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受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委托,护理院试点工作项目组于2009年开始,承担了“北京市康复院、。护理院试点工作”项目。根据项目的要求,北京市西城区一家公立二级医院的一个病区和北京市丰台区一家民营护养型养老院作为护理院试点单位,纳入了试点项目。

  • 标签: 北京市卫生局 护理院 应用 评估 患者 标准
  • 简介:额颞叶退行性变(frontotemporallobedegeneration,FTLD)是一组以行为和人格改变、失语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包括3种临床综合征:行为变异额颞叶型痴呆(behavioralvariantfrontotemporaldementia,bvFTD)即狭义的额颞叶痴呆或额颞叶痴呆额叶型、

  • 标签: 额颞叶痴呆 退行性变 诊断标准 临床综合征 人格改变 颞叶型
  • 简介:目的:调查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现状,研究该专业方向教育办学模式,为其发展提供参考策略。方法:基于哈蒙德教育评价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小组会议,确立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及专家咨询法,对来自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护理教育专家开展调查咨询。结果:以《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补充文件形式确立该专业培养目标、及涉外课程设置建议。结论:构建该专业方向办学模式须规范教育办学宗旨、明确毕业生基本要求、增设专业核心课程、巩固语言学习和运用、增强涉外实践能力,本研究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清晰的参考意见。

  • 标签: 高等中医药院校 涉外护理 专业规范 办学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及TNF-α仅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在急性脑梗死缺血炎性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别运用RT-PCR法、ELISA法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4mRNA表达及血清TNF-α仅浓度,同期20例正常者、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TLR4mRNA表达、血清TNF-α仅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TLR4mRNA表达血清炎性因子TNF-α仅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使炎性因子产生分泌增多来介导脑缺血炎性损伤。

  • 标签: 脑梗塞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性损伤
  • 简介:探讨复发性脑梗死血浆Hcy水平的关系。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临床亚组、各类型急性脑梗死组、初发组复发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高Hcy比率。同时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对脑梗死的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初发患者(P〈0.01),且复发组高Hcy比率(54.45%)高于初发组(32.83%)(P〈0.05)。(2)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非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1年内和1年后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4)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复发患者高Hcy比率略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高Hcy水平密切相关(P〈0.01)。结论高血浆Hcy水平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复发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8例脊髓内CA患者均行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灶全切17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1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增强MRI可准确地显示脊髓内CA的大小位置,显微外科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脊髓 显微神经外科 MRI
  • 简介:90年代以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再度受到青睐,主要用于难治性抑郁,不典型抑郁及伴有恐惧,焦虑的患者,其中应用较广的吗氯贝胺抗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究竟如何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的方式对此进行研究.

  • 标签: 吗氯贝胺 阿米替林 治疗 抑郁症 临床对照研究
  • 简介: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胱抑素C,其表达失衡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提示它可能参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可能与神经细胞失调和神经元损伤有关。进一步研究还表明,胱抑素C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相关机制与其参与血管损伤及炎症反应等过程有关。

  • 标签: 胱抑素C 脑血管疾病
  • 简介: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可以呈现不同的死亡方式,如坏死、凋亡,或二者兼有。Necroptosi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同时具有细胞坏死和凋亡特征。而细胞凋亡的过程是可以调控的,其过程涉及BNIP3、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等多种信号转导激酶,应激信号的强度可能决定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

  • 标签: 细胞死亡 NECROPTOSIS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科学性和实用技术技巧.方法手术治疗42例大型、巨大型腺瘤,分析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文献讨论技术要点.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36例出现术后尿崩,个别出现迟发性鼻腔出血.结论经单鼻孔入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虽然通道狭小,但只要操作适当,不论鼻孔大小均可安全实施手术,但要注意鼻腔的止血和定位的准确性.

  • 标签: 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切除 垂体腺瘤 肿瘤 鼻腔出血 手术技术
  • 简介:目的:评估医学院校成教生本科生的人格特征表现差异。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成教及本科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成教生本科生在N、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生全体女生全体在P、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教男生女生在P、L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本科男生女生在P量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教生本科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医学院校 成教生 本科生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以往研究表明miRNA在高等生物正常发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对各种生物体内不同种类miRNA进行深入研究发现miRNA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发育调节,miRNAs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各方面有密切关系。

  • 标签: Micro—RNA 非编码RN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放射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放射学特征、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至今在临床上极少见.术前往往误诊为脑膜瘤。该病在CT征象中表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的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的强化。该病在MRI扫描中T1W1、T2W1及T2Flare常呈高、低及等密度的多种混杂密度的类圆形特征,强化显影时可见病灶内多个条索状或环形强化。其特征性影像是靠近脑组织的内侧边界有一层强化的“增强线”,而靠近颅骨侧则没有。手术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难以诊断正确。最好的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肉芽肿,术后也可辅以药物治疗。

  • 标签: 炎性肉芽肿 硬膜外 脑膜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自体血注入法成功制作稳定的雄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模型(ICH组,行为学判定异常,30只)和对照组(30只),在脑出血后8、16、24、48、72和120h采用右脑半球干湿法测定脑含水量和ELISA测定外周血血清中IL-1β含量,分析其变化规律,采用二次项非线性回归分析,了解二者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H组脑出血后大鼠立即出现行为学异常,但在120h已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相比,ICH组大鼠血清IL-1β在16-72h出现明显高水平表达,脑含水量在24-72h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120h时,两项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1β表达水平脑水肿二者变化规律存在正相关性(r=0.906,P〈0.001)。结论ICH组大鼠血清IL-1β变化趋势脑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血清IL-1β可作为ICH后脑水肿程度的一个判定指标,为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 大鼠
  • 简介:目的:评价并探讨立体定向毁损颅内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PD)术后出现小脑体征手术灶关系。方法:随机抽出颅内3个不同靶点毁损治疗PD共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Leksell定向仪,选择常规靶点。结果:丘脑外侧苍白球(VpLp)毁损术后一周以上出现小脑体征者占3.3%,在丘脑腹侧中间核(Vim)毁损出现小脑体征者占6.6%。而毁损丘脑腹外侧核(VL)出现率最高。结论:毁损灶越靠近丘脑脑底部,术后出现小脑症状的发生率越高,说明定向毁损灶的位置小脑症状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

  • 标签: 颅内靶点定向毁损术 小脑症状 手术灶 治疗 帕金森病
  • 简介:目的比较万拉法新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和氯丙咪嗪组,治疗12周后,用漠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氯丙咪嗪疗效相当,起效较氯丙咪嗪早,副反应较氯丙咪嗪轻。结论万拉法新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起效快,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 标签: 抑郁性神经症 万拉法新 氯丙咪嗪 副反应量表(TESS) 治疗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CCMD-3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5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氟伏沙明有效率为70.2%,氯丙咪嗪60.7%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氟伏沙明不良反应发生率36.7%,明显少于氯丙咪嗪75.0%.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 标签: 氟伏沙明 氯丙咪嗪 强迫症
  • 简介:目的:评价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洛沙平氯氮平治疗8周,采用PANSS量表评价临床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在兴奋因子方面洛沙平组氯氮平组有显著性差异。洛沙平的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头昏等。结论: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在改善病人奋躁动方面,洛潲平优于氯氮平;少数病例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 标签: 洛沙平 氯氮平 治疗 精神分裂症 对照研究
  • 简介:情绪状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结构又是影响儿童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家庭结构机会使儿童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不同的情绪状态又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本文通过不同类型家庭结构对儿童情绪状态影响的量化研究,建议家长尽可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结构,给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积极的宽松的环境。

  • 标签: 情绪状态 学业成绩 不同类型 家庭结构 学习成绩 家长
  • 简介: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的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预警 监控传报 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