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期美国的艺术批评和理论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对后来的艺术思潮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和思想家,最突出的是罗伯特·亨利和斯蒂格利茨,他们影响了一大批纽约艺术家和批评家,并形成了两个活动圈子。本文即以他们为重点,探讨美国早期前卫艺术思想的发展和对美国精神态度的自觉意识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他们批评思想的美学和哲学层面的系统总结——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

  • 标签: 纽约 《艺术精神》 美国精神 《作为经验的艺术》
  • 简介:当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互联网使得全球经济关联、文化趋同,相对时间内空间距离得到缩短,发展的速度变得惊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频繁,中国文化已经被融入世界进程中,本土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审美化泛化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焦点。对于当代艺术设计来说,回过头来再认识工匠精神中至善至美的造物观,从匠人精神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当下的设计与文化、艺术与生活,反思物与人、技与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工匠精神 真善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
  • 简介:一九九六年八月十日,艺术家古元先生去世,至今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二十年,意味着如果那时出生一个婴儿,今天已经长大成人,已然会以自己独立的眼光观看世界、表达自己的态度了。同样是二十年,一九一九年出生的古元于一九三九年在延安创作了木刻组画《走向自由》,最后一幅的题目是《自由的曙光闪耀在苦难者的脸上》,这不仅是语言上的描述,更是艺术家刻在作品里的无限期许,其中的意味自然需要更深沉的理解。

  • 标签: 古元 黑白木刻 一九 减租会 构图方式 画中
  • 简介:汤杰1989年10月出生于湖南。201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在读研究生。汤杰,湖南岳阳人,现为雕塑系研三学生。第一次见到他,他那带有湖南腔调的普通话让远在他乡就学的我感到十分亲切。汤杰学长的个子并不高,而且比较清瘦,含蓄、腼腆,具有典型南方人的特征。可能因为都是湖南人,所以第一次见面我们就相谈甚欢。当时,

  • 标签: 汤杰 雕塑系 在读研究生 学士学位 鲁迅美术学院 月出
  • 简介:为了迎接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2015年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的非遗系列公开课在国家图书馆陆续开讲。非遗系列公开课的第一门课——古琴艺术。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院音乐学系丁承运教授担任主讲。

  • 标签: 国家图书馆 古琴艺术 公开课 道法自然 文化精神 教授
  • 简介:2015年11月28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暨新时期文艺观回顾与反思研讨会”。与会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年多以来,文艺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文艺形势也有卜些可喜的变化。

  • 标签: 回顾与反思 文艺观 总书记 习近平 新时期 学术论坛
  • 简介: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涉足美术批评领域,虽被视为旁门左道,但开辟了精神分析学的美术批评,扩大了美术史和批评的视野。本文以弗洛伊德的收藏古物嗜好为考察点,探讨其对古代神话的重新解读和特殊发现,如何赋予其新的意义和持久生命力,以及他的犹太出身和传统感情暗示,如何影响他在神话、艺术和文学领域,选择自己的祖先,以寻找解释精神生命的谜语的线索:他的贡献是探索被现代研究者所忽略的软事实,而非现代研究者关注的实验数据等硬事实。

  • 标签: 古物收藏 美术考古 犹太人 精神生命
  • 简介:也许你不知道草间弥生是谁,但如果你对时尚比较敏感,你可能知道路易威登曾与一位艺术家的跨界合作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波点元素被无限地应用在路易威登的经典皮具、成衣、鞋履、配饰、腕表以及珠宝和专卖店的陈列设计中。圆点活灵活现扩散开来,把人带入一个频闪的美妙世界,没有中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这位艺术家就是草间弥生,

  • 标签: 艺术家 精神病患者 个案探究 女王 话题 陈列设计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新形势下文艺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抓住了要害,把准了脉搏,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深化创作认识、分析创作形势、把握创作规律、提升创作水平,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搞好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首要任务、迫切任务,读原文、悟原理,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用讲

  • 标签: 文艺工作 强大思想武器 文化部门 中国梦 思想高度 历史节点
  • 简介:那是2002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明媚的晨光照进我的画室,我应约为陈明谋老师画水墨肖像写生。当时我仔细端详眼前这位80多岁德高望重的老师,那饱经风霜的脸部清瘦而矍铄,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丝刚毅与执着,而花白的胡须蕴含了老人家的慈爱和宽厚。他的人生履程在我脑海中隐隐闪现。当我以激越的笔调一气呵成画就陈明谋老师的人物形象后,突然想起了他的《报春图》《霜雪精神》画中的梅花。梅花是陈明谋老师喜爱的画材之一,梅花傲雪见精神,梅花俏也不争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标签:
  • 简介:《荒野猎人》是亚历杭德罗·G.伊尼亚里图拍摄的一部发生在西部边境的存在主义寓言故事,故事进行到差不多三分之·的时候,一群人用一个简陋的雪橇拖着一个受伤的猎人,这是他们的同伴,一个名叫休·格拉斯的猎人,他被一头灰熊重伤;而这个狩猎团队的其他人因为印第安人的袭击和严酷的寒冬天气也都疲累不堪,他们拽着格拉斯艰难地穿越冰面,

  • 标签: 猎人 荒野 高尚 精神 骨头 论证
  • 简介: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罗工柳先生是一位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大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名师。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展现出反映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亮丽光彩,成为中国美术主流在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在美术教育特别是油画教学上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思想,形成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经验。对于这样一位在艺术创作与美术教育上树立了高峰、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前辈,我们在敬仰之时,还需要对他的艺术人生和学术业绩做更深入的研究,从中体认中国美术在曲折中前进的宝贵价值,

  • 标签: 罗工柳 中国美术 艺术精神 艺术大家 革命文艺 油画教学
  • 简介:80年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改变自己历史命运,从此真正开始掌握中国革命的主动权的历史转折,也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革命壮举。被作为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的长征,从此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一种精神象征。为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22日,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

  • 标签: 弘扬精神 铭记历史
  • 简介:“伤痕展陈”是以纪念灾难事件为目的的特殊设计命题。对于512抗震纪念设计而言,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展陈带给设计界诸多借鉴和反思意义。着眼于个体对灾难创伤的怀念与倾诉,以及群体对生命、民族精神等的感悟这两个大的方面。以设计启示的方式思考分析了512纪念的“伤痕展陈”应关注和反思的展陈体验设计及其蕴含的设计文化.灾难的纪念应重点传递出的抚慰心灵与致敬精神的价值、最终实现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构建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文化多元性.

  • 标签: 伤痕展陈 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 设计伦理 精神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