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NICU收治胎龄≤33周的早产儿529例为研究对象,全部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部分病例辅以头颅MRI或CT对照。结果529例早产儿中,脑损伤者302例(其中B超检出298例,B超未检出4例,后经MRI或CT检出)。其中颅内出血272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60例(其中38例合并不同程度颅内出血),其他颅脑疾病14例。183例患儿经MRI或CT检出脑损伤56例,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1例硬膜下出血B超未探及,其余52例报告与B超相符。颅脑B超异常检出率为56.33%(298/529),显著高于头颅MRI及CT异常检出率3060%(56/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为13.97%(38/272),显著高于非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8.56%(22/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是动态变化的,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筛查及动态监测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与头颅MRI及CT结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脑损伤 颅脑超声 颅内出血 脑白质损伤 婴儿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和治疗方式,研究组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GCS(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GCS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重型 颅脑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测量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及海马区Caspase-9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可能的损伤机制并为以后研究调控其表达而阻断脑细胞凋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20min后恢复再灌注24h。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5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缺血再灌注组(n=12)。依据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9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出现任何神经缺失症状;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HE染色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半暗带(部分额叶皮层及纹状体内侧区)及海马CA1区脑组织结构变疏松,间质水肿有空腔形成,神经元数量减少,体积缩小,排列紊乱疏松,神经元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免疫组化假手术组Caspase-9蛋白微量表达;缺血再灌注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

  • 标签: Caspase-9,缺血再灌注,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康复指导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3月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 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循序渐进的主被动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诊访视,记录患者康复情况 ;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 6~15个月,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关节内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关节粘连等并发症,术后 UCLG肩关节评分 [1]有明显升高 (P<0.05),功能活动较前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优 9例、良 2例、可 1例、差 1例。结论: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下修补术患者及时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关节镜 肩袖损伤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保护甲状腺喉返神经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显露喉返神经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展开分析与观察。结果经术后临床观察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中出现暂时性神经损伤的患者有3例,未有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神经损伤,6例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露喉返神经术更适用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能减少有效避免对患者其它健康组织造成损伤,使手术疗效更具保障。

  • 标签: 甲状腺 神经损伤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8只,构建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分别予以KH液、KH液+NaHS(由HCl和Na2S临用前配制,浓度为1μM)和STH液进行灌注。在T0(手术开始前30min)、T1(心脏停搏后15min)、T2(心脏停搏后30min)、T3(心脏复跳后15min)、T4(心脏复跳后30min)时,采用ELISA法测定灌流液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组1、组2和组3,分别予KH液、KH液+NaHS、STH液保存6h后恢复室温,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HIF-1α、IL-6、IL-10和TNF-α表达。结果与术前比较,停搏后各组心肌HIF-1α表达均有所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HIF-1α的表达在T2、T3和T4各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各组大鼠心脏停搏后IL-6、IL-10以及TNF-α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IL-6、IL-10以及TNF-α的表达在T2、T3和T4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组1、组3相比,组2细胞上清的HIF-1α表达明显升高,IL-6、IL-10、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硫化氢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水平,增加HIF-1α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硫化氢 缺血/再灌注 炎症因子 心肌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行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2016 年 2月 ~2017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84 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 各 42 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行尼莫地平治疗 ,观察并 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NIHSS )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 BI )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 40 例( 95.24% )显著高于常规组 31 例( 73.81% ),两组治疗前的 BI 评分和 NIHS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 BI 评分和 NIHSS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行尼莫地平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尼莫地平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 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缺损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术治疗过程中急性脑膨出的对应处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分析资料选自于2015年—2017年期间开颅术手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临床数据,患者均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随机抽取患者30例,对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回归性分析并归纳对其急性脑膨出的救治干预措施和应用价值。结果常见引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过程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如下迟发性颅内血肿、广泛严重脑挫裂伤、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以及脑疝等;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10例患者顺利抢救并恢复良好,2例患者重残,4例患者中度残废,2例患者为植物生存状态,出现死亡事件患者12例患者。结论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选择对应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一旦术中发现急性脑膨出情况应尽快了解诱发原因并采取如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等对症治疗,如有必要将其膨出的脑组织切除,保障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之前的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由救护车运送并有专业护理人员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自行到医院没有专业护理人员进行院前护理。两组到医院后及时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经治疗后自理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来说,能够及时缓解颅脑损伤对患者的伤害,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 院前 颅脑损伤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镜与MRI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精准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关节镜检查及手术前1周-6个月进行MRI检查。对患者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分别采用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分别采用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符合率分别达到92.3%、100.0%、84.4%和87.5%。结论在临床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施行MRI检查手段,精准率较高且操作便捷、安全无创,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韧带损伤 关节镜 MRI检查 精准率
  • 简介:目的探讨内毒素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及其加剧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法构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Q-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IL-1β、iNOS、IL-10和CD206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NOS和CD206阳性细胞率,对巨噬细胞极化特征进行分析;体外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检测共培养体系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结果LPS诱导的内毒素促进了肺部组织后续IL-1β、iNOS、IL-10和CD206的表达,6h时即达显著差异;但是,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6h时模型组CD68阳性细胞中iNOS阳性细胞比率(26.47%±2.14%)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62%±1.21%),而模型组CD206阳性细胞比率6h时仅为12.64%±1.01%,揭示6h时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仍然是以M1型巨噬细胞激活为主;此外共培养体系下,M1型巨噬细胞降低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活性并促进了其凋亡.结论内毒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肺泡M1巨噬细胞的激活加剧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M1巨噬细胞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也可能参与了肺组织损伤进程.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重症监护治疗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74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监护治疗,而乙组则实施高压氧重症监护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且GCS评分、KPS评分相比较甲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高压氧重症监护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高压氧重症监护 早期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在胸腰段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并总结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脊柱后突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本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80~120min,平均时间95.29±7.18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出血量129.58±21.64mL,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可有效提高胸腰段脊柱损伤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损伤 椎弓根内固定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今,在合理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西医治疗多采用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等方法,疗效不甚明显。中医认为该病是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血瘀贯穿全程,故宜采用固本化瘀法,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研究发现DN为一种足细胞病,采用固本化瘀法可防治足细胞损伤,延缓DN进程。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固本化瘀法 足细胞损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神经外科减少颅脑损伤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抽取2013、2014、2015、2016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临床手术案例分别为467例、487例、546例、603例,其中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为19例、12例、4例、5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进行神经外科规范手术及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感染率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采取规范手术进行干预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感染率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临床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专科的临床特殊性,在临床上对患者采取一定的规范有效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脑颅感染率,提高临床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非计划再次手术 措施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1月手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被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50例)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采取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上,差异明显(92.0%与7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手术前后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带来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效果 常规骨瓣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指导训练在颅脑损伤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要求的8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观察组在病情稳定、无神经病学体征进展3天后开始接受专业技师的康复指导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BI)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与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指导训练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不增加治疗费用,值得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