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不良反应这一情况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引用情况。方法:针对180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6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见性护理,对比增强扫描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患者以95.56%,高于对照组的8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于CT增强扫描患者,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预防过敏、外渗等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C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021年接收治疗慢阻肺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效果更明显,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多索茶碱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慢阻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氢氧化钙糊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方法:筛选牙髓炎患者90例,均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填充)和观察组(氢氧化钙糊填充),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予以牙髓炎患者氢氧化钙糊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优势显著。

  • 标签: 牙髓炎 根管治疗术 氢氧化钙糊剂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根管糊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儿童乳牙根尖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童乳牙根尖炎患儿选自2021年05月-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者,共100例。遵照双色球法均匀分组,各有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术治疗,且对比组选用调拌型氢氧化钙糊,研究组选用注射型Vitapex糊。对二组的症状好转时间、治疗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好转时间较对比组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疗效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选用Vitapex糊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可以使乳牙根尖炎患儿的牙齿松动现象得到缓解,同时,还可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儿口腔健康恢复,推荐使用。

  • 标签: 儿童乳牙根尖炎 Vitapex糊剂 治疗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公司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AgilentDB-624(1.80μm,30m×0.32mm),载气:氮气,流速:2mL·min^-1,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30℃,保持5min,20℃·min^-1升温至200℃,保持5min。测定丙酮、乙醇、二氯甲烷、丁酮、甲苯。结果5种溶剂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空白无干扰;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60~0.9997,平均回收率为90.5%~102.6%(RSD均小于5.0%,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准确控制制剂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盐酸左西替利嗪 有机溶剂残留
  • 简介:摘要:骨骼肌的收缩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完成,并依赖于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兴奋通过运动神经传至骨骼肌接头是一个电-化学-电传递的过程,其中包括了神经递质Ach和受体结合的过程。通过抑制受体或阻断Ach释放均会导致骨骼肌的兴奋异常。在临床上的相关药物就可以通过上述机制来治疗骨骼肌兴奋异常的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当药物使用过量也会通过上述机制导致中毒症状,如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中毒。本章主要阐述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筒箭毒碱用于麻醉时肌肉松弛的机制和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

  • 标签: 骨骼肌 新斯的明 有机磷中毒 筒箭毒碱
  • 简介:本文65例舒张功能障碍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用β受体阻滞治疗,通过对各种病因病理类型的疗效对比。提示:①高血压及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DF是β受体阻滞的适应证,②部分二尖瓣狭窄及肥厚性心肌病,室腔减小者可酌情应用β受体阻滞,③扩张性心肌病、心包填塞、大面积心肌梗塞恢复期的DF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舒张功能障碍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适应证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番泻叶颗粒治疗癌痛病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疗效。方法选取患有OIC的癌痛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番泻叶颗粒组)和对照组(乳果糖口服溶液组),分别采用番泻叶颗粒和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根据肠功能指数(BFI)量表对病人便秘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便秘评分和治疗疗效,并比较两组病人毒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组60例病人治疗便秘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60例病人治疗便秘的总有效率为76.67%。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疗效,Z值为-3.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番泻叶颗粒治疗癌痛病人OIC疗效高于乳果糖口服溶液。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便秘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便秘评分分别为(68.78±13.18)分和(14.50±10.52)分,对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便秘评分分别为(69.89±12.07)分和(26.62±20.23)分。两组治疗前便秘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2,P=0.63),两组治疗后便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5),治疗组在降低便秘评分上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腹痛(Z=-1.96,P〉0.05)、腹泻(Z=-1.97,P〉0.05)以及呕吐(Z=-0.58,P〉0.05)的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番泻叶颗粒能有效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且毒副反应轻微。

  • 标签: 番泻叶颗粒剂 癌痛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 简介:目的: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辣椒碱凝胶中作为增溶剂和促渗的作用。方法:以相溶解度法考察辣椒碱与HP-β-CD的相互作用。制备含HP-β-CD的辣椒碱凝胶和含月桂氮酮、乙醇的凝胶,并以上市辣椒碱软膏Zostrix为阳性对照,分别比较其经皮渗透率、镇痛作用、抗炎作用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辣椒碱与HP-β-CD包合的表观稳定性常数为1061.7L/mol;与Zostrix软膏和含月桂氮酮、乙醇的凝胶相比,HP-β-CD使辣椒碱的透皮吸收显著提高(P〈0.01);抗炎、镇痛的效果依次为含HP-β-CD凝胶≈Zostrix软膏〉月桂氮酮乙醇凝胶。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为月桂氮酮乙醇凝胶〉HP-β-CD凝胶≈Zostrix软膏。结论:HP-β-CD能与辣椒碱发生较强相互作用,在辣椒碱凝胶中作为增溶剂和促渗,可以显著促进辣椒碱的皮肤渗透性,提高辣椒碱的抗炎、镇痛效果,且不会对家兔的完整皮肤产生刺激性。

  • 标签: 辣椒碱 羟丙基-Β-环糊精 经皮吸收 凝胶类
  • 简介:多巴胺(D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神经递质,通过调节分布于不同脑区的多种DA受体亚型参与了运动调节、情感认知、药物成瘾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等诸多生命活动。在所有的DA受体亚型中,D3受体(D3R)与DA的结合能力是最强的,而且主要分布在与药物成瘾密切相关的中脑边缘系统“奖赏通路”,为进一步揭示D3R与中枢病变的联系,高选择性D3R配体的优化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多巴胺D3 高选择性 受体拮抗剂 药效学 DA受体亚型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建立硫酸庆大霉素注射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耐酸ApolloC18柱(250mm×4.6mm,5μm),以0.2mol/L三氟醋酸溶液-甲醇(94:6)为流动相,蒸发光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量为2.0L/min。结果硫酸庆大霉素与有关物质分离完全,可用外标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和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结论所用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

  • 标签: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剂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有关物质 硫酸小诺霉素 硫酸西索米星
  • 简介: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医药的研发.静脉用中药注射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静脉用中药注射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在临床治疗中.药物要加入各自的溶媒溶解或稀释后才能静脉注射.药液通过一次性输液器后的微粒数才是进入人体内的不溶性微粒数,因此药物与溶媒的合理配伍.是减少不溶性微粒数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常用的40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及临床常用溶媒.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汇总其在临床的配伍使用情况.分析在相互配伍中的应用要点.为临床安全使用静脉用中药注射提供依据。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输液配伍 静脉用 不溶性微粒数 稳定性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脑保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神经外科实行常规治疗的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入我院神经外科实行尼莫地平及脑保护联合治疗的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69%及95.08%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1%及1.64%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实行尼莫地平及脑保护联合治疗的良好,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脑保护剂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目的不同剂量左西孟旦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于10min内分别静脉推注6,12,18μg·kg-1左西孟旦注射液后,再0.05,0.10,0.15μg·kg^-1·min^-1连续4小时静脉滴注,于给药后0.17,0.5,1,2,3,4,4.25,4.5,4.75,5,5.5,6,7,8和10小时采集肘静脉血,采用LC-MS/MS法测定左西孟旦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3个剂量组左西孟旦主要药动学参数依次为:t1/2为1.50±0.35,1.64±0.25和1.54±0.39h;C0为9.54±3.90,15.95±7.84和28.46±10.74ng·mL^-1;AUC0-t(t=7,8)为33.63±9.34,54.39±15.34和78.36±23.74ng·mL^-1·h;AUC0-∞为36.01±8.90,56.94±15.12和81.33±24.34ng·mL^-1·h。结论静脉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后,C0和AUC与剂量呈良好的相关性,但与性别无关。

  • 标签: LC-MS/MS 左西孟旦 药动学
  • 简介:目的:建立氢溴酸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干混悬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15cm),流动相:0.075mol·L^-1磷酸三乙胺溶液(pH2.8±0.2)-乙腈(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氢溴酸右美沙芬在25.0~125.0μg·ml^-1,愈创甘油醚在167.6~838.2μg·ml^-1的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氢溴酸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干混悬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6%,99.4%,RSD分别为0.81%,0.46%.结论: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适用于氢溴酸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干混悬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氢溴酸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干混悬剂
  • 简介: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在根管内封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共收集134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3例用氢氧化钙抗生素糊(CalciumHydroxideandAntibioticReagent,CHA),对照组61例用甲醛甲醛(formacresol,FC)进行根管内封药,结果:实验组根管消毒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氢氧化钙抗生素糊对感染根管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氢氧化钙 抗生素 根管内封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应用支气管舒张联合抗胆碱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予以支气管舒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支气管舒张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治疗依从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EF(呼气峰值流速)、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指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度96.67%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支气管舒张联合抗胆碱药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数,全面提升治疗依从性,稳定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肺功能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方法:择选我院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并按照常规心血管类中药注射治疗(常规组)和药学干预(干预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两组采用不同治疗干预后其心血管类中药注射不合理使用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进行评比。结果:干预组通过药学干预后,心血管类中药注射不合理使用率从常规组的16.00降到了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从常规组的8.00%降到了4.00%,差异明显(p

  • 标签: 药学干预 心血管类 中药注射剂 临床使用 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