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2-2022.2,样本共计64例,用盲选抽签法行分组处理,实验组(32例)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急诊干预,观察和比较组间抢救成功率、临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96.88%)相比对照组(81.25%)要高(P

  • 标签: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 急诊绿色通道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配合应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1-2023.12接收到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应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结合治疗和恢复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引发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抢救治疗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避免引发并发症,快速抢救,促进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模式护理。结果:止血时间、输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减少P<0.05;急救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6.11%,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采用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模式可取得确切的急诊护理效果,有利于迅速止血并减少出血量,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一体化绿色通道模式 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建立胸痛中心前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进行院前救治期间(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48例,为对照组;并选取我院建立胸痛中心后(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急诊绿色通道急救处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进行急救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救治时间、急救2h后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道建立用时、首份心电图用时、肌钙蛋白T出结果用时、D-to-B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2h后的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急诊绿色通道,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STEMI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缩短其救治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救治效果。

  • 标签: 胸痛中心 管理模式 急诊 急性ST段 抬高型 心肌梗死 院前救治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对缩短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患者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方法:本次开展研究的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0月,该时间段共计纳入患者100例,根据急诊护理差异性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50例对照组、接受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护理的50例观察组。比较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护理后,该组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开展PCI时间、心内科会诊时间的所用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急诊护理的实施,大大缩短了患者在抢救室的滞留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其满意度,其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护理。

  • 标签: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抢救室滞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