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转移瘤及原发性肺癌经CT能谱成像诊断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选取60例临床诊断为肺部结节或肺部肿块的患者,时间为2019年12月11日-2022年1月16日,后经手术病理确诊肺转移瘤12例、原发性肺癌20例,以该结果为金标准,开展CT能谱成像与X线诊断,探析两种成像方式下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X线确诊肺转移瘤与原发性肺癌准确率显著低于CT能谱成像诊断结果,(P

  • 标签: 肺转移瘤 原发性肺癌 CT能谱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1日到 2019年 12月 1日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 9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以及腋窝淋巴结,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 50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剩余 40例乳腺癌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患者术前经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学价值指标。结果: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皮质明显增厚呈向心性生长,淋巴结内钙化灶以及淋巴结长短径比(L/S),淋巴结边界模糊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率高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未转移患者( P< 0.05);发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流分布类型主要表现为周边型( P< 0.05)。结论: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所呈现的影像学都有一定特征,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诊断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具体方法实施在晚期胃癌患者及手术之后出现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中的用药干预效果情况。方法:文章中具体对于本医院收入且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及手术之后出现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实施项目方面调查,选用例数是68例,选取病例具体时间是2020年02月--2021年02月,给予项目分组是抽签方式,试验组(归入34例)选用奥沙利铂化疗加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方法,参照组(纳入34例)选择奥沙利铂化疗方式,研究用药所得结果有效加显效占有百分数值、用药之后引发的不良反应表现整体数据,调查实施用药治疗之前以及实施用药治疗一个疗程周期之后糖类抗原CA199项目检验数据具体值。结果:试验组用药所得结果有效加显效占有百分数值对比参照组研究内容获得增加(P

  • 标签: 卡培他滨 维持化疗 晚期胃癌 术后复发转移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后路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有3个月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 6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后柱转移瘤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直视下骨水泥椎体重建术。结果 6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 3例患者出现胸闷、气喘,经吸氧和给予小剂量激素处理后症状缓解。手术时间 30—90min,中位数 45min;术中出血量 5--20mL;胸椎单节段骨水泥注入量 4--6mL;腰椎单节段骨水泥注入量 5--8mL。椎体侧方出现骨水泥渗漏 4例,均未发生神经损伤。 62例患者中失访 3例, 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5--15个月,中位数 10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术前( 8.1±0.3)分、术后1d( 3.0±0.2)分、术后1周( 2.4±0.3)分、术后1个月( 2.0±0.1)分。结论后路椎管减压后柱转移瘤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直视下骨水泥椎体重建术,简单安全,既能有效减压缓解疼痛,又可维持脊柱稳定,为提高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脊柱转移瘤 胸腰椎 开放性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罹患转移性乳腺癌病患,临床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对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罹患转移性乳腺癌病患共计80例予以选取,均为岳池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18年05月-2021年05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即A组(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与B组(表柔比星+紫杉醇化疗)各40例,化疗2个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平消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进行131I放射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转移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131I治疗3天后采用常规空腹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平消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卡氏评分、血清Tg值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转移灶的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平消胶囊 左甲状腺素钠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7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例)和研究组(n=37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放疗,研究组放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两组接受治疗2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一年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腹泻/呕吐/皮肤损害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患者肿瘤标志物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患者一年生存率更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安罗替尼 放疗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 应用 MRI(核磁共振) WB-DWI 筛查鼻咽癌放疗后有无转移灶,并结合患者中医辨证类型,探讨临床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 采用 GE 1.5 T 磁共振成像系统( MR355),重建全身类 PET图像和 MIP 图像,对照病理结果、其他影像资料 如: PET-CT、 CT平扫 +增强、全身骨扫描、 MRI 平扫或增强等来判定定 WB- DWI 图的转移瘤灶,结合中医学分析辩证鼻咽癌转移的情况。结果:鼻咽癌转移灶可被核磁共振 WB-DWI直观发现 ,研究中医证型可规范和指导中医药治疗。结论 应用核磁共振 WB- DWI 筛查鼻咽癌术后转移灶,并结合患者中医辨证类型,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便病人,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 MRI全身弥散成像 鼻咽癌放疗后 病理学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增强 MRI T1 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息扫描序列( VIBE )与 TSE T1W 序列检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对 31 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 MR 增强检查,增强后先后使用轴位 TSE T1W 序列和轴位 VIBE 序列。比较 2 个序列显示转移瘤病灶的数目, SNR , CNR 和病灶边缘清晰度,运动伪影评分。结果 TSE 序列和 VIBE 序列扫描时间分别为 3min23s 和 16 秒。增强后 VIBE 序列显示病灶的数量与 TSE T1W 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 0.816 , P = 0.414 )。增强后 VIBE 序列的 SNR ( 432.54 ±271.60 ), CNR ( 233.27 ±197.65 )均低于 TSE T1W 序列的 SNR ( 674.32 ±375.79 ), CNR ( 312.38 ±207.4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4.366 ,- 2.660 , P <0.001,0.012) .TSE T1W序列显示病灶边缘较 VIBE 序列清晰( Z =- 4.082 , P <0.001 ),但运动伪影较 VIBE 序列明现( Z = 2.291.P = 0.022 )。结论 增强扫描 VIBE 序列扫描时间段,运动伪影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出数目与 TSE T1W 序列相当,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查中取代 TSE T1W 序列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盆腔淋巴结转移 Vibe TS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全脑治疗在肺腺癌EGFR敏感突变多发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就诊的肺腺癌EGFR敏感突变多发脑转移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