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 2017-2018间消化和呼吸内科患者的 各 100例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并以观察组和对照组做出标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采用化学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两组的检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检验的 100例尿液标本中,共有 4例出现误差,误差率为 4%。其中影响检验结果最主要的因素是标本检验过程,其次为临床用药、标本的送检、标本的收集与标本的储存。结论:尿液检验对于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造成尿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尿液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规范操作,才能有效的避免尿液检验误差的发生,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妥善选择血管,术后正确护理,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脱出,断裂等。结果经临床观察发现,正确操作,做好术后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全面开展患者带管出院,定期来院维护导管。结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延迟置管时间,从而减少病人痛苦和不必要的开支。

  • 标签: PICC 置管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介绍何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与具体操作,指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优点,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分析其实际应用中的漏洞并提出建议。

  • 标签: 处方前置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13例高龄产妇及 113例非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结果 在合并症方面,观察组妊娠合并症 57例,占比 40.70%,对照组合并症 42例,占比 37.1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弃置胎盘方面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围生儿结局方面,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死胎方面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在体重、畸形、出生一分钟后 Apgar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前置、胎儿窘迫、贫血等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高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高龄产妇 不良妊娠结局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77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结果177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27.68%(49/177),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X^2=4.731,P=-0.030)、教育程度(X^2=10.767,P=0.001)、血红蛋白(t=-2.255,P=0.02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R5.625,95%CI2.69511.740,P〈0.001)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R4.950,95%CI2.447~10.009,P〈0.001)、步态平衡(OR4.950,95%CI2.447~10.009,P〈0.001)、视力(OR0.160,95%CI0.059~0.431,P〈0.001)、便秘(OR2.913,95%CI1.463-5.798,P=-0.002)、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风险(OR8.261,95%CI1.865-36.582,P〈0.001)和营养不良(OR24.117,95%CI5.069~114.733,P〈0.001)、社会支持况状包括客观支持(t=-2.876,P=0.005),主观支持(t=-2.419,P=-0.017)及支持利用度(t=--3.505,P=-0.001),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低(OR0.178,95%CI0.071~0.444,P〈0.001)、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2.644,95%CI1.026-6.815,P=0.044)、营养状况下降包括营养不良风险(OR11.475,95%CI2.247-58.609,P=0.003)和营养不良(OR11.920,95%CI2.141~66.348,P=-0.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低(OR0.740,95%CI0.611~0.895,p=-0.002)及便秘(OR2.729,95%CI1.102-6.758,P=0.030)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采取有效�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老年综合评估 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索组织工程软骨体外构建技术体系可行性。方法种子细胞选用胎儿软骨细胞(口服药物流产胎儿,胎龄3-6个月)。酶消化法获得第1代细胞,以50×106/ml浓度均匀接种于经聚乳酸(PLA)包埋聚乙醇酸(PGA)高分子聚合物支架,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在体外静态培养。分别于2周、4周、8周进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随培养时间延长,色泽由2周时的乳白色逐渐呈现半透明,8周时接近正常软骨外观。扫描电镜显示软骨细胞与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培养7天PGA纤维之间有基质沉积。HE染色示2周有大量软骨陷窝形成和均匀嗜碱性基质分泌,Safranin’O染色示基质有酸性蛋白多糖分布,Massons’strichome染色示基质有胶原成分,但含量较少,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特异Ⅱ型胶原。培养4周胶原成分开始明显增多,软骨陷窝形态接近成熟,8周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丰富且分布均匀。结论以成熟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体外能构建出具有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特征的人组织工程软骨。

  • 标签: 胎儿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软骨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对在2014年10到2015年3月进本院入治的1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操作不恰当是引起腹膜炎的原因之一,腹腔内脏器感染、导管出口处或者隧道感染、血源性感染也可能诱发腹膜炎,而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感染反复发作。结论通过规范性的腹膜透析操作、反复多次的腹膜透析的培训考核,扎实的腹膜透析的护理水平及适时的进行家访的服务等可以有效的降低腹膜炎的发生。肾科医生或者腹膜透析的护士及早的介入、改进标本的培养技术、针对性的病原菌治疗等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腹膜炎的治愈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症因素,并且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产程进行全过程观察。结果在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能实施自然分娩的患者占51例,有25例患者需要通过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分娩出胎,占整体分娩率31.3%;有4例患者并发子痫,本组患者分娩无新生儿死亡以及产后大出血出现。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而言,在整个产程中,积极的采用产程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效果,这对母婴安全起到的保障非常大。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影响因素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IAD是一种刺激性皮肤炎症,好发于老年患者。本研究主要阐述了LAD的定义,IAD发生的相关因素,并从IAD的皮肤清洁、皮肤的保护,心理干预及饮食方面对目前IAD的预防及护理展开综述,为老年IAD患者提供最新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老年 失禁相关性皮炎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旨在为人们提供健康的服务,这就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要有专业的、完备的素质,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此外,他们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我国有很多报道等描述了各科护士心理健康的状况,而心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报道则很少见,本文就心内科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旨在促进中国医学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心内科 护士 心理压力 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9月本人所在医院收治的224例创伤骨科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主诉情况分为疼痛组(n=89)与非疼痛组(n=13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式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疼痛组患者平均年龄较低、女性、性格外向、高学历、心理状态不佳、体位不当,治疗过程中牵引、外固定等,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知识缺乏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疼痛组(P<0.05),但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及骨折原因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终得出影响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状态、体位、治疗中的因素以及医护人员自身因素(P<0.05)。结论影响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较多,应注意对这些因素的密切观察,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以改善患预后状况。

  • 标签: 创伤骨科 术后疼痛 影响因素
  • 简介: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DVT的相关性,探讨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在DVT中的发生、发展的作用。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DVT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DVT部位、分型、时间分期及Hcy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两组成员间年龄分布及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DVT病例组患者以50-60岁为好发高峰期,左下肢DVT比右下肢多见(3.38:1)。DVT组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侣.45±9.67vs1389±4.33,P=0.001)。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Hcy水平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DVT组部位分型、发病时间分期各组间Hcy对比无明显差异。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DVT发生的敏感的风险标记,Hcy的监测对诊断DVT的观察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氨酸 HHCY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500例病人。就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提出了加强与医护质量相结合,做好医院感染治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规范灭菌消毒,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安排病员,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社区医院感染的对策。

  • 标签: 社区医院 感染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索大气环境与人民身体健康的关联性,依据研究成果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因季节变化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方法根据对文山州近年来的调研结果,特别是不同季节大气环境改变的情况,对季节性的传染病进行了归纳分类,针对春季传染病、夏季传染病、秋季传染病、冬季传染病不同的流行特征,展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结果按照不同的季节抓疾病特点的方法效果显著,依据制作气候与温度变化的趋势图,有利有节的展开控制预防工作,将传染病消灭在流行之初的萌芽状态。

  • 标签: 气候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周病与糖尿病临床相关性进行具体研究。方法选取114名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并按照血糖的高低程度分为三组,并对他们的CPITN和牙齿的缺少数量进行检测和查验。再将他们随即分为A,B,C三组,A组为实验组,进行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同时治疗,B,C两组为对照组,分别只进行牙周病治疗和糖尿病治疗,在一个月之后对三组的牙周病治疗以及血糖控制进行评定。结果血糖<7.0mmol/L的组牙周病指数对比其它两组有显著的下降,P<0.05和P<0.01。血糖>12.1mmol/L组的缺失牙数对比其它两组来说要多,P<0.05。A组的牙周病治疗效果明显比B组和C组的要高,P<0.05。结论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临床相关性。

  • 标签: 牙周病 糖尿病 临床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6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A型行为类型问卷评定抑郁状况和行为类型.并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年龄、性别、行为类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9.42%;A型行为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患者(x^2=14.11,P〈0.01);有配偶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无配偶患者(P〈0.05)。卒中后抑郁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几率较高,且与患者的行为类型、婚姻状况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卒中后抑郁 A型行为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
  • 简介: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显著,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极大。高血压可通过影响心室结构和功能,造成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和/或收缩功能不全,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即各类心脏病发病的终末阶段,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血压的良好调控可极大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因此,防治高血压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对高血压与心衰的关系、病理基础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阑尾切口感染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提出合理的相关建议、为未来的临床医疗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方法对本文所收集的共2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群体随机进行分类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与此同时对照组的患者则由50例并未在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组成。结果实验组引发切口感染的各项因素的占有量均大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患者出现阑尾炎手术后感染情况的因素非常多,我们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今后的临床医疗中,只有时刻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才能避免切口发生感染。

  • 标签: 阑尾炎 手术切口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