱ组相比,躁动显著减少(P<0.05);Ⅰ组与Ⅱ组相比,镇静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比Ⅱ组舒适(P<0.05);两组都无明显恶心呕吐.结论诺昔康可防治全麻苏醒期疼痛.

  • 标签: 氯诺昔康 全身麻醉 苏醒期疼痛 苏醒期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4月-202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仅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更高,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比单一阿司匹林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可以作为治疗脑梗死的首要药物进行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氨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氢噻嗪片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为单一组患者提供替米沙坦氢噻嗪片进行治疗,而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提供苯磺酸氨地平片进行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压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氨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氢噻嗪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和双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英德市人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展开分析,20例作为实验组,32例作为参照组。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双酚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参照组实施双酚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症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的复发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的病症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肾绞痛实施双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与间苯三酚治疗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但是从临床疗效来说,双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的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丁溴东莨菪碱 间苯三酚 急性肾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2级高血压(HTN)患者时采取苯磺酸氨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氢噻嗪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受试者为368例≥2级HTN病例,以2022.01~2023.05为研究期限,经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184例病例。常规组采取苯磺酸氨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组采取苯磺酸氨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氢噻嗪片治疗。比较血压水平及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病例用药后收缩压(SBP)水平、舒张压(DBP)水平较常规组病例均更低(P<0.05)。治疗组病例副反应率较常规组病例更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2级HTN患者时采取苯磺酸氨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氢噻嗪片的疗效突出,可对血压水平有效调控,也可减少副反应,疗效安全,可推广研究。

  • 标签: 高血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氢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分析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3例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 ,连续用药 4周后,进行观察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 SBP及 DBP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7.67%和 83.72%,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为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用药后两组患 者血压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 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 者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噻嗪治疗,疗效明显,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联合治疗 高血压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氨地平对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 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那普利联合氨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相比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谷草转氨酶 (AST)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 AST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结合氨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血压状况及不良反应。

  • 标签: 依那普利 氨氯地平结合 高血压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巴芬+康复治疗脑梗死肢体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肢体强直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分别行康复治疗、巴芬+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芬+康复治疗脑梗死肢体强直,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巴氯芬 康复 脑梗死肢体强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脑梗塞患者应用 阿司匹林 联合 吡格雷 治疗的效果。 方法 :以医院诊治的 82 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和研究组( n=41 ),前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 吡格雷 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应用 阿司匹林 联合 吡格雷 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塞
  • 简介:摘要吡格雷在临床上主要被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同时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甚至可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临床医师与患者需对吡格雷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用药过程中做好安全性监测,适当应用联合用药,并选用替代治疗药物。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 防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入选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入选时间是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为他们实施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参照组(20例,缬沙坦治疗)与实验组(20例,苯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治疗),对比服药后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实验组的24h降压平稳指标——平滑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出现的下肢水肿、心悸、颜面潮红等药不良反应例数要远少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采取苯磺酸左旋氨地平片来实施治疗,降压效果明显,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佳,值得推荐。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和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使用吡格雷治疗,实验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和吡格雷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和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通过治疗效果,保护患者大脑神经功能,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氨地平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具体药学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氨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内科入院治疗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为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两组,其中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仅作氨地平治疗;剩余50名患者纳入干预组,对该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地平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经三个月的治疗,干预组患者经过缬沙坦氨地平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1.1±8.34)mmHg,(67.65±0.95)mmHg,低于对照组的(138.5±9.39)mmHg,(84.46±0.8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1、8.245,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氨地平治疗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减轻患者的治疗压力使患者从中受益。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氨氯地平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