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湖南医学技奖评审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论证,结合湖南医学技奖评审工作经验,初步构建湖南医学技奖评审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再构建。结果湖南医学技奖评审指标体系设置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其评分标准。结论本文所构建的湖南医学技奖评审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简便可操作性等特点,为科学、客观、准确地开展医学技奖评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标签: 湖南医学科技奖 评审指标 体系构建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症病房护理过程中增减护患比例,观察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病房在 2017 年到 2019 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本次总共抽选患者 271 例,并且对每月护患比进行统计,观察护患比变化对护理质量 的 影响。 结果 : 在护患比中,对 CRBSI 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 压疮发生、 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 VAP 发生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护患比中,留置尿管相关感染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即在护理人员增加情况下,该种感染发生率减小。 结论 :重症病房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比例变化对护理质量有影响,管理人员需注重相关变化指标,合理安排护患比例,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患比 重症医学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5年 10月 -2017年 3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 158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均等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79.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97.5%,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本研究得出,在核医学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核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层次培训在重症医学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重症病房的25名护士作为培训对象,根据护士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性的对四个不同层次的护士人员开展培训。比较开展分层次培训之前的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重症护士培训前的医生满意度为75.56%,患者满意度为80.00%,经过分层次培训之后,医生满意度为93.33%,患者满意度为95.56%。两组比较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培训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也因此让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 标签: 分层次培训 经验 技能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医学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阶段工作,分析其成效,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改善服务态度,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制定操作指引和规范操作流程,并使用改良护理用具,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满意的服务。结果重症医学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平均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危重症患者的需求。

  • 标签: 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重元治疗症医学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重症医学监控个性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有效性。方法采用组长制度、轮班倒制度的凡是,开展合理的护理监护个性化人员管理制度,充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状态,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提高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结果采用有效的个性化管理方式,护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得到有效的兴化护理处理。护理人员往往需要加强整体工作活动质量。结论个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重症医学的个性化护理过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环节护理人员的紧张护理关系水平。

  • 标签: 重症医学 护理 个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重症医学(ICU)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发病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以及研究相应的干预措施对ICU住院病人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对照组)入住ICU的1843例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在2011年2月—2012年1月(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院内感染的影响。结果对照组1843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06例,发病率11.1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69.90%),以昏迷、有慢性肺病、留置胃管、气管切开以及使用呼吸机大于5天的病人为主;并且临床病情分类分值越高,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干预组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总发病率、男性病人感染率、以及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对气管切开、昏迷、有慢性肺病、留置导管时间长且使用呼吸机的男性危重病人及时给与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医学护患比与护理质量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纳的260例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月的护患比进行统计,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压疮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护患比与护理质量的相互联系。结果护患比和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压疮发生率、VAP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患比与CAUTI(留置尿管相关感染)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负相关,即尿路感染随护患比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护患比对于医院ICU护理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应常态化检测护理质量以及护患比的相关敏感指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患比 护理质量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医学内镇痛和镇静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来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单号为观察组(n=30),给予针对性的镇痛和镇静治疗;双号为对照组(n=30),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好转情况、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与对照组相比要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的死亡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占10.0%,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占33.3%,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X2=9.2566;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的状况明显更佳。结论重症医学内科患者给予镇痛和镇静治疗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病情的好转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讲课应用于在职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利用晨晚间查房时或查房后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知识薄弱点以及常见病例的护理常规、操作流程、卫生法规、应急预案、风险防范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实施后临床护理质量与护士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满意度较前提高。结论小讲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实景为题材,针对性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 标签: 小讲课 全科医学科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神经外科为例,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感染患者的病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易受到感染的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细菌学检验检出鲍曼不动杆菌63株,所占比例为18.3%;铜绿假单胞菌72株,所占比例为20.9%;肺炎克雷伯菌93株,所占比例为27.0%,共检出细菌345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于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3.5%,对于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为67.3%,对于头孢他定和氨曲南的敏感性都是33.6%,对于环丙沙星的敏感度为26.2%,对于阿米卡星的敏感度15.9%。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类型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感染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

  • 标签: 神经外科 感染细菌 耐药性检测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症医学气管插管相关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预防与应急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3个部门(急诊ICU、急诊内科监护室、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及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共纳入39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其中男性204例,女性188例;年龄16~93岁,平均(54.62±6.28)岁。采取调整导管位置、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重新气管插管或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等处理方法,比较不良事件发生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鼓励非惩罚性上报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种类、时间分布、年度分布、科室分布、原因分布。结果39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不良事件53例,发生率为13.5%。其中综合ICU 1例患者气管导管置换时发生插管困难,考虑喉头水肿,家属放弃气管切开等进一步治疗;另1例重度肥胖患者困难气道,请麻醉师协助经口气管插管后气囊漏气,家属拒绝再次插管或气管切开,放弃治疗。其余51例经现场迅速处理,生命体征指标恢复到不良事件发生前的状态,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急诊重症医学经口气管插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积极预防和现场快速判断、正确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 标签: 气管插管 不良事件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筑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医学研院所实际,把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廉政文化为支撑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 标签: 研究所 廉政文化 党风廉政建设
  • 简介:【摘要】 本文研究的目的为分析两种镇静镇痛方式,对重症医学多发伤患者的实际效果。采用的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在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多发伤患者,将选择的患者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均为 35 例,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运用的综合治疗方案相同,但是给予不同镇静镇痛药物,对照组患者使用的药物为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针,研究组患者使用的药物为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针。再给予不同药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停药后的撤机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谵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身体指标整体程度要好于对照组,停药后的撤机时间和谵妄发生率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停药后的拔管时间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我们建议患者倘若镇静期超过 7 天,或者在镇静早期,镇静药物可使用咪达唑仑;患者倘若镇静期少于 3 天,或者在撤机前,镇静药物可使用右美托咪定。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发伤患者 镇静镇痛 疗效
  • 简介:摘要多重耐药感染是重症医学(ICU)中常见的感染类型,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加强对ICU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重症医学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了护理体会,为医院开展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