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批判地总结了20世纪中期以来泰国政治现代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泰国政治研究的三大视角:国家政治制度、地方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权威与文化观念。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者囿于东方主义视角,试图用西方的政治概念规范泰国的历史与现实,剥离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所得出的一系列否定判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于泰国政治现代进程的特殊性和可能性的认识。对于非西方国家的政治现代过程,只有承认各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被研究对象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超越概念与现实之间的错位,做出符合其本来趋势的总体判断。

  • 标签: 泰国研究 政治现代化 半民主 东方主义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现代浪潮已其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世界各个角落。其中既有德、意、俄、日等国在国家政权强力推动下自上而下的现代运动,也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宗主国的统治下,因掠夺原料和扩大市场的需要使这些地区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畸变...

  • 标签: 甘地 现代化 反工业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 简介:1970年,马哈蒂尔出版了,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论争.其实,马来西亚的华人也同样处在困境之中,台湾学者杨建成于1982年出版了题为之专著,从国内政治和种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马国华人的困境与出路.据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居住于马来西亚的华人总数达580多万,占该国总人口的25%左右,为海外华人第二大的聚居国.因此,如何在实证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马国华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是学术界主要的关注点之一.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人 韩方明 《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
  • 简介:评美国“全面遏制中国”论吴炯去年6月以来,围绕克林顿政府批准李登辉访美一事,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国会议员、情报官员、舆论界和学术界人士纷纷鼓吹要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美国这些人为什么要遏制中国?他们准备如何遏制中国?这种遏制...

  • 标签: 遏制中国 社会主义 遏制政策 亚太地区 国际格局 全球战略
  • 简介:2015年7月14日,在经历了20多个月的艰苦谈判后,伊朗与六国最终在维也纳达成全面核协议,由此持续了12年的伊核问题首次出现“软着陆”迹象。伊核问题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来龙去脉?美国与伊朗为何最终达成妥协?核协议达成后的前景如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协议 伊核问题 “软着陆” 维也纳 经历
  • 简介: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专心致志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保持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最佳时期,而中国和老挝的友好合作关系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为中国同其它周边国家关系树立了榜样。

  • 标签: 中老关系 周边国家关系 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 中老边界条约 第三世界国家
  • 简介:2015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展开,大幅推进。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理念丰富深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方面精彩纷呈,成效显著,为维护战后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方面也面临新考验。随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 大国关系 周边环境
  • 简介:冷战结束后,随着印度“东向”政策的实施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的提出,两国从“精神邻居”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本文着重分析印蒙关系新变化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标签: 印度 蒙古 向东看 第三邻居
  • 简介:伴随当前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和全球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中欧关系未来发展走向一直是双方十分关切的重要课题。最近中欧之间一系列高层会晤和战略对话,不仅向外界显示了双方对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期待。中欧双方近期各自表达的关于中欧关系发展走向的新愿景,既有更加积极性的、相似性的层面,同时也显示了双方仍难以消除的分歧性层面。近期,中国领导人提出以新思维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欧关系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欧战略对话
  • 简介:经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扩大和深化云南与缅甸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双边现有的良好合作基础和进一步拓展经济合作的愿望出发,为适应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全面推进滇缅经贸合作,加快昆明-曼德勒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把中缅地区经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笔者建议:把加强与缅甸的合作,共同构建昆明-曼德勒经济走廊提上议事日程.

  • 标签: 中国 缅甸 旅游业 农业 政策 转口贸易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再度调整、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资源生产和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愈演愈烈、世界石油新版图出现、能源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加剧以及资源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等,这些都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了重大挑战和深远影响,凸显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增速较快、“走出去”战略和对外能源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中国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进行调整,既要有长远规划,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世界能源形势 能源战略化 能源对策 中国能源安全
  • 简介: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政治安全主要表现为:保持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受挑战;保持国家的主权独立与国家统一;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以及保障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据指导地位。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社会转型期以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期的节点,中国的政治安全面临诸多内外挑战,其中内部挑战更为严峻。维护中国政治安全必须内外兼修,尤其是加强国内各领域的建设。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仍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 标签: 总体国家安全观 政治安全 挑战与应对
  • 简介:序言菲律宾经济目前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为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从1994年1月开始逐步降低关税。这样,东盟区域内的关税在十五年、早则十年之内便可降低至5%以下,东盟将成为自由贸易区。六十年代,菲律宾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实行了工业,但到了九十年代,昔日的雄姿已

  • 标签: 菲律宾经济 制造业 马科斯政权 东盟自由贸易区 利益结构 八十年代
  • 简介: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的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的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现代性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的社会秩序,以理性和普遍性为核心。后现代性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性、非连续性为特征,是对现代性思维的质疑和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的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的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的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的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的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的目的。面对长期和不断复杂的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性的“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性和普遍代表性的地区规范和价值体系。

  • 标签: 东亚 安全 南海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一、中巴友谊建立在双方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向前发展。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交。建交之初,中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外部环境变化使中巴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共同的战略利益使两国由普通邻居变成了唇

  • 标签: 中国 巴基斯坦 友好合作 战略协作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经贸合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所有东南亚国家巩固、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往来日渐频繁。中国改革的成功、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战略的调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的主要原因。未来,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双方的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谐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发展相互关系是双方根本利益之所在。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 经贸 外交
  • 简介:<正>引子:“歌舞升平”与市长的沉思。今天,无论是耳闻还是目睹者,对东莞这个“明星城市”。“歌舞升平”的景象似乎早已“深入人心”:每年20%以上迅速增长的经济,伸延到每一个乡村的交通邮电,颇为丰富的文化生活,一幢幢拔地而起充溢着灵气的大厦,以及遍布乡间风格迥异的小洋楼,等等。显然,这些都是参观考察者赞誉、新闻界追逐、文苑人士泼墨重绘乐此不疲的“激情之源”。

  • 标签: 东莞 文化生活 迅速增长 现代都市 生命轨迹 市长
  • 简介: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始全面实施,中马双边贸易再次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平稳发展的机遇。本文拟以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以来中马贸易的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进而展望中马双边贸易发展的前景。

  • 标签: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 中马双边贸易 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