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大寨运动的兴起是有深刻的社会基础的,其所以能够由一乡、一县、一区、一省而发展至一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党委自下而上发起和中央自上而下发动上下同力推动的结果。

  • 标签: 学大寨 社会基础 发起 发动
  • 简介:日本武家文化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武士道精神,经过千年发展积淀,逐渐与日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对日本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蜕变成为军国主义的精神工具,引领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 标签: 日本 武士道 嬗变 军国主义 民族精神
  • 简介:我国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铜铙因分布地域广、特色鲜明而颇为引入注目。以往学者们曾就这类乐器的型式、年代、源流等问题展开过细致的探讨,研究认识不断深化。但其中的类型研究多着重于从纹饰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对铜铙形制演进的综合分析。因此,在新发现和新认识的基础上,仍有必要对这些铜铙的型式演变及年代判断等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 标签: 出土 商周 年代 纹饰 形制 新发现
  • 简介:1930年我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1980年在北京大学筹建社会学系时我又担任了北大的教授,其间虽然跨越了50年,却一直与北大保持着很深的关系,这是因为燕京、清华、西南联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无法与北大分开.而从北大正式建立社会学系到今天,已经20个年头过去了.回头看一看,七十多年来,我从青年时代选择了社会和人类这一门学问,把了解认识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实现"志在富民"的愿望作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因之这门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成了我一生中一项主要的天职.

  • 标签: 21世纪 社会学 中国
  • 简介: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一大特点,历史人类的出现就是历史学家应对人类挑战的结果.历史人类主要用人类的方法对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进行重构,从而反思和确认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于现存文献对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很难有较详细的记述,因此历史人类学家只能借助间接材料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比常规历史研究要困难得多,它需要研究者具备更多的睿智与机敏,能从常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大量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其隐含的象征意义.历史人类的研究为探寻人类过去的生活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而拓宽了当代人类和历史学研究的视野.

  • 标签: 生活方式 历史学 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方法论
  • 简介: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在历年的国内报道和对外报道中,一贯强调地区特色与民族特点,把蒙古领域诸多方面的学术性新闻当作报道重点。编者曾于1986年整理编写1953—1986.5的索引,并巳在《蒙古资料与情报》1986年第4期发表。现将1986年6月以来的新闻稿续编如下,供有关单位和同志参考。

  • 标签: 国内新闻 新华社 内蒙古草原 广播 人民日报 中文
  • 简介:在20世纪中,古文献研究的发展道路虽经曲折,但仍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由于新材料的发现和新方法的运用,该时期的古文献研究又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很有加以回顾与总结的必要。

  • 标签: 古文献学 学科研究史 20世纪
  • 简介:本文根据己公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材料探索了佚书《仓颉篇》泰汉间演变情况,讨论了秦始皇统一文字背景下的语言、文字问题及汉字在汉代形体发展的文化原因。

  • 标签: 北大简 仓颉篇 书同文 隶书体
  • 简介:本文以人类符号象征理论。分别对凤冠的两大要素——凤和冠进行文化探源。分析了凤冠成为古代汉族女性至高身份象征的符号意义。

  • 标签: 古代 汉族 女性 凤冠 符号
  • 简介: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传统应用的社会。历史典籍可谓浩如烟海,历代统治者无不强调历史的编撰和应用。“知古鉴今”、“古为今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成为古今中国人最熟悉的格言。

  • 标签: 《历史应用学浅论》 书评 史学理论 中国 张世民
  • 简介: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境内咽前发现的汉代仿木构墓葬的建筑形式进行了类型的探讨,主要包括了仿木构墓葬的类型、历史分期等,最后分析了河南地区汉代仿木构墓葬的建筑特征和技术成就,进行了建筑的总体论述。

  • 标签: 河南省 仿木构墓葬 汉代
  • 简介:总编辑与系主任在学术研究上投入极大精力的同时,温儒敏的行政事务也多了起来。1996年,温儒敏开始担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分管研究生工作期间,大刀阔斧开展改革。为了打破学术壁垒,充分发挥北大多学科的综合实力,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他主持创办了'孑民学术论坛',专门邀请校内外各个学科领域顶尖的学者讲学,让博士生开拓眼界。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北大中文系在全国率先实

  • 标签: 敬诚 温儒敏澹泊 澹泊敬
  • 简介:中国女性穆斯林的伊斯兰文化教育形式可以分为女寺和女两种,女寺包括独立女寺和男寺附设女寺,女包括中阿女校、寺办女和私立女三种。城市女寺和女的兴起与都市化有一定的关联,城市社区结构的变化、家庭宗教功能堪忧、妇女身份意识觉醒为三大主因。女的发展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具有本土化特征。女寺和女是女性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公共空间,以及表达和展现信仰的平台,以此抗拒世俗化引起的信仰淡化问题,以群体的力量打破了男性垄断宗教资源的传统。

  • 标签: 女寺 女学 都市化 功能
  • 简介:田野工作对于人类学来说已经超出了研究方法甚至方法论的意义。许多人类学家认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唯一特征。本文将人类田野工作放在西方整个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来考察,提出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强调文化差异性等,是田野工作的选择标准和取向。

  • 标签: 田野工作 文化人类学
  • 简介:1959年秋天,刘少奇过去落下的顽疾肩周炎又发作了。有时,他痛得满头大汗,只好把胳膊势在枕头上,坚持工作。为此中共中央决定他到海南岛休息治疗一段时间。这次休养中,他除了洗洗海水浴以外,主要的时间都放到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书上了。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是毛泽东的号召。当毛泽东发现大办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乱子以后,感到实践中出乱子,还是因为思想不清醒,没有把握住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因此,在局部纠“左”的同时,就号召各级干部读点理论书,以后强科学性和预见性。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发出致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4级党委委员信,今谈读书问题。他建议同志们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

  • 标签: 刘少奇 苏联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 教科书 毛泽东 按劳分配
  • 简介:周勋初、余历雄著,凤凰出版社2004年12月版.本书是由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莫砺锋教授讲述,马来西亚籍博士生余历雄记录整理的问录,既有导师循循善诱,传授治学经验、心得,评述研究成果、研究现状等教的内容,也有学生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研究能力等,确立主攻方向、提炼研究课题、收集整理材料、形成学术观点、撰写修改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等的内容.

  • 标签: 《师门问学录》 凤凰出版社 周勋初 余历雄 书评 古代文学
  • 简介:<正>许卫平先生方志研究专著《中国近代方志》新近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笔者有幸拜读,深感快慰。全书20万字,凡五章:导论,晚清时期的方志,民国时期的方志,近代方志学家及其成就择述,中国近代方志资料的研究与利用。祁龙威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评价道:该书“有背景,有理论,有事例,自立体系,成

  • 标签: 《中国近代方志学》 书评 中国 近代 方志学
  • 简介:发展人类是将人类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发展研究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分为两大类,一是人类学家参与到实践中,扮演计划制定者、决策者等角色,通过获得地方性知识,力求“自下而上”的新发展模式①。另一类是用学术的眼光,描述和分析某一特定地区的发展进程,或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行动比较,审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评建议㈤。本文的研究即属于此类。本文回溯了凤凰半山客地区6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发展人类的角度来解读田野调查资料,着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凤凰的人地矛盾有何特殊性;第二,人地矛盾是如何被解决的;第三,为什么凤凰没有陷入农村发展停滞的怪圈,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快,凤凰的经验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 标签: 人类学家 凤凰 解读 人地矛盾 地方性知识 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