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寄厚望于应用语言·笔淡·许嘉璐20世纪还剩下最后五个年头了。编辑部以“世纪之交的中国语言文字应用”为总题,邀请有关人士笔谈。应邀参加的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国家教委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程棠、北...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语言文字学 计算机网络化 识字教学 基础性研究 汉字编码
  • 简介:语言的应用研究中,法律语言的应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由此形成了法律语言。兰溪(1986)指出:所谓“法律语言”,指的是全民在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法律事务这一领域中的语言的应用。他还对法律语言的历史做了总结,他认为,自从历史上产生法律制度以后,人们对法律语言一直十分关注,中外历代学者对法律语言也发表过不少真知灼见。

  • 标签: 法律语言 理论研究 法律语体 应用语言学 法律术语
  • 简介:我们一直认为,作为研究人类“智能”外化特征的语言家,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对于人类本身及其所处的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同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语言要想为人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发现“应用”它的领域。任何理论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虽然早在1870年波兰语言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就提出了“应用语言”这个术语,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直到本世纪40年代才逐渐步入正轨。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家 术语 领域 年代 外化
  • 简介:本书作为“剑桥语言研究丛书”,199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正文390页,另加各种附页56页,篇幅不小。本书有几方面的理由值得评介,首先是这门学科“历史语言”值得介绍,其次是作者罗杰·拉斯有点特别,此书因而写得与众不同。

  • 标签: 历史语言学 语言演变 剑桥大学出版社 述评 语言学研究 正文
  • 简介:“零翻译”形式的使用同媒体级别、媒体类型、媒体语体、媒体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民众对“零翻译”现象认可度较高,民众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其“零翻译”的态度产生影响。这启示我们:“零翻译”现象无可厚非,应引导民众适度使用“零翻译”形式。该研究结论和启示对规范“零翻译”现象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零翻译 外语词缩略语 使用实态 语言态度
  • 简介:<正>应用语言是一门多边缘的交叉科学,它以语言为中心,结合多方面的学科,包括统计、心理学、信息论、控制论、语言声学、计算机技术、字母和正词法、现代汉字等等,并随时扩展到其他学科。应用语言以“应用”为生命。离开“应用”,应用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用”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有当前急迫需要的主要应用,有暂时可有可无的次要应用。分清本末,分清主次,分清缓急,应用语言才能最佳地发挥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88)中说:应用语言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现代汉字学 同语 文字 汉语 英语
  • 简介:本刊编辑部按语言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这早已成为国际语言界和教育界的共识,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都是在大学里设置独立的语言系,相当于在中国将语言设置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学科目录中语言没有一级学科的学科地位。国内语言界和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曾多次呼吁将语言调整为一级学科,也曾多次召开各种级别和类型的有关语言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高层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通知》(学位[2009]28号),拟对目前的学科目录作调整。为促进和推动语言调整和设置为一级学科,

  • 标签: 国际语言学 学科设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学科目录 学位授予 学术研讨会
  • 简介:<正>在众多语言著作中,又增添了一本有创新意义的新著,这就是由邢福义教授主编、武汉地区一批中青年语言者执笔的语言著作:《文化语言》(湖北教育出版社)。我们认为这是一本有价值的著作,希望对语言、文化学以及符号有兴趣的读者认真读一读。什么是文化语言?该书作者给予的定义是:“文化语言是研究语言和文化相互之间关系的科学。……是语言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文化语言》第1页)作者一开始就提出:

  • 标签: 文化语言学 邢福义 符号学 语言化石 研究领域 民族语言学
  • 简介:<正>词典的形成和发展是运用语言理论从事词典编纂实践和词典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糟动和理论研究中,新的学科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形成各门科学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科学体系。一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要从本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来确定,而且要从科学体系的角度,从学科间的相互关系来认可。世界上没有最终的理论,也没有孤立的学科。探讨词典的地位和作用,既要考虑到它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更要考虑到它在科学体系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标签: 词典学 应用语言学 专科词典 提供信息 科学体系 理论语言学
  • 简介:语言研究中的地域观念十分重要,是异质语言研究的前提.从世界语言范围内看,我国很早就发现古无轻唇音,也很早就发现腭音定律,两者的发现都与异质语言观有关.本文认为,《切韵》音系的性质是异质语言系统,中国传统语言有若干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

  • 标签: 历史语言学 古无轻唇音 腭音定律 《切韵》音系的性质 异质语言观
  • 简介:<正>《辞书研究》发起讨论辞书学的学科地位问题,以便于在这个问题上早已存在的不同意见都能深入地展开阐述,并且通过争论,明辨是非,求得真理。这是十分有益的。我以为,讨论这个问题,既要涉及到它的各个方面,更要紧紧地抓住它的核心、焦点:辞书学是否已经从语言中分化出来?在历史上,辞书学(严格地说,只是词典;更严格地说,只是语文词典)曾经包容在语言之内,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没有分歧。分歧只是在于怎么认识辞书学与语言关系的现状。

  • 标签: 语言学理论 辞书学 语文词典 研究对象 辞书研究 辞书编纂法
  • 简介:<正>文化语言的创立主要是中国新一代语言者的杰出贡献。所谓新一代,即指十年动乱之后培养成长起来的一批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中青年语言者。他们思想敏捷、思想活跃、勇于创新、长于开拓,一方面继承了中国语言界“务实”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墨守成规,力图开创出新的局面。1985年游汝杰、周振鹤在《复旦学报》第3期上发表了《方言与中国文化》,提出了建立“文化语言”的倡议:“我国境内的语言,据一般的估计有六、七十种之多,

  • 标签: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言学者 汉语研究 文化通约 科学主义 中国语言学
  • 简介:母语说话者的语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像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存在差异一样.差异由功能范畴所决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扩展的功能范畴的数目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功能范畴的形式特征的强弱不同或者说音韵要求不同,这些都是由词库或心理词典所决定的.

  • 标签: 功能范畴 语感差异 歧义 母语说话者 主语
  • 简介:中国应用语言的事实源远流长。学科形成的标志是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中国的应用语言比较注意研究各分支学科的实际问题和总规律,认为应用语言本身也有理论。在理论方面,有主要是我国提出的。在分支学科方面,也有许多特点。中国的应用语言语言实际紧密结合。还跟本体语言研究密切结合。20世纪跟21世纪之交,中国应用语言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教材建设方面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应用语言,当前特别需要在进一步为中国的建设和建设者服务中发展。

  • 标签: 中国应用语言学 形成 发展
  • 简介:1索绪尔在误解中……索绪尔(1857-1913)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现代语言,他是结构主义语言的各个流派的共同的学术来源。他的学术思想也是20世纪人文学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他所创造的术语广泛地流行在人文学科各个学科之中。索绪尔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也对20世纪的中国语言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标签: 中国语言学 索绪尔 理论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学说 20世纪
  • 简介:语言家,尤其是语言哲学家们众说纷纭的问题是,如果语词的意义是心中的观念,那么,不同的人心中的观念是如何达成一致的;如果语词的意义就是某个心外之物,由于时空的分裂使我们没有同时面对同一外物的可能性,我们最后面对的也不能不是不同的心外之物。因此,一个语词的所指既不可能是同一个心内之观念,也不可能是同一个心外之实物。语词的确定意义,以及翻译和理解的可能性似乎在此已面临地基塌陷的危险。但是,到心内观念或心外实物处为语词的意义(所指)寻找最后基准的努力,是我们为寻找意义之基所做过的最自然、最顽强的努力,却未必是其正当性无可置疑的努力。

  • 标签: 语言学家 大众传媒 词的意义 广义 可能性 哲学家
  • 简介:本文主要从语言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讨论构式压制现象的分析给予我们的观念和方法上的启发。面对无所不在的构式压制现象,本文对构式形义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同时对语言用变和演变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特殊界面现象的理论化地位。基于学界对构式压制现象的分析策略,进一步分析了贯彻其中的整体论和现代还原论的适用情况及其互动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目前构式压制研究所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倡导建立互动构式语法。

  • 标签: 构式压制 语言学价值 用变和演变 界面 融贯论 互动构式语法
  • 简介:本文所要考察的是“语言转向”后中国当代小说叙述语言变异。考察对象以20世纪80~90年代同类理论研究和小说文本语言特征为主——这一时间跨度是“语言转向”背景下小说叙述语言变异从理论研究到文本实验的成果集中显示期。本文认为:观念层面的小说语言变异是根本性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落实为小说叙述语言变异,具体表现为小说叙述风格变异(冷叙述)、

  • 标签: “语言学转向” 语言变异 小说叙述 中国当代 文本实验 时间跨度
  • 简介:发表于1992年的一篇谈专科词典与语言关系的文章(下简作“文章”)断言:“语文词典的专科词目与专科词典的词目没有质的区别,它们的释文当然也不会有质的区别。”并进一步断言:“专科词典与语文词典在与语言关系上具有共性……专科词典和语文词典都只用语言来解释,用释文解释词目,用右项解释左项,语言对于词典,既是用来解释的工具,又是被解释的对象,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文章”把这些概括为一句话:“用语言解释语言。”

  • 标签: 专科词典 语言学 释义方法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