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痛人流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要求做无痛人流手术的62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护理之后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细节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度低,术后临床恢复情况好,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前忧虑的同时术后获得较好的临床恢复。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无痛性人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肺病呼吸肌疲劳的中医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肺病呼吸肌疲劳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和血气分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其FEV1/FVC和FEV1预计百分比数据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FEV1预计百分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得知,痰瘀阻肺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阴阳两虚型和宗气下陷型患者,两组研究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PaO2和PaCO2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和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治疗慢性阻塞肺病呼吸肌疲劳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程度和肺功能,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肌疲劳 中医诊治
  • 简介:观察在医学检验专业中开设设计实验的可行和效果。在微生物学实验中选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个实验作为设计实验,并由学生自行设计和操作,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开设设计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

  • 标签: 设计性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急腹症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行急腹症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综合疗法,对照组行普通手术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0±0.4)d、腹胀消失时间(3.3±1.0)d、肠鸣音恢复时间(2.8±1.1)d;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3.8±1.6)d、腹胀消失时间(6.4±1.4)d、肠鸣音恢复时间(5.3±1.5)d;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70、6.9784、5.2053,P<0.05)。观察组患者中1例无效、6例有效、8例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中6例无效、4例有效、5例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9/1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4,P=0.0309<0.05)。结论行急腹症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患者经综合疗法可以对其临床症状加以改善,获得确切的疗效。

  • 标签: 综合疗法 急腹症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来收治的4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给予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比较诊断效果。结果4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心电图确诊36例,诊断率为75.00%;心脏彩超确诊43例,诊断率89.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检查高血压心脏病,可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电图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对比两组心理健康状况与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疾病常识、饮食禁忌、药物服用、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对促进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部分人群在生活中都会饮用一些酒精类的饮品,以促进自身生活品质的提升。但是部分人群由于对于酒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致使自身的身体健康受到了酒精的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自身的肝脏器官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最终形成了酒精肝损伤的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自身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对酒精肝损伤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人们减少受到酒精肝损伤的影响,促进自身身体健康状态的恢复。

  • 标签: 酒精性肝损伤 基础医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非创伤腹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占急诊就治患者的10%以上,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1。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分诊,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值得我们探讨。

  • 标签: 非创伤性 腹痛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4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给予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比较诊断效果。结果4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心电图确诊36例,诊断率为75.00%;心脏彩超确诊43例,诊断率89.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检查高血压心脏病,可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电图 诊断效果
  • 简介:随着“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这一模式的转变,检验医学在临床和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检验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素质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本要求。该文从内分泌检验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检验与临床沟通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提出在检验医学教育中应当培养学生与临床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 标签: 内分泌检验 检验医学 教育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这也使得抑郁症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1)。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2)。方法我们研究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抑郁症患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 心理干预与护理 临床疗效 家庭功能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脑炎的治疗效果及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减少患者误诊率。方法选取本院46例自身免疫脑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对患者应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再选取本院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性脑炎组。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1.302%,参照组为73.91%,两组进行对比,差异大(P<0.05)。在亚急性发病率、血清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以及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正常率方面相比较,自身免疫脑炎要比病毒性脑炎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脑炎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进行治疗,效果较理想,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 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行。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开腹术治疗,观察组使用无痛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结果病患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病理学检查证实患者为平滑肌肌瘤。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情况更好,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者,使用无痛宫腔镜开展治疗,能获取满意成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肌瘤 安全性
  • 简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设计实验从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过程、撰写实验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 标签: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PP治疗急性嵌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嵌顿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组(TEP组,n=40)和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组(TAPP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EP组(P<0.05),医疗费用显著低于TEP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TEP组15.0%(6/40)(P<0.05)。结论TAPP治疗急性嵌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较TEP好,更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TAPP 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护理干预在冠心痛患者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一年间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对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社会功能、饮食控制、生理功能、合理用药)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饮食控制、生理功能、合理用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饮食控制、生理功能、合理用药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可防止冠心病复发,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一例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宫颈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前提下,施行子宫颈广泛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结果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宫颈切除术与传统的手术疗效相当,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需要。结论根治宫颈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术中护理配合,应加强患者术前访视,充分地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保证静脉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体位的固定;做好肢体裸露部位的保温;精准熟练的传递手术器械;手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技术原则;手术病理标本及时核对并送检;时刻关注手术进展情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切除术 根治性 保留生育功能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脑部代谢变化。进一步探索帕金森痴呆(PDD)患者发生痴呆的病因。方法通过观察59例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分析其与1H-MRS的相关。结果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而Cho/C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PD中医证型与1H-MRS的NAA/Cr、Cho/Cr值间存在一定相关。结论HMRS可以检测到PDD患者脑部的代谢改变,有助于PDD的病因诊断及风险预测。

  • 标签: 核磁共振 帕金森病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凶险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8例产后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凶险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超声检查显示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分界欠清、肌层菲薄、消失占15例,占53%;胎盘内旋涡9例占32%、胎盘明显增厚7例,占25%,胎盘附着面积范围广3例占10%;胎盘后间隙探及丰富涡旋样血流信号16例,占57%,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显示胎盘内血管走行分支杂乱12例占42%结论孕妇凶险型前置胎盘有特征超声表现,经腹部联合经会阴以及腔内超声检查,可以将疾病误诊及漏诊的概率降低,有助于疾病的临床诊断。

  • 标签: 产前超声 凶险性前置胎盘 诊断 胎盘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首次治疗患者依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6例采取MECT首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3.02%(37/86),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6.98%(49/8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指标及治疗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等待时间、治疗时间及护理记录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7.96%,大于对照组的86.49%,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MECT首次治疗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治疗依从,对于促进治疗顺利完成、改善精神症状、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标准化护理干预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