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林书院是明代晚期一个蜚声士林的讲学中心,东林党是这个时期地主阶级中的一个影响颇大的政治集团。后者因前者而得名,前者亦因后者而益显,它们在明代后期的文化史和政治史上写下了有声有色的篇章。

  • 标签: 东林党 政治集团 明代后期 李三才 赵南星 京察
  • 简介:冠村,地域不广,仅1.2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只2000余人。可是,人们在这方热土上却创造出名闻遐迩,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去年夏天,我到过冠村,为其城市化的环境,现代化的厂房,别墅式的住宅所感动;今年伊始又读了《冠村志》的部分志稿,对冠村400余年间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近20年乘改革开放之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取所取得的优异成果,从感性到理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掩卷深思,心悦诚服,欣然命笔。

  • 标签: 《东冠村志》 中国 浙江 地方志 编纂工作 框架结构
  • 简介:在古学潮中,陈和靖康学潮是为人们说得最多的。自1926年吴其昌《宋代学生干政运动考》发表以来,专论或以它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不下七篇。这些文章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紧密地结合时事。1935年黄现瑶《宋代太学生的政治活动》一文说“外抗强权,必先内除奸贼”,1947年翦伯赞《陈与靖康元年的太学生伏阙》一文说“中国智识青年应该学习”陈的反抗精神,如果说黄现瑶的潜台词已呼之欲出,翦伯赞则更是现出真身,公开“干政”了。

  • 标签: 翦伯赞 学潮 太学 宋代 政治活动 强权
  • 简介:<正>夏国是金末元初蒲鲜万奴“据辽东”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封建割据政权。过去中外学者研究蒲鲜万奴政权的论著,多引用民国十三年版《宁安县志》中的记述,1919年在该县“古城后”曾出土一颗有“天泰十八年”款识的官印,认为该印属夏遗物。而且,或以此印证明夏存国“十八年”;或由此印断

  • 标签: 东夏 年号 割据政权 中外学者 天泰 十三年
  • 简介:近日,由辛农场组织编纂、连云港市志办负责审定、方志出版社出版的《辛农场志》面世。这是连云港市2005年新一轮修志工作开展以来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企业志书。全书共66.3万字。

  • 标签: 东辛农场志 志出版
  • 简介:贵州有水、水西之称,据考始于宋朝末年彝族额果濮贤以鸭池河为界,分为水、水西两个部分。明初,水、水西仍以鸭池河为分界,河西属安氏、河东属宋氏管辖。洪武五年(1372),元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顺元宣抚使罗氏与同知宋氏蒙古歹人附,明王朝仍让他们以宣慰、同知原官世袭,赐蒙古歹名钦。宋钦的夫人叫刘淑贞,非常贤惠。幼时曾读书,深明事理,除了操持家务、抚育儿女.还辅助宋钦处理公务.

  • 标签: 宋朝 述略 明王朝 刘淑贞 蒙古 水东宋氏
  • 简介: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早期有两个领导给人印象很深.一个是刘介愚同志。我和刘介愚同志有四十多年的交往,我们是一块从人民解放区过来的。但有个遗憾,虽然他们很关心关照我,想培养我,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处境,我比较“落后”,对于我跟刘介愚同志这种私下的交往,别人都说我是受批判的,别连累老领导。后来我又下放接受劳动锻炼去了。所以,尽管是老领导.感情又那么深,我也刻意地避免了同刘介愚同志的很多交往。另一位唯一接触多、跟的时间比较长的是杨莼院长。

  • 标签: 杨东莼 华中师范大学 怀念 师范学院 劳动锻炼 同志
  • 简介:《破阵》是唐代的著名乐舞。它始创于高祖武德年间,在太宗朝又经过改造,在太宗以后的时代也在不断地演出。《破阵》有着宏大的规模、丰富的音乐形态、极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同时又与唐代的政治密切相关。如果不计承袭自隋代的“多部”,《破阵》可以说是大唐的第一乐舞。

  • 标签: 《破阵乐》 唐代 形态变迁 音乐形态 艺术性 观赏性
  • 简介:<正>《浮沤日积》(L’EcumedesJours)的作者鲍里斯·维昂(BorisVIAN,1920—1959)不仅是一位有杰出成就的作家,而且是一位有“天才发明”的工程师,他能画能唱,上过舞台、银幕,灌过唱片。

  • 标签: 工程师 天才 爵士乐 舞台 唱片 里斯
  • 简介: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修志工作是一项艰辛、清苦的工作,但修志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和充实。能在史志这块土地上献身自己的事业,其乐无穷。

  • 标签: 修志 苦与乐 事业
  • 简介:  [片段选读]  子曰:"知者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仁者寿."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久."……

  • 标签: 乐水 知者乐
  • 简介:在清代学术史上,方树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观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方树其人其学,则不难发现,其理学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树的理学观既有借“辟佛”以攻乎陆王、近世汉学家的一面,也有援佛入儒,对理学本身加以修正的一面。在汉宋兼采、倡导经世等方面,他与同时期夏炯等交相呼应、殊途同归,展现出此一时期理学发展的新趋势,颇值得玩味。

  • 标签: 方东树 理学观 援佛入儒
  • 简介:当三十三岁的冼妹高高举起双臂时,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沸腾了。这个有一个一岁半女儿的妈妈,创造了中国体育的两个第一:第一位成功卫冕的柔道奥运会冠军!第一个成功夺冠的妈妈选手!如果不是穿上柔道服,你一定

  • 标签: 中国体育 奋斗 奥运会冠军 奥运冠军 柔道服 体育馆
  • 简介:我生长在成都,自幼喜爱书法,所以很早就知道刘父先生的大名.少年时代,在成都的名胜古迹、旧书店、装裱店等处所,常常看到谢无量、刘孟伉与刘父等书家的墨迹.刘孟伉特善榜书,一些名店的市招多出于其手;谢无量与刘父则多见其对联条幅.我无家学渊源,家中无碑帖可读,三位书家的书作常令我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故我的书法启蒙,实得之于这三位书家,而非来自学校.刘父先生的书作,秀雅劲健,我十分喜爱,因而向往其人.但当时无人引见,无从清益.与刘父先生虽然同在一个城市,终究缘悭一面,这是我至今都感到遗憾的.

  • 标签: 刘东父 遗墨 成都市 生平 书法家 中国
  • 简介:美吾兄:济吾来,以尊诗见示,捧读再四,欣喜欲狂。弟自入蜀以来,人事多扰,所学几尽废,而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试,以自揣力不能追古人也。尝以诗词为中土文艺之精髓,近日士子方竞骛于支离破碎之学,此道或遂终绝。今读大作,兼清刚鲜研之美,大雅不作,或幸竟为杞忧矣。五四时代倡新文学运动者,对旧诗颇肆抨击。年来弟稍致力西诗,对时下诸公颇

  • 标签: 欣喜欲狂 杞忧 清刚 论诗 方东美 子方
  • 简介:番记》为明陈第所撰,这是我国记载台湾情状和台湾先住民——高山族生活习俗的最早的一篇文献。陈第(1541—1617年)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为明代将领、音韵学家、诗人和旅行家。万历壬寅年(1602年)冬,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至番(今台湾)追剿倭寇,亲历台南至高雄一带高山族村社,实地调查了高山族人民生产生活情况,写下《番记》,并抄赠沈有容,被辑入《闽海赠言》。《番记》是他利用在高山族寻访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而成。如他自己所言:

  • 标签: 文献价值 高山族 生活习俗 生活情况 实地调查 沈有容
  • 简介: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著有《番记》、《毛诗古音考》等,为明代名将、旅行家和古音韵学家。曾随抗倭名将俞大猷学兵法。明万历初仕于古北口,由戚继光

  • 标签: 东番记 陈第 俞大猷 毛诗古音考 明万历 抗倭
  • 简介:1996年5月18日,在已故干族著名作家亚瑟儿·十娃子(Ясыршваза)诞辰90周年的日子里,吉尔吉斯斯坦干协会机关报《回民报》创刊发行。5年后,即2001年5月,干族历史上第一份杂志《回族》正式出版。在杂志正文第一页,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献给干族书面文学的奠基人、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诗人亚瑟儿·十娃子诞辰95周年。”...

  • 标签: 杂志 创刊 机关报 出版 发行 历史
  • 简介:凤山眺远拾级遥登凤山头,古都新景放眼收。百褶红裙作锦帐,一带碧水分中流。远望郊外尽坦道,近看城中皆高楼。若还待到黄昏后,万家灯火比星稠。仓峡翠色引人入胜过重峡,层峦叠翠掩藏家。湍湍溪流溅碧玉,莽莽林海染丹霞。

  • 标签: 乐都 甲天下 丹霞 城中 红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