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腔颌面部外伤或手术后,常伴有局部肿胀。为了减轻肿胀及出血,48h内常规行局部持续冰敷。因颌面部肿胀常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冰袋无法固定,需要护士或病人用手持续托扶,但长时间无法坚持,导致冰敷效果欠佳。为了确保冰敷效果,我科将一次性中单进行改良,制作成一次性口罩式双层冰敷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一次性中单 冰敷袋 口罩式 制作 口腔颌面部外伤 应用
  • 简介:静脉给药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最广泛使用的治疗途径之一,但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壁厚、脆性增加、反应慢等特点,往往如厕、移动时容易引起补液外渗,导致再次注射,且易造成注射部位红肿、淤青;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紧张感,更容易增加医患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手部固定装置 制作 固定
  • 简介:临床上常对肺、气管、支气管疾病的患者采集痰标本,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重症、昏迷、不能自主咳嗽等肺部感染患者采集痰标本时,需要使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采集,往往因留取方法不正确、容器不规范、环节多等因素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因此,我科对试管式痰标本采集器进行了改造,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效果 采集器 痰标本 试管 肺部感染患者 支气管疾病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能保持气管切开切口皮肤干燥,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的药物垫。方法根据3L带孔粘贴敷料的制作方法和特点,设计制作成由高级软纸、无纺布、脱脂棉层、药层组成的一次性药物气管垫并应用于临床。选择行气管切开且神志清醒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药物气管垫换药,对照组使用自行剪裁无菌纱布块换药。于气管切开后第3、6、10天做气管切口局部细菌培养,并观察气管切口局部感染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培养,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切口局部感染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药物气管垫保护气管切口,操作省时省力,不仅能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气管切开切口的感染,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患者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一次性药物气管垫 切口感染
  • 简介:早产儿呼吸暂停以原发性为多,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所引起,多发生在胎龄〈34周或BW〈1750g的早产儿,胎龄越小发作越多,发作持续时间并不完全一致。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如处理不当可因脑缺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耳蜗背侧神经核受损,导致脑性瘫痪及高频性耳聋。反复、长时间发作亦可导致早产儿呼吸衰竭、肺出血,甚至猝死,危及生命,故呼吸暂停必须及时发现,迅速纠正。

  • 标签: 三升袋 水床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使用专用眼罩及防护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重庆某三甲医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使用专用眼罩及防护罩。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使用专用防护罩60例患者后的舒适性和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明显高于使用专用眼罩及防护罩之前的传统方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眼罩 防护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开胸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控制作用。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开胸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1例)和对照组(n=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疼痛规范护理措施。结果:在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方面,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严重疼痛分别为74.19%、16.12%、6.45%、3.22%,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严重疼痛分别为16.12%、38.70%、25.80%、19.35%,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疼痛规范护理在行开胸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患者疼痛控制情况较好,且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不良反应得到较好的控制,值得参考。

  • 标签: 疼痛规范护理 开胸术病人 术后疼痛 控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互动式护理对于血压控制的效果。 方法: 选择社区接诊的 92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入组时间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3 月 ,在双盲法下将患者平均分为 2 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 46 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社区互动式护理,将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小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互动式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社区互动式护理 血压控制
  • 简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局部需沙袋压迫,为防止沙袋滑落需对局部进行固定。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出一种随体稳定、保暖舒适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部固定带。该固定带采用纯棉布料制作,穿着舒适、透气性好。结构设计上由前襟、后襟、单侧袖子、系带及后襟延长片组成。前后襟于术侧肩部及腋下部缝合,肩部及腋下部之间设计有长及上臂接近肘窝处的袖子,保证了沙袋压迫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固定带前后襟远离袖子一侧为开放式,制作有系带,根据体形通过系带调节松紧,保证了固定带的随体性,且穿脱自如;后襟处加工有延长片,应用于肥胖患者时可覆盖住身体,保证有效压迫的同时,具有保暖作用;前襟上部内面设计有沙袋套,可牢靠地固定沙袋防止脱落。该固定带舒适、随体、稳定、加工过程简单、可反复清洗消毒且成本低。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 沙袋压迫 固定带 稳定 舒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功能试验抽血中,患者使用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的90例做功能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口头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应用,实验后对功能试验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满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功能试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能提醒 内分泌功能试验 宣教装置
  • 简介: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患者在穿脱衣服、进行输液或观察穿刺局部情况时需要捋起衣袖,常会不自主的造成管道外露部分的打折、断裂、脱出,严重时必须拔除导管,同时也容易导致敷贴卷边使穿刺局部感染,给患者带来不便。为此我科改制了一种病员服,于2006年10月-2007年11月试用于38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病员服 制作 化疗患者 局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流程优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事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药学人员40名,根据工作期间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20名接受常规药品调配工作管理;研究组中20名接受药品调配流程优化管理干预。对比两组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对管理模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对管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流程优化管理干预,能够减少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流程优化管理 差错事件
  • 简介:临床上持续吸氧的患者需要外出做检查时一般情况下使用氧气枕进行持续的供氧。在氧气枕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玻璃接头连接吸氧管和氧气枕导管,经常因为碰撞使玻璃接头破裂,导致吸氧不能正常进行或不慎划伤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存在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一次性20ml注射器针头套改装做为导管接头。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注射器针头套 氧气枕导管接头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精细化管理理论制作岗位核查清单,及应用岗位核查清单对病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应用精细化管理制作、修订和试行岗位核查清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应用岗位核查清单对临床护理质量过程控制并评价效果。结果应用精细化管理制作的岗位核查清单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P〈0.05)。结论岗位核查清单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护理质量的过程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主动和激励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细管理 岗位核查清单 护理 质量 过程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并分析血糖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康奈尔医生指数(CMI)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CM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上升、病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均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为其实施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社交技能训练,观察组实施手工制作联合社交技能训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环节中,相比单一社交技能训练,联合手工制作后患者情况更好,研究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手工制作 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 SDSS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