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高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施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妊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43,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并发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20.9%,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高产妇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高症 临床效果
  • 简介:自闭语言沟通障碍是自闭的三大临床症状之一,也是自闭儿童教育和康复的主要目标。采用情境化干预的原则,根据自闭儿童由局部到整体、具体到抽象、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语言认知规律,选取自闭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常见的情景、常用的词语、句子、对话来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结果发现:依据语言认知特点,将语言符号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自闭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标签: 自闭症儿童 认知特点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手术切除肥大腺样体治疗儿童鼾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175例行肥大腺样体切除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包括术前患儿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宣教。结果治愈157例,好转18例,有效率100%,无护理并发。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为经手术切除肥大腺样体治疗儿童鼾提供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手术 儿童鼾症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并发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00%,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5.08±1.22)分和(35.99±1.12)分,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并发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针对术后并发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工作,有效降低了并发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并发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降低患者并发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普及。

  • 标签: 骨质疏松症骨折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睡眠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的催眠药物使用情况、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如何。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使用催眠药物的情况、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的评分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眠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有效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失眠症 睡眠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尿酸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09例高尿酸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各项指数。结果患者接受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患者的尿酸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生活、健康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尿酸血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并发和护理满意度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诊的7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P<0.01)。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的发生,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舒适护理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肺栓塞老年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肺栓塞老年患者1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分别占据50例。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的第1周、第3周、第5周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肺栓塞老年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利于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肺栓塞 老年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妇科慢性炎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慢性阴道炎、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0%,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妇科炎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并且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炎症 抑郁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基础护理组病人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早期心理护理组病人则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早期心理护理组病人和基础护理组病人护理前的抑郁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护理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而言,早期心理护理组病人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病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影响非常大,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抑郁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疗法,患者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SD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状况,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状况。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心理干预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普陀区长征镇失独老人心理状况随机分组干预后对照研究,为家庭医生制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应对量表,以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80位失独老人躯体健康情况,评定其抑郁焦虑发生及生活质量的情况,通过志愿者及家庭医生的上门入户干预,对照干预前后失独老人焦虑指数。结果社会支持量表男性34.2,女性35.2,干预干预组男性37.4女性41.3较对照组提高;抑郁自评量表男性41.5,女性45.2,干预干预组男性38.9女性40.3较干预前提高;对应量表男性56.6,女性60.1,干预组男性62.3,女性63.1对事物处理的态度向积极方转变。结论长征镇失独老人身体状况较差,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情况普遍,抑郁程度较轻,社会力量干预后失独老人焦虑情况改善。

  • 标签: 焦虑 抑郁 家庭医生制服务 失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苯丙酮尿的饮食干预与儿童智力康复干预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苯丙酮尿儿童24例,均实施饮食干预与儿童智力康复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智力恢复情况和血PHE控制理想率。结果经干预,患儿智力改善均优于干预前,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患儿血PHE控制理想率均高于干预前,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丙酮尿患儿给予饮食干预与儿童智力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血PHE和智力水平,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饮食干预 儿童智力康复 干预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对严重新生儿ABO溶血采用换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例严重新生儿ABO溶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将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新生儿ABO溶血诊治的患儿11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医护人员为对照组11名患儿采取非换血疗法,而对观察组11名患儿采取换血疗法治疗,对照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患儿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2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7例;观察组的患儿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10例、良好的有1例、较差的有0例,观察组患儿诊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新生儿ABO溶血患儿采用换血疗法的治疗方式,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对于提高患儿的康复率,以及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采用.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换血疗法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researchonsevereABO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usingtheclinicalefficacyofbloodtransfusiontherapy.MethodsfromFebruary2014toFebruary2015in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11casesofseriousneonatalABOhemolyticdiseasepatientsasresearchsubjectsasastudygroup,andthesameperiodinourhospitalneonatalABOhemolyticdiseaseDiagnosisandtreatmentof11casesofpatientsasacontrolgroup,healthcareadministeredtothecontrolgroup11patientstakingnon-bloodtransfusiontherapy,whiletheobservationgroup11patientstotakebloodtransfusiontherapyfortreatment,controlthesetwogroupsofpatientswiththetherapeuticeffectwhethertherearedifferences.ResultsThetreatment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hadaverygoodtwocases,therearetwocasesofgood,poor,7cases;thetreatmentof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had10casesofverygood,good,1case,poorThereare0cases,treatmenteffectwassignificantlyhigherin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compare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BO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patientswithseverebloodtransfusiontherapytreatmentsusingsafeandeffective,caneffectivelyreducetheadverseeffectscausedbyexchangetransfusion,forimprovingtherecoveryrateofthepatient,worthFurtherpromotionanduseinKcleiyniwcaolrdpsractice.newborn;ABOhemolyticdisease;bloodtransfusiontherapy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只有在SANS评分中思维贫乏、注意障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临床效果较佳,可以在考虑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