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苏省邳州市八路镇张圩小学三(1)班6岁女生王曼依,有速读汉字笔画的特异功能。看到一个字,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也无论简化字还是繁体字,不用查笔画便能脱口说出有几画;看到词、词组乃至句子,也能快速报出一共多少画,并能指出第几画是哪个字的哪一笔,堪称一绝。同班9岁男生朱华亮具有相似本领,也很神奇。

  • 标签: 汉字笔画 笔画数 速读 繁体字 特异功能 简化字
  • 简介:20世纪,围绕着汉字改革问题,国内外开展过几次激烈的讨论。但是至今也未形成统一意见。而早在1917年,孙中山先生就曾撰文.阐述了汉字的历史功绩、作用等.今天读之.我们觉得,对这场世纪之争,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汉字改革 统一 指导意义 意见 孙中山 历史功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欢欢:我发现汉字中有许多双胞胎呢!比如“双”是两个“又”,“羽”是两个“习”,“朋”是两个“月”,都长得好看极了!

  • 标签: 汉字 双胞胎 “又” “习” “月”
  • 简介:(四)汉字的查频工作1.汉字查频工作的意义查频是频率的统计,汉字查频指调查统计汉字在某一范围内反复出现的次数。口语一闪即逝,难于进行统计,查频只在书面语言中进行。事物的质和量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任何质都体现为一定的量,量的变化可以促成质的变化,...

  • 标签: 普通话异读词 “国语” 推广普通话 汉字改革 推普工作 审音原则
  • 简介:汉字系统的建构中遵循“美的规律”,具有高度的艺术与审美意味。它是汉民族审美思维的产物,体现汉民族深刻的审美意识。汉字习得在学校美育中具有三个主要方面的独特作用:构建传统审美形态,启迪审美意识;构建想象能力,激发灵性思维;构建人文精神,培养道德情怀。汉字习得作为美育的途径之一,对于学生审美思维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美育 传统审美形态 想象力 人文精神 道德
  • 简介: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一氧化碳、十一五规划、十二指肠等。2.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加标点,如七八千米、五十二三岁、两三家医院等。3.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例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

  • 标签: 汉字 数字 连用 清朝 惯用语
  • 简介:上面的部分好像一方天空天空纯净、蔚蓝下面,站着一棵树这棵树很绿我发现,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眼睛的形状都是心的形状

  • 标签: 汉字 组诗 形状 纯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写义法,即谜面用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述的创作方法。如:木乃伊。(打一字)谜底为“居”。谜面向我们暗示的意思是“古代的尸体”,将“古、尸”二字合成,即可得出答案。又如:

  • 标签: 汉字 创作方法 木乃伊 谜面
  • 作者: 桑永红(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心小学715700)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教育前沿与探索》 2009年第12期
  • 机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如何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京语言大学鲁健骥教授编著的《汉字认读助学手册》(ISBN978-7-5619-5269-6)已于2018年11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录3600余字,全面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权威大纲和标准中的汉字。内容包括两大分类、十项列表。独体字部分包括:象形独体字表、指事独体字表、会意独体字表、其他独体字表;合体字部分包括:形声合体字表(1)(按声旁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形声合体字表(2)(按形旁的笔画数多少排列)象形合体字表、指事合体字表、会意合体字表、其他合体字表。全书还附有“怎样用部首查字、汉字部首表、汉字归部表”等内容。

  • 标签: 大学出版社 汉字认读 手册 助学 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词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原是隋唐以来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诗体,因而又称“诗余”。词和诗双峰竞秀,各臻其美。词是根据曲子所填的歌词,又称为“曲子词”。它是用来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曾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词牌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 标签: 词牌 汉字 曲子词 诗体 隋唐 乐谱
  • 简介:汉字问题的争论从上世纪初开始,一百多年来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20世纪初,汉字是保存还是改革,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激烈争论最尖锐、最前沿的问题。到20世纪中叶,文字改革的呼声在知识界日益高涨,而对文字改革的异议也一直没有停止。建国以来,文字改革运动在基本思想上、组织上、人员上、任务上,都是20世纪初期运动的延续。

  • 标签: 汉字研究 文字改革 中国文化传统 20世纪中叶 改革运动 现代化
  • 简介:清代由于语言使用的需要,产生了一些以汉字音读满文的文献,为我们今天认识满文读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提供了清代满、汉文字读音互鉴的可能.本文据中满文之汉字注音制成"满文元音读音之汉字对照表",并就其注音规律略陈一二,冀望有助于满文元音音理之研究.

  • 标签: 满语 元音 汉字注音
  • 简介:天天和汉字打交道,对我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快乐的小精灵。有时,写着写着,我会忍不住停下笔来,琢磨这由横竖撇捺组成的奇妙的汉字,细细品位它独特的韵味。看到“笑”字,我的心情便愉快;看到“哭”字,就仿佛看见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正独自流泪;看到“山”字,一座直插云天的大山立刻就会耸立在眼前;看到“旦”字,

  • 标签: 汉字 故事 “笑” “哭” “山” “旦”
  • 简介:我上小学的时候,尽管处在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和家里对学生依然还有写字的要求。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写一手好字,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学习习惯,通常学习也不会太差。我上的第一所小学,并不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学校,但老师们的板书个个写得漂亮。受他们影响,我一度对写钢笔字发生浓厚兴趣,简直可以说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有时间就临摹行书字帖,把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以及《钢笔行书字帖》第一册和第四册临摹了足足二十多本,摞起来足有一尺多高。

  • 标签: 汉字 抢救 学习习惯 钢笔字 第四册 第一册
  • 简介:  (mi)是"幂"的本字,意为覆盖东西的巾或幔.:"冖,覆也."以它为部首的字,大多有"覆盖"的含义,如"冢""冥""幂"等.不过,也有一些归入"冖"部的现代汉字,是由别的部首演变而来的.  ……

  • 标签: 冖宀 宀穴 汉字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