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部烧伤合并外耳道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如何提高治疗水平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例面部烧伤合并外耳道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采用3%双氧水冲洗,擦拭干净后,放置棉纱条引流,最后给予湿润烧伤膏浸润纱布填塞外耳道,早期每日更换4次,等到外耳道内分泌物逐渐减少时改为每日更换2次,直至外耳道创面完全愈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上述双氧水冲洗、置管引流、湿润烧伤膏纱布填塞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时间为伤后3~5周,5例并发中耳炎的患者也无感染加重、逐渐愈合。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听力进行检查,12例患者听力全部正常,未见听力受损、鼓膜穿孔、外耳道狭窄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面部烧伤合并外耳道烧伤患者在常规冲洗、置管引流的前提下给予湿润烧伤膏纱布填塞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重复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面部烧伤 外耳道烧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与贝复济联合应用于面部烧伤创面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外科收治的58例面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创面护理,给予观察组湿润烧伤膏联合贝复济进行创面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止痛时间、愈合时间、感染状况及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部烧伤创面护理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贝复济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创伤效果,降低瘢痕的形成及其感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贝复济 创面护理 面部烧伤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湿润曝露和切削痂植皮两种治疗方式对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我院的 93例Ⅱ度烧伤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有 48例患者接受湿润曝露治疗,对照组有 45例接受切削痂植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7.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 86.7%,两组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 ADL、 VSS和 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是 2.2%,对照组是 4.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感染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使用湿润曝露治疗和切削痂植皮治疗对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均比较好,但是湿润曝露治疗的效果更佳,患者的情绪、瘢痕等有很大改善,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 烧伤烧伤湿润暴露;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Ⅱ度烧伤患者采用烧伤湿润暴露与切削痂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收治的93例Ⅱ度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3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烧伤湿润暴露法治疗,对比组45例患者采用切削痂植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佳,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7.9%,对比组为8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DL、VSS和SAS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创面感染率与对比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度烧伤患者采用烧伤湿润暴露治疗与采用切削痂植皮治疗相较疗效更为显著,其可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焦虑情绪及瘢痕等均得到有效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烧伤 烧伤湿润暴露 切削痂植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维酮碘膏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维酮碘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短期内(21 d)临床疗效及围治疗期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瘢痕率),并记录其治疗前,治疗7、21 d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通过观察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评估其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瘢痕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1 d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0.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理想效果,而联合聚维酮碘膏后更有利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治疗后感染率及瘢痕率,从而综合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聚维酮碘膏 湿润烧伤膏 Ⅱ度烧伤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重度中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2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急诊重度中暑患者4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急诊重度中暑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5.00%)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重度中暑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行运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诊重度中暑患者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哮喘小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冠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重度牙周炎患者10例,患牙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烤瓷联冠固定。结果牙周病患牙齿行烤瓷联冠修复后固定效果良好,患者咀嚼功能改善。结论联冠修复治疗重度牙周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牙周病 牙周夹板 联冠
  • 简介:通过对74名7至15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于"大"、"小"形容词词义理解情况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7岁以上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基本能够理解物体"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大"、"小"的理解也更好,10至12岁年龄组儿童理解水平表现出一个快速的增长。2.在5项难度不同的实验,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判断的正确率随着实验难度的增加而降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于物体大小比较能初步掌握,但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物品排序和归类还没有完全掌握。

  • 标签: 中重度 智力落后儿童 “大”和“小” 理解
  • 简介:摘要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遵循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本文从一位重度智障学生入手,对之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处理简单家务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尽早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 标签: 中重度智障学生 生活适应能力 个别化教育计划
  • 作者: 熊瑛陈婷孙文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摘    要】    目的:探究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重度痤疮在临床医疗中的疗效及患者反馈满意程度。方法:本次研究本着自愿原则将100例重度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在观察组实施果酸治疗重度痤疮的基础上加以红蓝光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两个月后进行结果对比。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在经过两个月果酸治疗后有效率达73.85%,患者满意度达79.89%,观察组50例患者在经过两个月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后有效率达89.73%,患者满意度达8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经过研究对比发现,在重度痤疮临床治疗当中,采用果酸联合红蓝光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重度痤疮临床治疗方式[1]。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度急性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度急性喉炎患儿7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候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候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较好,数据间存在明显差距(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小儿重度急性喉炎,能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候消失时间,提升患儿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中重度 急性喉炎 临床症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种植修复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32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32例患者均实施常规两段埋置式种植修复术,共植入39枚Replace种植体,观察植入后种植体情况。结果37枚种植体植入后骨整合良好,早期修复成功率是94.87%;2枚种植体骨整合失败拔除;全景X线片显示37枚种植体牙槽嵴顶骨吸收量<1mm,2枚牙槽嵴顶骨吸收量>3mm。结论在重度牙周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基础上实施牙种植修复术具有显著的短期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牙槽骨吸收,但是对于该术式的长期临床效果还有待继续跟踪随访调查。

  • 标签: 中度牙周炎 重度牙周炎 种植修复 种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癌痛患者吗啡剂量滴定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38例重度癌痛患者进行吗啡剂量滴定时的准确的疼痛评分、给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副反应护理,使剂量滴定顺利进行,达到理想镇痛效果。

  • 标签: 癌痛 吗啡滴定 护理
  • 简介:摘要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遵循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本文从一位重度智障学生入手,对之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处理简单家务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尽早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 标签: 中重度智障学生 生活适应能力 个别化教育计划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49例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49例重度癌痛患者,平均镇痛时间12.45h。总有效率89.80%,中度疼痛组有效率93.75%,重度疼痛组有效率87.88%。KPS评分:28例(57.14%)升高,19例(38.78%)稳定,2例(4.08%)病情恶化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7例(14.29%)。结论:奥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 标签: 奥施康定 癌痛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4月~12月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患者136例,所有病例均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定是否存在颅内血管狭窄.63例(46.5%)颅内动脉存在中度以上狭窄惠者作为病例组,73例(55.7%)无明显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人口学因素、既往病史及个人史.结果单变量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间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史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OR=2.631,95%C/1.124~6.160,P=0.026)、脂代谢紊乱(OR=2.255,95%C/1.060~4.797,P=0.035)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颅内动脉狭窄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进行大样本的队列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刮治在重度牙周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6例重度牙周疾病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牙周刮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2%,在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附着水平方面,观察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牙周刮治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改善牙齿的各项指标,在临床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周刮治,重度牙周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