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中枢视觉损伤(CVI)是中枢视觉通路受损,导致视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最常见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发达国家儿童视觉损伤最常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也日见增多。CVI患儿除视功能严重受损外,还常缺少独立生存能力,家庭、社会将为此付出巨大的抚养和教育成本。本文从了解CVI常见病因和临床特征,掌握CVI基本检查方法和意义,重视CVI早评估、早发现和早干预,加强CVI宣传普及预防工作和多学科交叉合作4个方面,强调关注CVI和给予CVI患儿更多、更为有效的关爱。(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21-325)

  • 标签: 视觉障碍 视通路 膝状体 神经通路
  • 简介:摘要急性脊髓损伤(ASCI)通常是脊柱受到机械性损伤所致,是脊柱外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肺部继发性损伤,甚至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是一类机体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物质,包括细胞内蛋白、细胞外基质、分泌性因子及核酸相关产物。ASCI后释放的DAMP激活下游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肺损伤。DAMP相关研究揭示ASCI后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探索了肺损伤可能的治疗靶点。笔者就DAMP在ASCI后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和不同DAMP在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ASCI后肺损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脊髓损伤 肺损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损伤血瘀证是外伤导致的骨骼肌血瘀证,本研究试图从病理角度研究观察损伤及康复过程中骨骼肌变化的整体规律。方法:观察损伤血瘀证(急性闭合型损伤)的病理切片,对比损伤后不同时间光镜下组织变化特征,从而推演损伤变化规律。结果:损伤后立即发生病理性改变,3天达到炎性峰值出现破坏加重,7天后组织逐步修复。结论:大鼠损伤血瘀证(急性闭合型损伤损伤后炎性再损伤现象,炎性反应是组织变性的关键。

  • 标签: 损伤血瘀证 病理 炎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评分、创伤登记和创伤数据库建设是创伤中心质量改进的基石。简明损伤定级(AI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自2008年起被各国用作创伤中心评审的依据,现已发展为全球公认的创伤评分系统。笔者介绍自1971年以来发布的9个版本AIS中代码数量和分值设定的变化,以及近年来AIS/ISS评分体系的应用效果,并结合临床多发伤患者,分析AIS/ISS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错误。我国创伤登记和数据库建设的重点不是提出新的创伤评分,而应是先正确、准确地应用AIS/ISS。

  • 标签: 多处创伤 简略损伤量表 损伤严重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诊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0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确诊时间不一致,后者的确诊时间≥24h,前者的确诊时间<24h,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2.00%,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00%,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GC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的GCS评分分别为(14.05±1.24)分、(12.02±0.31)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椎损伤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分别为(4.88±1.70)min、(35.58±3.96)min,对照组患者的颈椎损伤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分别为(22.85±3.46)min、(45.77±4.00)min,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颈髓损伤 中重型颅脑损伤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诊治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方法。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36例,分析其诊、治方法。结果 在36例患者中,19例单纯行开颅手术,9例腹部器官损伤需行开腹手术,8例给予单纯保守治疗;成功救治31例,死亡5例。结论 针对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其通常会有较重伤情,且有着较复杂的临床表现,致残、致死率高。做到早期诊治,有助于致残、致死率的降低。

  • 标签: 颅脑损伤 腹腔脏器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为对象,共90例,分为参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PT恢复时间、体温发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存活率、并发症发病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 急诊外科腹部损伤 存活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腹部损伤患者,分析对其开展护理配合与损伤控制工作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外科近半年收治的76例腹部损伤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抽取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死亡率比较,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角膜伤口愈合涉及复杂的级联反应,伴随着细胞死亡、增生、迁移、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分布在角膜不同层次的microRNA异常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因子及下游通路,多种microRNA同时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形成复杂而精确的微调基因调控网络参与角膜损伤愈合的各个级联过程,同时,因为其表达的改变导致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以及血管生成,也提示microRNA对角膜病理性修复的重要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46-250)

  • 标签: 微小RNA 角膜损伤 损伤修复
  • 简介:摘要1例32岁男性乳腺增生患者自行口服乳癖舒片(5片、3次/d)约2年,因治疗效果不佳,医嘱加用小金胶囊7粒口服、2次/d。单用乳癖舒片期间患者肝功能正常。2药并用50 d后,患者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伴瘙痒。12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06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62 U/L,总胆红素(TBil)106.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4.6 μmol/L及碱性磷酸酶(ALP)175 U/L。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重度),考虑与小金胶囊有关。停用上述两种药物,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注射用腺苷蛋氨酸保肝治疗。12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163 U/L,AST 52 U/L,ALP 142 U/L,TBil 36.1 μmol/L,DBil 21.7 μmol/L。此后患者再次自行服用上述药物,20 d后上述症状与肝功能异常复现。停用小金胶囊,予抗炎保肝治疗,23 d后,肝功能检测结果示ALT 25 U/L,AST 19 U/L,ALP 76 U/L,TBil 14.3 μmol/L,DBil 3.6 μmol/L。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小金胶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