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过热度工艺如何影响铸坯的中心偏析,进而影响钢板的带状组织,本文针对Q345钢种的过热度工艺带状组织的对应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高过热度可以减轻铸坯偏析带状组织级别。

  • 标签: 过热度 铸坯的中心偏析 带状组织
  • 简介:带状组织是指钢的偏析区经过加工延伸形成的平行于加工方向的交替条带组织,材料出现带状组织会影响其力学及使用性能,因此在验收标准中规定了带状组织评定要求。目前带状组织评定标准主要有国标GB/T13299、轴承钢标准GB/T18254、国际标准ISO5949、德标SEP1520、美标ASTME1268等。这些标准中除美标以外多采用人工与标准图片比对的方法,评定结果主要依靠人工目测,因此存在一些个人感官的因素。为了减少人为误差、改善结果的重现性、减少与用户的检测争议,对带状组织所用的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对国家标准可进一步探讨的建议。

  • 标签: 带状组织 标准 图谱比对 评级
  • 简介:机动部通过组织构建公司设备状态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公司设备管理的水平,实现关键设备在线的预防性维护,提升了公司设备管理信息化手段。

  • 标签: 设备管理 信息化平台 预防性维护 关键设备
  • 简介:本文对合同的签订、履行管理以及怎样防止合同诈骗提出了一些实用型的具体指导意见。文章采用了18个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对提高公司业务人员签订、履行管理合同的水平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签订 履行 公司业务 管理合同 若干问题 指导意见
  • 简介:通过CambrigeS-360扫描电镜,对不同润滑条件下带钢表面质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轧制工艺润滑,可以提高带钢表面质量,减少混晶现象,有利于薄规格产品的生产。

  • 标签: 轧制润滑 表面质量 混晶
  • 简介: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试生产的抗大变形X70管线钢显微组织夹杂物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并用能谱议对夹杂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生产的X70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板厚1/4处的铁素体体积分数为35%。钢中夹杂物较细小,在钢中弥散分布。夹杂物较软,主要含元素硫、钙氧。

  • 标签: 抗大变形 双相组织 夹杂物 管线钢
  • 简介: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一种低碳钢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两阶段多道次轧制和在适度冷却速度下控冷的热加工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应变量冷却速度对低碳钢的显微组织有强烈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获得了以等轴状铁素体为主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 标签: 热模拟 TMCP 组织 低碳钢
  • 简介:本文建立了C-Mn钢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生产中微观组织演变力学性能预测的物理冶金模型。模型包括加热、再结晶、相变力学性能四部分,分别描述了中厚板热轧度冷却过程中的物理冶金现象。根据现场数据,计算了轧制过程奥氏体晶粒尺寸再结晶分数的演变,预测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连续冷却转变各相的体积分数铁素体的晶粒尺寸等显微组织参数相关的力学性能,预测结果实测值吻合较好。

  • 标签: 控轧控冷 物理冶金 模型微观组织演变 性能预报
  • 简介:针对用户提出42CrMo钢硬度偏高,采用控制轧制,通过调整不同的精轧轧制温度以分析对组织硬度的影v向。采用ZEISS型金相显微镜硬度仪对其进行金相组织观察硬度分析。结果表明,精轧轧制温度分别为950℃、820℃、780℃时,硬度平均值分别为276、222、216HB。

  • 标签: 42CRMO钢 控制轧制 组织 硬度
  • 简介:连铸连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相关技术基础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面向带钢热轧生产过程,建立从铸坯高效连铸到热轧成型的控制铸造、控轧、控冷条件下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一体化模型软件系统,开发凝固、加热、形变、再结晶、相变、组织与性能定量关系的模拟软件包相关应用技术,指导工程技术人员系统掌握整个流程的物理冶金变化,优化合金设计生产可控工艺参数,减少性能波动取样次数。

  • 标签: 组织性能 预报技术 高效连铸 连轧过程 应用 开发
  • 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产品的规格性能必然提出更新换代要求,许多生产线必须进行改造。若技术装备全面由国外引进将花费国家大量建设投资,应用该技术可大大节约市场投资,为生产设备的改造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预报技术 组织性能 连轧过程 应用 开发 连铸
  • 简介:针对酒钢120t转炉余热锅炉可移动段烟道因内水冷壁漏水,导致可移动段烟道使用寿命低频繁制约转炉安全、稳定生产问题,深入分析了导致可移动段烟道漏水的原因,提出了保证可移动段烟道正常使用寿命的管理措施,使因余热锅炉可移动段烟道漏水影响转炉正常生产蒸汽回收的现状得到了控制改善。

  • 标签: 转炉 余热锅炉 可移动段烟道 漏水 分析
  • 简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EDX)等手段研究了Q690D铜板轧后拉伸试样中出现的分层现象,寻求引起铜板分层的显微组织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分层试样中分层裂纹附近的贝氏体组织中存在条带状分布的珠光体,同时在分层面上出现成堆分布的(Nb,Ti)C颗粒,这些异常组织都是导致Q690D钢板轧后拉伸试样出现分层的主要原因。可通过调整钢板轧制工艺参数消除组织缺陷,有效防止Q690D钢板拉伸时的分层开裂。

  • 标签: Q690D钢 轧制 拉伸分层现象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酒钢265m2烧结机投产初期,在项目建设、生产、技术、设备等人员紧密配合下,通过投产前的生产准备、设备调试消缺、冷热负荷联动试车等一系列工作,使酒钢265m2烧结机顺利投产。本文着重对265m2烧结机投产初期原料区域生产组织的经验教训浅谈个人体会。

  • 标签: 265M2烧结机 生产组织 投产
  • 简介:对南钢试制的低碳、高铌、不添加钼成分的高温轧制(HTP)的X80管线钢钢板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其显微组织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并对DWTT断口形貌、夹杂物以及第二相粒子的成分、尺寸及分布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采用HTP工艺技术生产的管线钢板完全能够达到X80的现行技术标准要求。

  • 标签: 管线钢 HTP工艺 性能 显微组织
  • 简介: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力学数据分析显微组织中M/A岛以及细晶的含量、形状、尺寸分布等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管线钢 M/A岛 屈服强度
  • 简介:以干勇为组长的国家863计划“十五”重点课题——“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及监测系统”.于2005年10月19日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该课题由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针对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开发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工作由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宝钢课题组共同承担。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行10位专家在宝钢2050生产线热轧生产现场检查了课题组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生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在线应用情况。专家组对有关理论现场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 标签: 组织性能预报 热轧过程 监测系统 钢铁材料 连铸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简介:试验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与高Nb管线钢X65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从1130℃至1190℃变化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先减小后增加,且在1150℃左右时达最小值;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增加;而低温DWTT性能无明显变化。由此,对该品种管线钢加热制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固溶 力学性能
  • 简介: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党80年风雨历程的科学总结,更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企业管理者,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思想,开动脑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做好“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者。

  • 标签: 创新企业 企业文化 “三个代表”思想 企业管理者 总书记 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