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练习;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和抑郁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脑卒中抑郁症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抑郁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4(NT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诊的肿瘤抑郁患者36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并应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抑郁患者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抑郁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这为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肿瘤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抑郁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均收治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8月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老年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即96.7%,对照组7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对照组23.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为(8.25±1.26)分,对照组为(16.17±2.04)分,两组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抑郁状,不良反应少,值得采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阿戈美拉汀联合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9 月,患者均具有一产后抑郁,共选取患者 70 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5 例患者,分别给予其阿戈美拉汀联合高频经颅磁刺激方法和单纯的阿戈美拉汀治疗,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 HAMD 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 ,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 1 周、 2 周和 4 周后,其评分差异则相对显著,表示为 P<0.05 ,其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 结论: 治疗产后抑郁,将阿戈美拉汀进行应用,其对应的效果较好,在联合高频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其应用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高频经颅磁刺激;产后抑郁;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1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75mg/d的剂量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抑郁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抑郁患者使用150mg/d剂量的文拉法辛缓释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提高。

  • 标签: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抑郁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抑郁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抽签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CGI-SI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治疗后HAMD、HAMA、CGI-SI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老年抑郁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及预防抑郁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妇产科收治的27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访视,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新生儿喂养方式、产妇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而产妇EPDS量表评分及抑郁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从而有效预防产后抑郁

  • 标签: 产后访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50例,入院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增加认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认知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认知能力,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抑郁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抑郁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1)、试验组(n=32)。参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氟西汀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抑郁状态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96.9%、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10.5±2.3)分、(12.4±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患者应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 标签: 抑郁症 甘麦大枣汤 百合地黄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抑郁伴有睡眠障碍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帕西罗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数据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帕西罗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罗西汀 奥氮平 抑郁症并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0例抑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米氮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运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运用药物副反应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生不良反应的人数(5)显著低于对照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对抑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能使患者的抑郁状获得显著改善,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米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78例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76.9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后抑郁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风后抑郁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乐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伴发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伴发认知障碍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安乐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安乐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乐片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伴发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安乐片 抑郁症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4例。A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B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8周后A、B两组HAMD评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均较轻,(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疗效相当,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加迅速。

  • 标签: 老年性抑郁症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致抑郁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A组患者予以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等西药治疗,B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NHI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脑血管病致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抑郁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每晚1次,根据患者病情,每日剂量增至20m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片15mg,每晚1次,1周后剂量增至30m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SI)、副反应量表(T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来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CG-SI评分、睡眠结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ESS、HAMD、PSQI评分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有效率为7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睡眠改善优于单独使用西酞普兰。

  • 标签: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 抑郁症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将76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组38例,予氟西汀2~40mg/d,口服,实际完成37例;合并奥氮平组38例,予氟西汀20~40mg/d,口服,合并奥氮平2.5~10mg/d,口服,实际完成36例,均治疗观察8周。结论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治疗的新方法。

  • 标签: 氟西汀 奥氮平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当归六黄汤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患者4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控制血糖治疗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当归六黄汤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初发型2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患者实施当归六黄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初发型2型糖尿病 轻度抑郁症 当归六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