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过屈位功能摄片在腰椎椎序不稳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病人均因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来院就诊,双下肢放射性疼痛36例,单侧下肢疼痛28例,间歇性跛行21例患者进行过屈过伸腰椎功能片检查,观察腰椎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椎体间成角情况。结果经Dupuis法测量,20例患者在腰椎侧位片示椎体前后缘弧线光整,在腰椎过屈或过伸功能位片示腰椎矢状位滑移>3mm或角度位移>10°。结论过屈过伸位检查常能够发现常规腰椎正侧位及CT、MRI所不能显示的腰椎序列不稳和功能改变,对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及治疗前后对于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腰椎不稳 过伸过屈位 X线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结合纹理分析对乳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67个乳腺结节患者T2WI压脂、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50s/mm^2和800s/mm^2、表观弥散系数(ADC)、增强2minT1WI序列(T1)、增强2minT1WI剪影(T1-SUB)及增强延时7minT1WI序列(T1-DEL)纹理特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出每个序列诊断效能最高的3个纹理特征。结果:对7个序列纹理特征进行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由大到小依次为T1-SUB>T1-DEL>T1>b值50s/mm^2>b值800s/mm^2>T2WI压脂>ADC值,增强扫描纹理特征表现较为良好的是灰度游程矩阵纹理频谱中心对称性、灰度游程长不均匀度(RLN)和高灰度级重点运行度(HGRE)。T2WI压脂序列在灰度区域矩阵高灰度级重点运行度(HGRE)、高灰度级重点运行长度(LRHGE)、方向性(DD)的AUC较大。弥散功能成像b值50s/mm^2、800s/mm^2和ADC的3个纹理特征在纹理谱和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意义更大。结论:不同序列结合适当的纹理特征,能够使纹理分析成为磁共振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为临床提供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纹理特征 乳腺结节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目的分析白假丝酵母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与标本来源、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4—5月某院新生儿科病房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采用试剂盒对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试,并采用MLST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分离15株白假丝酵母菌,来自4例患儿和1名医务人员,15株白假丝酵母菌经MLST获得3个序列型(ST),其中13株为ST1997,另外2株分别为ST1359和ST1933。经eBURST软件对ST分型进行聚类分析,ST1997菌株属于Group13,ST1359菌株属于Group1,ST1933菌株属于Group20。同一患者外周血和外周静脉导管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属于同一克隆株。结论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白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的暴发,应积极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新生儿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血流感染 多位点序列分型 新生儿科 暴发
  • 简介:目的探讨宁波市大气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PM10)及细颗粒物(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的浓度对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对2014-2016年的大气颗粒物PM10及PM2.5的浓度与同期流感样病例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计算相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riskproportion,AR%)以评估污染物对流感样病例发病的急性效应。结果两种颗粒物浓度均与流感样病例发病数呈正相关,单污染物分析中,两种大气颗粒污染物均会造成短期内的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增加,且产生的影响表现出滞后性和收获效应,其中PM10产生的效应AR%值要高于PM2.5,滞后0-7d的累积AR%值分别为5.13%(95%CI:2.94%-7.37%,P〈0.001)和2.52%(95%CI:-0.75%-5.90%,P=0.139)。而双污染物分析中,调整其他气态污染物后,PM10与流感样病例之间的关联强度发生改变,PM2.5仅在纳入二氧化氮(nitrogendioxide,NO2)后引起滞后0-7d的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增加。结论颗粒物PM10及PM2.5浓度的升高会引起同期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增加。

  • 标签: PM10 PM2.5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流感样病例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SPACE序列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在正常臂丛神经节后段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名无臂丛神经损伤病史的健康志愿者行臂丛神经DWIBS序列、SPACE序列扫描。分析比较DWIBS序列、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的数目,以及两组序列图像平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35名共70侧臂丛神经节后段在冠状DWIBS序列、SPACE序列上均能清晰显示,SPACE序列中部分臂丛内侧束、后束和外侧束也可显示。SPACE序列的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高于DWIBS序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ACE序列可以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节后段,与DWIBS序列相比较对正常臂丛神经显像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 标签: 臂丛神经 弥散加权成像 SPACE序列 磁共振
  • 简介:目的了解在广东省受血及献血者中发现的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采自于广东省HIV-1抗体阳性的受血者或献血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1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ENV基因C2-V3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份血样中,7份为泰国B'亚型,与国际参考株RL42的距离最近,基因离散率为(6.082±2.607)%,组内离散率为(5.963±2.383)%;4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8.900±1.830)%,组内离散率为(13.810±1.317)%;2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CN.97C54A最近,基因离散率为(4.155±1.223)%,组内基因距离为6.36%;1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97CNGX-9F最近,基因距离为0.97%.结论本次检测的广东省受血及献血者HIV-1以泰国B'亚型为主,也存在主要在性途径感染人群中流行的AE重组亚型和吸毒者中流行的07-BC、08-BC重组亚型.

  • 标签: 受血者 供血者 HIV-1 序列测定 基因产物 env
  • 简介:本文是以DICOM标准的肺部序列影像为研究对象,将CT图像序列分割提取获得肺实质模块,再获取种子区域进行优化分割,最后通过ROI检测提取肺部特征信息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肺结节ROI自动检测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微小结节特别是3mm以下的结节敏感性不高,而直径大于5mm的结节检出较为准确。实验中出现假阳性结节的个数较多,说明所选特征向量与判别分类标准比较严格,分类器的一些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更高的检出率及更低的漏检率。

  • 标签: 肺结节 ROI检测 自动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上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试验疗效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早期修复序列治疗是否对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以及相关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牙科确诊为上颌骨缺损的患者40例,随机将40例的上颌骨缺损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0人。对一组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常规模式下的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上颌骨缺损患者则通过早期修复序列治疗进行对比,称之为治疗组。结果对临床治疗中上颌骨缺损患者的疗效情况予以0~100分制的分数进行评定。可以发现,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上颌骨缺损患者的面容恢复质量、语言质量以及进餐质量的三项数据的恢复评分上,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模式下的上颌骨缺损患者,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在治疗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上比之常规治疗模式有着更显著的疗效,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上颌缺损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能够在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修复序列 上颌骨缺损 口腔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标签: 疟疾 预测 发病率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农村地区散养家畜自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巢式PCR对怀远、明光和广德县采集的148份家畜全血样本进行嗜吞噬无形体16S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EGA4.0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48份家畜全血样本中检测出山羊、牛和犬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22.1%、25.0%和40.0%。26份PCR阳性扩增产物测序成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检出序列可归为4群,I群优势株占分析序列的66.7%,与北京、浙江和湖北等地检测序列同属一个分支。目的基因测定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7.0~99.0%。结论安徽调查地区农村家畜动物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山羊是该地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重要宿主动物之一。

  • 标签: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16S RRNA 巢式PCR 序列分析
  • 简介:目的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与预测湖南省君山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湖沼型血吸虫病的控制与消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16年湖南君山区的血吸虫的疫情数据,绘制湖南省君山区20年来的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的时序图,对君山区的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进行ARIMA模型拟合,并预测2017-2020年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君山区1996-2016年疫情呈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下降94.86%;家畜感染率波动大,至2016年家畜感染率降为0.时间序列分析显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最优拟合模型为ARIMA(0,1,0)模型,家畜血吸虫感染率最优拟合模型为ARIMA(1,0,0)模型,两个模型实际值均处于预测值95%CI内,拟合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20年预测值显示,人群感染率持续维持在低流行状态,而家畜感染率呈现反弹上升.结论君山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需持续加强传染源控制,严防疫情反弹.

  • 标签: 时间序列模型 血吸虫病 疫情 君山区
  • 简介:目的对一株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分析,探讨其在人群流行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wholegenomesequencing,WGS)。对8个基因进行相似性检索,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关键位点的分子特征。结果8个基因与GenBank基因库相似度最高序列的来源不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显示HA基因属于欧亚系I群,M基因位于G1-like分支,PB2位于G9-like分支,NA位于一独立分支,PBl,PA,NP,NS均位于SH/F/98-like分支。HA基因裂解位点为PSRSSR/GLF,226位受体结合位点为L。除M2基因$31N突变之外,NA基因茎63~65位缺失,PA和PB2基因未发生L336M和Q591R,E627K等可以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突变,但发现可以增强病毒毒力的突变如M1基因N30D和T215A,PB2基因L89V,NSl基因P42S。除M2基因S31N突变外,NA基因和M2基因的药物结合位点未发生E119G,R152K,H274Y,R292K和L26F,V27A,A30T,G34E等耐药性突变。HA和NA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都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分别有7个和5个可靠程度较高。结论该H9N2禽流感病毒的大部分关键性位点较保守,只有少部分位点发生一定程度进化与变异,在人群引起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需加强分子方面动态监测。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H9N2亚型 序列分析 结合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运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影像科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7年6月到2019年5月间)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3.0T西门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分析总结诊断结果。结果实施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检出率100.0%与常规序列检查结果98.8%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高血压脑出血点状微出血灶检出率100.0%及出血灶总检出率100.0%与常规序列检查结果28.6%、90.5%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患者实施T1WI序列扫描时表现为高信号48例,低信号9例,等信号5例,混信号18例。实施T2WI序列扫描时表现为高信号3例,低信号33例,等信号4例,混信号40例。实施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时血肿边界清晰,且呈现为点状或片状低信号及极低信号影,8例患者扫描时出现单个或多个常规序列未显示的微小极低信号影,47例患者检查时病灶显示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运用3.0T西门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效果良好,可结合常规序列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3.0T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常规序列 诊断 检出率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时间分辨交叉随机轨迹成像(TWIST)与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联合序列(TWIST-VIBE)在磁共振动态增强中减少急性短暂性呼吸困难(TSM)所致伪影、提高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行肝脏局灶占位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依据使用对比剂的不同,将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的患者纳入Gd-EOB-DTPA组(38例),使用钆喷酸葡胺(Gd-DTPA)的患者纳入Gd-DTPA组(48例)。采用TWIST-VIBE序列扫描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肝脏局灶占位的VIBE序列和增强前后TWIST-VIBE序列的5期图像的运动程度进行评估及评分,比较平均呼吸运动分数。结果:所有5期的平均呼吸运动分数中,两组增强前VIBE与TWIST-VIBE序列的呼吸运动分值比较,Gd-EOB-DTPA组无差异;Gd-DTPA组TWIST-VIBE序列A1期与A5期比较呼吸伪影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3,P<0.05)。Gd-EOB-DTPA组增强前后动脉A3期、动脉A4期及动脉A5期增强前的呼吸运动伪影分值均明显低于增强后呼吸运动伪影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90,t=20.819,t=11.853;P<0.05)。GD-DTPA组增强前后动脉A5期呼吸运动伪影分值相差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0,P<0.05)。结论:使用TWIST-VIBE序列的5期动脉期序列的扫描方案,在肝脏局灶占位的MRI扫描中可以改善不能配合屏气和受到使用Gd-EOB-DTPA对比剂而产生TSM影响的动脉期图像,能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动态期图像。

  • 标签: 磁共振 肝脏 呼吸伪影 钆塞酸二钠 局灶占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中VP1序列分子分型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通用引物和VP1段分子分型引物分别对63例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SF标本进行扩增,对VP1分型引物扩增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分型研究。结果采用通用引物经2次PeR检测急性期患儿的CSF标本共47例(47/63,74.6%)阳性,恢复期仅3例(3/57,5.3%)阳性。采用分型引物经2次PCR检测通用引物扩增阳性的47例急性期的CSF标本共3l例(62.0%)阳性,其中4例脑炎和20例脑膜炎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通过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发现同一型别内序列同源性在97%-99%,不同型别之间同源性只有74%~76%,所有CSF进行病毒分离,11例(11/63,17.5%)阳性,阳性率明显低于VPl段分子分型的检测结果,除l例CSF标本病毒分离为ECHO7的患儿,通用引物扩增阳性而VPl分型引物扩增失败外,其余血清型别与VPI段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巨细胞病毒是儿童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最重要的病原体;采用通用引物所建的RTPCR是快速检测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分型引物扩增VPl部分序列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巨细胞病毒标准毒株进行对比,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巨细胞病毒分型,为巨细胞病毒的分型及巨细胞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VPl RT.PCR 巨细胞病毒 分型
  • 简介:世界上每个人的生活都不相同。有的人生活忙碌而充实,有的人生活自由且闲散,有的人热衷于追求名利地位,有的人善于积累财富,有的人懂得享受生活。有的人忙碌却无所获;有的人则忙里偷闲,既取得成就,又享受了生活。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追求,更甚于有着不同的设计

  • 标签: 设计生活
  • 简介:医学论文中的表均须采用三线表,要求表内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数据与计量单位准确、规范,与正文相符;同一指数的小数位数要一致,上下位数要对齐;表格中无数字的栏内,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一”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 标签: 设计表格 阿拉伯数字 作者 医学论文 计量单位 三线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