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单个健康的活产婴儿是辅助生殖治疗的最终目的,本研究利用Time-lapse技术,观察分析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患者早期胚胎的相关动态学参数,研究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条件培养和Time-lapse培养后临床结局的比较,探讨Time-lapse培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行Time-lapse培养的胚胎,分析各早期动态学参数之间的联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Time-lapse培养组患者临床结局略优于常规组患者,早期动态学参数对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但妊娠组的早期动态学参数出现的时间略早于非妊娠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胚胎停育清宫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开展胚胎停育清宫术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主体,落实对其资料的回顾、分析,按护理形式的不同点将其均分为两组,即29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29例观察组采纳个性化护理,针对不良心理、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施以监测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评分在护理之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方案实施后,统计发现并发症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方案实施之后,经统计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胚胎停育患者开展清宫术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既能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心理的影响,还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去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胚胎停育清宫术 个性化护理 不良心理 并发症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焦虑情绪得分(SAS)与睡眠质量得分(PSQI)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音乐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现状,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不良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及时干预提供数据与基础。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33人,采用研究工具(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平均得分50.70±9.53分。共检出存在焦虑症状患者74人;抑郁平均得分55.61±9.53分,共检出存在抑郁症状患者74人。且焦虑与抑郁总分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中普遍较高,且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存在正相关,因此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及早筛查,积极干预,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心理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冻融胚胎移植技术在世界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并表现出锐不可当的发展势头。其中,激素替代周期(HRT)凭借其足够灵活的巨大优势在各大生殖中心得到广泛应用。在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表明雌孕激素的序贯作用便可以诱导对胚胎具有高度接受性的子宫内膜,雌孕激素也是激素替代周期中需要的全部激素。本文从雌激素的用药方案、启动时间、用药天数、用药类型、黄体雌激素的用药等方面总结概括了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中关于雌激素用药方面的研究进展。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雌激素用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为雌激素用药管理及改善冻融胚胎周期妊娠结局提供一些见解。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 激素替代周期 雌激素
  • 简介:小李是某高校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经过几个月辛苦的奔波,终于在毕业前夕与一家自己还比较满意的公司形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该公司在通知小李签订协议的时候,告诉小李到该公司工作首先有六个月的试用,然后再有一年的见习。他们会先跟小李签订试用协议,待试用合格以后再与小李签订劳动合同。试用和见习期内的工资待遇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社会保险等费用由小李自行负责。小李听后觉得公司的这一规定似乎不太合理,但是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家公司,怕自己提出异议对方会不高兴,于是就该问题请教劳动法专家。

  • 标签: 试用期 见习期 应届毕业生 签订协议 就业意向 劳动合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及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研究DNT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等情况。结果13例临床均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13例患者的病灶均局限于皮层或以皮层为主,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以额顶叶最多见,9例病灶形态呈典型的三角征;9例患者肿瘤内均见到多发囊变区及等信号分隔,11例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3例有轻度强化。结论DNT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判断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磁共振成像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早孕正常妊娠及胚胎停育患者子宫螺旋动脉的特征性变化、患者血浆标本中血栓前状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探讨子宫血循环状况及血栓性指标与胚胎发育之间的关联,预测患者的血栓倾向,指导临床个体化的治疗。同时为胚胎停育患者以后再次妊娠提供治疗依据,避免重复性流产,为早孕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下医学教学工作中,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内容较为复杂,并且概念性知识繁多,教学较为乏味,学生难以提升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兴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学习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移植常用卵裂或囊胚胚胎,少有第4天桑葚胚胎(D4胚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在2011年伊斯坦布尔共识D4胚胎评估参数基础上,制定了改良D4胚胎评估系统,并评估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中第3、4天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共纳入298例周期,包括67例行第3天移植(DAY3组)、231例行第4天移植(DAY4组)。比较两组胚胎移植后的临床结局。结果DAY4组的流产率略高于DAY3组(8.66% vs 5.97%,P=0.477),但是其着床率显著高于DAY3组(44.98% vs 33.87%,P=0.028),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DAY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妊娠率:59.31% vs 52.24%,P=0.302;活产率:50.65% vs 46.27%,P=0.528)。结论应用改良第4天桑葚胚胎评级标准,选择第4天鲜胚移植可以获得理想着床率、妊娠率和活产率,从而临床可灵活选择移植时机,而且评估系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胚胎移植 生殖技术,辅助 桑葚期胚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不孕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焦虑障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IVF-ET的不孕症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未行心理干预。在进入IVF-ET周期前及胚胎移植后14 d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程度测评。比较两组患者IVF-ET的指标,包括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取消移植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IVF-ET周期前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观察组患者在胚胎移植后14 d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5,P<0.001);与自身对照,观察组在胚胎移植后14 d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进入IVF-ET周期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2,P<0.001);观察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χ2=6.488、9.964、4.609、6.049;P<0.05);两组的取消移植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障碍可对IVF-ET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改善IVF-ET患者的焦虑障碍及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心理干预 焦虑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一种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慢性持续性子宫内膜炎症,以子宫内膜间质区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主要通过CD138免疫组织化学法、宫腔镜检查等进行诊断。研究显示慢性子宫内膜炎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等,不利于胚胎植入,与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有关。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应用抗生素,近年来子宫内膜机械性刺激、宫腔灌注也成为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新手段。本文围绕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诊断、影响胚胎植入的可能机制和治疗展开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不孕症 反复种植失败 复发性流产 宫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念干预对重复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妇女心理和情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05例重复行IVF-ET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实施正念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试管婴儿健康教育,均干预7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应用SF-1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胚胎移植后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胚胎相关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和精神健康等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足月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试管婴儿健康教育相比,正念干预可显著改善重复行IVF-ET妇女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 标签: 正念干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国内首次报道DHX37基因杂合变异所致的胚胎睾丸退化综合征(embryonic testicular regression syndrome, ETRS),总结其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深圳市儿童医院5例ETR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对已报道的DHX37基因杂合变异病例进行复习。结果5例ETRS患儿初诊年龄2个月~5岁5个月,社会性别男性3例,因男性化不全就诊,女性2例,因阴蒂肥大就诊,超声检查均未显示子宫。4例病理活检提示睾丸组织消失或发育不良,合并性腺母细胞瘤1例。基因检测发现2例DHX37基因存在c.923G>A(p.R308Q)杂合变异,余3例未发现致病性变异。检索文献发现,2019年首次报道DHX37基因杂合变异致ETRS及46,XY性腺发育不良,共40例,ETRS21例,以男性化不全表型常见,亦可见女性表型,睾丸组织消失为主要病理改变,国内未见报道。结论本文总结5例ERTS的临床表现和全外显子检测结果,其中2例由DHX37杂合变异引起,1例合并性腺母细胞瘤。

  • 标签: 胚胎睾丸退化综合征 DHX37基因 46,XY性腺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中影响嵌合体胚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的579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周期的2252个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进行活检细胞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所有的胚胎分为嵌合体组及非嵌合体组。嵌合类型包括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非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和复杂嵌合。比较两组胚胎来源的人群特征及实验室相关参数,对嵌合体发生率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评价影响嵌合体胚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905个胚胎为整倍体(40.2%),923个为非整倍体(41.0%),424个为嵌合体(18.8%)。共有228个胚胎为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10.1%),59个(2.6%)为非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137个(6.1%)为复杂嵌合。共有4个遗传检测机构进行NGS技术的测序,嵌合体率波动在7.6%~26.2%。调整男女方年龄、男方精子质量、促排卵方案、试剂类型、PGT的适应证、不同的活检操作者及囊胚发育时期后显示,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评分(C级比A级,P=0.014)及遗传检测机构(机构2比机构1前期,P<0.001;机构1后期比机构1前期,P<0.001)对嵌合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与滋养层细胞(trophectoderm,TE)评分为A级相比,C级发生嵌合体的概率升高66%(aOR=1.66,95% CI=1.11~2.50,P=0.014),与机构1前期相比,机构2的嵌合体发生率是前者的2.28倍(aOR=2.28,95% CI=1.71~3.04,P<0.001),机构1后期是机构1前期的2.17倍(aOR=2.17,95% CI=1.41~3.34,P<0.001)。结论IVF技术中的嵌合体胚胎的发生率与NGS检测机构及滋养外胚层细胞质量相关。

  • 标签: 嵌合 二代测序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与非RIF患者的超声下子宫内膜血流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助孕的不孕症患者,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5例RIF患者及17例非RIF患者子宫内膜有无内膜下血流,比较未检测出内膜血流信号的患者比例,以及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RIF组和非RIF组相比,超声检测出内膜血流信号的患者比例明显减少[65.88%(56/85)比94.12%(16/17),P=0.020];在能检测出内膜血流信号的患者中,RIF组的PI和RI值明显高于非RIF组(0.895 9±0.182 0比0.779 1±0.271 9,P=0.048;0.575 6±0.078 4比0.511 1±0.130 7,P=0.016);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能否检测到内膜血流是RIF的独立风险因素(P=0.045)。结论子宫内膜血流异常可能与RIF有关,可能通过降低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从而引起RIF的发生。

  • 标签: 子宫内膜 血液供给 胚胎移植 多普勒,彩色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极体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副产物,含有和卵细胞相对应的遗传物质,对极体进行遗传学检测可以推测出相应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状态。极体活检具有对胚胎损伤小、伦理上易被接受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取材方法。极体分析主要用于母源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重排的PGT,在女方新发变异、家系成员缺失或生殖腺嵌合的单基因病检测、线粒体遗传病的阻断和高龄女性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方面具有优势。与囊胚检测相比,极体检测能够避免囊胚培养失败造成的胚胎浪费,提高胚胎利用率,可能对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更有利。此外,极体检测将检测时间前移,能够实现新鲜胚胎移植。本文对极体活检在PGT中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旨在揭示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极体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活检 单基因病 染色体非整倍体 染色体结构重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助孕结局的胚胎移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924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共245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类型分为移植卵裂胚胎(卵裂胚组)和移植囊胚胚胎(囊胚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曲线拟合对比卵裂胚和囊胚周期的临床结局。结果卵裂胚组移植2枚胚胎周期占比[87.17%(1298/1489)]、异位妊娠率[3.35%(16/477)]及多胎分娩率[23.32%(73/313)]高于囊胚组[40.71%(392/963),P<0.001;0.76%(4/524),P=0.003;16.27%(55/338),P=0.024];囊胚组临床妊娠率[54.41%(524/963)]及活产率[35.10%(338/963)]显著高于卵裂胚组[32.03%(477/1489),P<0.001;21.02%(313/14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后,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OR=3.42,95% CI=2.71~4.31,P<0.001)及活产率(OR=2.35,95% CI=1.84~3.00,P<0.001)高于卵裂胚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内膜厚度分层中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6 mm:OR=2.94,95% CI=1.32~6.51,P=0.008;6~7 mm:OR=3.41,95% CI=2.13~5.45,P<0.001;>7 mm:OR=3.56,95% CI=2.67~4.74,P<0.001)和活产率(<6 mm:OR=2.50,95% CI=1.01~6.22,P=0.049;6~7 mm:OR=2.56,95% CI=1.56~4.21,P<0.001;>7 mm:OR=2.30,95% CI=1.71~3.10,P<0.001)均高于卵裂胚组。分层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随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任一子宫内膜厚度下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均高于卵裂胚组,且与囊胚组相比,卵裂胚组内膜厚度与临床妊娠率曲线拟合的斜率更大。结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卵裂胚移植周期。孕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可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 标签: 激素替代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厚度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不孕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焦虑障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IVF-ET的不孕症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未行心理干预。在进入IVF-ET周期前及胚胎移植后14 d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程度测评。比较两组患者IVF-ET的指标,包括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取消移植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IVF-ET周期前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观察组患者在胚胎移植后14 d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5,P<0.001);与自身对照,观察组在胚胎移植后14 d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进入IVF-ET周期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2,P<0.001);观察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χ2=6.488、9.964、4.609、6.049;P<0.05);两组的取消移植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障碍可对IVF-ET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改善IVF-ET患者的焦虑障碍及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心理干预 焦虑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