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性气管和大支气管异常的CT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性气管病变的症状常无特异性。

  • 标签: 局灶性气管 大支气管 异常 CT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能力很好,对结节的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性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的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的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磨玻璃影肺癌MSCT征象,以期减少误诊。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磨玻璃影肺癌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论磨玻璃影的大小、形态、边缘、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对诊断小肺癌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机化性肺炎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性机化性肺炎的CT特点。结果30例皆位于胸膜下,16例相应胸膜异常,4例类圆形,26例不规则形,30例密度不均,6例有小支气管像,4例有小空洞,12例边缘模糊,14例周围毛刺或索条,16例支气管血管束异常,4例病灶内低密度,8例肺间质改变,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有卫星。结论性机化性肺炎CT有一定的特点,但不典型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肺结核鉴别尚有一定困难,需病理支持。

  • 标签: 肺炎 CT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机化性肺炎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性机化性肺炎的CT特点。结果30例皆位于胸膜下,16例相应胸膜异常,4例类圆形,26例不规则形,30例密度不均,6例有小支气管像,4例有小空洞,12例边缘模糊,14例周围毛刺或索条,16例支气管血管束异常,8例病灶内低密度,8例肺间质改变,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卫星。结论性机化性肺炎CT有一定的特点,不典型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肺结核鉴别有一定困难,需病理诊断支持。

  • 标签: 肺炎 CT影像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肝脏性结节状增生(FN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11年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的9例FNH患儿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8例甲胎蛋白阴性,1例甲胎蛋白升高,无一例肝炎病毒感染,1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及脾大。均行手术切除,无一例手术死亡或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FNH在临床及影像学上有一定特征,对符合影像学标准、AFP阴性的患儿术前能明确诊断,对于无症状的确诊病例,可暂不手术,密切随访。有症状、生长迅速、合并其他肝脏疾病、诊断不明确者应积极手术。

  • 标签: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诊断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性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变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的效果,包括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手术效率。方法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枕动脉、翼腭动脉,并且用动脉夹对颈内动脉(ICA)进行临时夹闭;2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暴露枕动脉和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用丝线悬挂颈内动脉而不是用动脉夹夹闭,线栓在显微镜直视下插入颈内动脉越过翼腭动脉起始点至大脑中动脉分叉处;3组只暴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丝线悬挂颈内动脉,显微镜下将线栓盲插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死亡率、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手术时间。结果第3组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所花费时间平均为17.5min,死亡率较低,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稳定。结论采用第3组手术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能够高效地制作出更加稳定的可用于临床实验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 标签: 脑缺血 大鼠 模型制备
  • 简介:肝脏性结节增生(FNH)是肝内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的使用,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一个理想的标准化动物模型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且应与人类脑梗死的病理状态具有最大的相似程度。而在性脑缺血的动物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制作,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栓技术的文献,经过研究,我院成功地制作出大量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脑缺血模型,并且对神经功能进行分析评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局灶性 脑缺血 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成人癫痫患者中,绝大部分为性癫痫。成人性癫痫病因众多、病理机制复杂、症状表现差异较大,常给临床医师在制订诊疗策略时带来困惑。得益于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诊疗手段不断涌现并应用于性癫痫,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也不断推陈出新。鉴于上述背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最新文献,结合当前国内医疗发展实际情况,讨论并撰写了该指南,旨在为我国成人性癫痫患者提供更加实用、规范的诊疗方案。

  • 标签: 局灶性癫痫 诊断 治疗 指南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性骨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22例慢性性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为(5.6±3.5)岁,范围为1~13岁;股骨16例,胫骨5例,腓骨1例;患侧为左侧12例,右侧10例。初次就诊时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10例,跛行8例,局部肿物3例,股骨外翻伴步态异常5例,不愿站立1例,症状持续时间为(3.2±4.1)个月,范围为7 d至12个月,均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入院后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结核菌素试验、T细胞斑点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平扫+重建、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患肢病灶刮除术。结果4例C反应蛋白升高,5例白细胞升高,8例淋巴细胞升高,3例中性粒细胞下降,2例血红蛋白下降,1例血沉升高,4例降钙素原升高。结核菌素试验、T细胞斑点检测均无明显异常。3例骨质破坏周围无硬化骨,17例骨质破坏周围有硬化骨,4例骨皮质增生肥厚,5例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病理诊断提示病灶内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随访时间为(2.7±3.8)年,范围为1个月至4年,无切口感染、病理性骨折、骨感染复发等发生。结论儿童慢性性骨感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复杂,易误诊漏诊。早期积极行病灶刮除术,根除感染,是改善症状、防止畸形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骨感染,局灶性,慢性 诊断
  • 简介:患者:男,42岁。因“双下肢浮肿5年,尿检异常1d”住我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具体检查及治疗不详,疗效不佳。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BP150/93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皮疹及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肺前胸部听诊呼吸音低,双侧听诊三角区呼吸音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双下肢漆关节以下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常规正常;

  • 标签: CASTLEMAN病 肾损害 局灶性 双下肢浮肿 听诊三角区 浅表淋巴结
  • 简介:目的:观察型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学的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1例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1例患者中透明血管型22例,浆细胞型5例,混合型4例.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非肿瘤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与多种疾病相似,故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 标签: CASTLEMAN病 临床病理学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提高超声造影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性炎性病变(肝脓肿5例、肝炎性假瘤4例、肝结核3例)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肝脓肿、肝炎性假瘤和肝结核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8/12)的低回声病变(11/12),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6/12)。5例肝脓肿因病变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但3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4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呈"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缺乏占位感;3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结论肝脏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变异较大,但每种炎性病变尚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能反映肝脏性炎性病变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肝脏性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揭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得出结论针刺“百会”、“风府”及“曲池”、“足三里”可以促进受伤神经元的恢复,有较好的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脑细胞凋亡 针刺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