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60岁女性因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80万U/粒),每晚置阴道穹隆处1粒。首次用药后5 h,患者出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发热(体温38.5~38.9 ℃)等流感样症状;24 h后再次用药1粒,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停用该药并行物理降温。停药第2天患者体温降至37.5~37.9 ℃,第3天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减轻,第4天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干扰素α 投药,阴道内 发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用。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研究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糖治疗,研究组予以常规降糖治疗+口服黄芪四君子汤,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炎性因子及临床效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糖及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四君子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用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及炎性反应。

  • 标签: 黄芪四君子汤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给我国的疾病管理系统造成了很大负担。传统的升阶治疗管理模式所固有的滞后性缺陷,影响了患者从治疗中获得最大收益。近年来对该领域的新进展促使我们对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进行重新考量。2‌型糖尿病的防治应当坚持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为导向,重视早期病情的可逆性;在策略上应当重视早期综合风险因素的联合达标,切实降低心血管剩余风险,同时须把握早期强化治疗实现病情逆转的时间窗,从根本上延缓疾病和并发症的进展;在具体手段上应当结合最新的临床成果,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具有大血管和微血管获益的治疗药物,以更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糖尿病综合防治目标。

  • 标签: 糖尿病,2‌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cff-DNA)产前筛查技术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cf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而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2 398例单胎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羊膜腔穿刺术后,2 398例羊水标本均采集羊水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QF-PCR)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其中359例提示其他染色体异常标本同时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分析。结果2 398例孕妇cff-DNA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987例、18三体351例、13三体135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异常566例、其他染色体异常359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出21三体826例、18三体213例、13三体17例,性染色体异常22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6例,检出率分别为83.69%(826/987)、60.68%(213/351)、12.59%(17/135)、39.04%(221/566)、7.24%(26/359)。QF-PCR检出三体核型1 046例、性染色体异常188例,检出率分别为99.05%(1 046/1 056)、85.07%(188/221)。359例其他染色体异常经SNP array检测,有64例与cff-DNA筛查结果相符,检出率为17.83%(64/359),较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检出率提高10.59%。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是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金标准”。QF-PCR技术可作为常见三体和SCA异常的辅助检测技术。性染色体嵌合体发生率较高,应警惕漏诊。cff-DNA产前筛查提示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时建议首选SNP array技术验证。

  • 标签: 产前诊断 基因检测 染色体畸变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1例以牙本质发育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Ⅲ型成骨不全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并对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行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患者Ⅲ型成骨不全相关基因COL1A2存在错义突变:c.1171G>A;p.Gly391Ser,家系鉴定结果显示该突变来自患者父亲。COL1A2基因突变(c.1171G>A;p.Gly391Ser)可能是以牙本质发育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Ⅲ型成骨不全的致病因素之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某医院在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100名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 作为试验组,然后选取 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然后查找其中的相关性。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体内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平均水平以及白介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2 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炎症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大麻素2型受体(CB2R)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LPS组(LPS组)和CB2R激动剂HU308组(HU308组)。C组细胞不给予药物处理,余2组加入LPS,终浓度为1 μg/ml,孵育15 min时HU308组加入HU308,终浓度为10 μmol/L继续孵育6 h。采用RT-PCR法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caspase-1、caspase-11和消皮素D(GSDMD)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及其C末端(GSDMD-C)表达,计算GSDMD-C/GSDMD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IL-18和IL-1β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和GSDMD-C表达上调,GSDMD-C/GSDMD比值升高,培养液IL-18和IL-1β浓度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HU308组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和GSDMD-C表达下调,GSDMD-C/GSDMD比值降低,培养液IL-18和IL-1β浓度降低(P<0.05)。结论CB2R参与了LPS诱导巨噬细胞焦亡的过程。

  • 标签: 受体,大麻酚,CB2 脂多糖类 巨噬细胞 细胞焦亡
  • 简介:【摘 要】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社会学影响因素,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选用问卷调查法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所涉及的调查量表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糖尿病饮食管理资源量表等。结果:通过调查分析,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饮食管理控制等方面不够理想,所涉及的管理行为得分只有(3.97 ±1.55)分,在患者的饮食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社会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我调整、家人朋友、护理人员、社区邻里、工作环境、媒体政策等相关内容,患者所能够获得的社会学支持,要远远的小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心理因素(P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饮食管理 社会学影响 因素
  • 简介:摘要:为减少动车组扣修时间,提高动车组上线率, CRH2系列动车组将高级修周期由 60万公里延长至 120万公里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保障动车 CRH2型组高级修延长期间安全运行,在运行 60万公里后,车组需进行 60万公里专项修。此项维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优化转向架排障器安装臂、撒砂装置安装臂、撒砂装置托架、电线支架的探伤周期,以及垂向减振器性能检测周期,可以在保障车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动车组检修效率,挖掘人员潜力,提高上线率,节支增收,实现精益生产。

  • 标签: 动车组 专项修 优化
  • 简介:摘要:家校共育是建立在家校合作上的一个互动交流方式。“家校共育”是指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模式。查阅相关文献,“家校共育”一词在国内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可的含義。结合文献资料,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家校共育”界定为:要求家长和学校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互相合作和沟通,共同协力,促进学生在今后健康成长,并得到全面最优化发展。家校共育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本人,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

  • 标签: 小学 家校共育 策略
  • 简介:【摘要】 气凝胶是一种由纳米高聚物分子构成的新型多孔网格结构材料。常见的二氧化硅 (SiO 2 ) 气凝胶的密度为 0.003 ~ 0.15g/cm 3 , 90% 以上纳米级孔隙率,尺寸小于 50nm ,其在热学、声学和光学等方面展现出优越的特性。在热学方面,常温下的 SiO 2 气凝胶的多孔网格结构对固态和气体热传导能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具有高效的隔热性能和极低的热导率, SiO2 气凝胶还能在 950℃ 高温下保持良好的多孔网络结构。因此, SiO 2 气凝胶是目前公认的最优秀的轻质保温超级隔热材料,在建筑节能、航空航天、医学、化工、冶金等领域具有广阔和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SiO 2 气凝胶 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节能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足趾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手指关节炎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9~ 53岁,平均31.7岁;示指3例,中指6例;掌指关节(MP)关节炎4例,近侧指骨间关节(PIP)关节炎5例;均为创伤后继发的手指关节炎。采用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跖趾或趾骨间关节移植进行治疗,同时将受区废弃关节(7例)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2例)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长度,供区创面均直接关闭。术后观察手指和足趾骨折愈合情况、外形、移植关节活动度(ROM)、术后供区愈合情况和行走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9例移植关节全部成活,1例足部供区行髂骨植骨微型钢板固定,术后1周伤口不愈合,考虑为内固定物排异反应,予拆除钢板改克氏针交叉固定,2周后创口顺利愈合。术后随访6~ 30个月,平均16.3个月。手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 10周,平均8.3周,手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移植后的MP活动度为50°~75°,平均65.3°,PIP活动度为10°~85°,平均60.6°。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足趾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 12周,平均10.2周,所有患者足趾外形良好,行走功能正常。2例取髂骨患者供区仅残留一条线形瘢痕,无疼痛、麻木等不适。结论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同时应用受区废弃关节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不仅能恢复手指关节的正常结构,使关节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能保留足趾外形与功能,减少供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移植 关节炎 指关节 足趾关节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赫赛汀联合化疗对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 2019年 9月 -2020年 3月因临床确诊为 HER-2阳性乳腺癌的 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 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和卡铂进行治疗单用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赫赛汀联合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案进行化疗。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较对照组更好,观察组化疗反应等级Ⅰ、Ⅱ的人数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应用赫赛汀联合对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其疗效更显著并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HER-2阳性乳腺癌 赫赛汀 化疗
  • 简介:摘要2019年底,武汉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该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目前,COVID-19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为受体介导2019-nCoV进入细胞,是目前最有可能防治COVID-19的靶点之一。中老年人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多伴有基础疾病,且大部分为心血管疾病,因此这部分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系统为靶点的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药物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COVID-19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及其临床应用,并且分析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在COVID-19防治中的价值,以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患者用药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心血管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圆头精子症家系的DPY19L2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捕获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该家系基因组进行分析,Sanger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技术对致病基因的变异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Sanger测序及qRT-PCR验证显示家系两患者及其母亲均存在DPY19L2基因c.384dup(p.Glu129*)杂合变异,两例患者及父亲存在覆盖DPY19L2基因全长约164.5 kb的大片段杂合缺失。结论两例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c.384dup(p.Glu129*)变异及DPY19L2基因缺失是其致病原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

  • 标签: 圆头精子症 全外显子组测序 DPY19L2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MIR4435-2HG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ject,TCGA)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518个样本,以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表达量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验证,探索MIR4435-2HG的预后价值。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MIR4435-2HG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运用SPSS 23.0设定MIR4435-2HG的最佳诊断和预后截点。结果分析TCGA数据库中518个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样本显示,MIR4435-2HG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43.2%(112/259)]显著低于MIR4435-2HG低表达组[51.7%(134/259)](P<0.05);MIR4435-2HG高表达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56.8%(147/259)]显著低于MIR4435-2HG低表达组[64.1%(166/259)](P<0.05)。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样本验证结果显示,MIR4435-2HG高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40.0%(8/20)]显著低于MIR4435-2HG低表达组[80.6%(50/62)](P<0.05)。对血清MIR4435-2HG高表达组和血清MIR4435-2HG低表达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4435-2HG高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45.0%(9/2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12.9%(8/62)](P<0.05),且高表达组的组织学分级[80.0 %(16/20)]显著高于低表达组[24.2 %(15/62)](χ2=20.030,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IR4435-2HG靶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富集于蛋白质代谢、核仁和胞质中rRNA的加工、SEMA4D诱导细胞迁移过程、线粒体翻译启动及伸长过程等。结论血清MIR4435-2HG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诊断 预后 生物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 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 40例及老年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45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昼夜血压节律消失、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高于老年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h平均收缩压及 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舒张压负荷值、夜间舒张压负荷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为明显。24h平稳降压是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到本医院接受治疗的 72 例初诊 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评分。 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05 ) 。 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在 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中 具有显著的成效,提高了 自我护理能力 ,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 标签: 延续性 护理模式 初诊 2 型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