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进行彩照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5.84%(92/96);彩超检查的确诊率为76.04%(73/96),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超检测结果,临床诊断价值更加显著。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彩超检查 脂肪肝 肝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6例(96.2%)穿刺成功,1例因气胸穿刺失败。26例均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5例(鳞癌10例,腺癌12例,腺鳞混合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转移性纤维肉瘤1例),肉芽肿性炎1例。EGFR基因检测10例,突变率50%(5/10),均为腺癌。并发气胸5例(18.5%),咯血3例(11.1%)。结论CT引导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可为肺部病变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结合EGFR基因检测也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以22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使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总计346枚支架完成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以及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CAG),将CAG结果作为对照,显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1.93%、96.55%、91.11%、90.63%。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情况,通过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T影像检查以及椎管造影对腰痛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予以对照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腰痛患者当中择取120名,将其依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A(椎管造影)组、B(CT)组、C(联合两种方法)组,将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最终手术结果对照,分析不同的检查方式的符合率,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对照,A组的符合率要比B组高,C组的符合率要高于A组和B组,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患有腰痛的患者,行以CT影像检查和椎管造影检查联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准确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推广以及实际应用。

  • 标签: CT影像检查 椎管造影检查 腰痛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与相关病变使用螺旋CT血管成像(64排)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肠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疾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疾病的具体情况,结合检查结果总结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66例患者全部确诊,未有误漏诊情况发生,诊断准确率为100.00%,成像图中病灶表现清晰直观。结论临床进行肠系膜病变、相关病变诊断时,需要选用影像图分辨率高、病灶定位准确的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法。

  • 标签: 螺旋CT 血管成像 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相关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和CT检查方法,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判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95.65%(44/46),漏诊率为4.35%(2/46),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确诊率为78.26%(36/46),漏诊率为21.74%(36/46),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CT检查,对照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3例、12例、9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65.00%、92.31%、90.00%、66.67%。经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中有股骨头I期、Ⅱ期、Ⅲ期、IV期坏死者分别为15例、17例、10例、2例,检出率分别为100.00%、94.44%、90.91%、100.00%。观察组患者股骨头I期坏死者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P<0.05)。结论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

  • 标签: CT检查 股骨头坏死 核磁共振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CT检查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9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颅脑CT检查,结合患者病例以及颅脑CT结果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经过颅脑CT检查,共有180例患者检测出颅脑CT显示异常,异常率为90.9%(180/198),包括幻觉妄想狂症患者110例,酒精中毒性痴呆者80例,柯萨可夫综合征者8例。结论对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有助于患者确定临床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起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CT 慢性酒精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原位腺癌(AIS)与微浸润性腺癌(MIA)的超高分辨率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41例AIS与61例的MI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以及邻近支气管、血管的影像特征。结果AIS与MIA在最大直径、最大密度以及病灶与支气管关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评价肺磨玻璃结节大小、结节内部密度及邻近支气管改变,对AIS与M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原位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 磨玻璃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疑似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与MR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对CT与MR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病理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4例,其他11例,MR对关节面狭窄、关节面侵蚀、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囊变等表现的检出率明显较CT高(P<0.05);MR诊断准确率为98.67%,特异度与敏感度为90.91%、100.00%,CT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2.67%,特异度与敏感度为63.64%、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准确率及特异度、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CT 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和MR表现。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其CT和MR表现。结果3例患侧肾肿大,2例局部肿大,肾包膜模糊,肾周脂肪受侵,5例均表现会输尿管边缘毛糙,周围见渗出性改变,2例可见小结节状异常强化强化灶,1例侵犯左肾静脉,5例伴有肾门多发淋巴结肿大,3例同侧肾上腺转移。结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与MR表现有一定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密切相关,仔细分析对正确诊断本病有帮助。

  • 标签: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肾实质 尿路上皮癌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并阐述了螺旋CT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势以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螺旋CT扫描 多模式三维重建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Tomography,CT)检查对于鉴别单纯性肺结核病与肺结核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疾病及肺结核并糖尿病疾病的患者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7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胸部CT检查,分析鉴别两者影像学差异。结果对照组未出现肺部的病变情况。单纯性肺结核病与肺结核并糖尿病的CT影像图对比分析可见,两者主要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及病变累及范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于鉴别诊断单纯性肺结核病与肺结核并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医生在鉴别诊断时主要应该抓住两者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及病变累及范围方面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单纯性肺结核病 肺结核并糖尿病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0mgI/ml碘克沙醇在低剂量条件下对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中血管强化影响。方法8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使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75mL,管电压100KVp。由两名医生记录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四只血管的CT值,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名医师所测量的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CT,相互比较相关性分别为0.974、0.981、0.960、0.964,表明两名医师所测CT值相关性好。两名医师在四只血管测出的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双侧P值<0.001;同一名医师A所测右冠状动脉主干与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主干与左回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与左前降支、左冠状动脉主干与左回旋支之间强化水平的差异,P值分别为0.0112、0.015、0.021、0.020,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回旋支和左前降支相互之间差异,P值为0.61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剂量条件下使用低浓度碘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标签: 碘克沙醇 低浓度 低剂量 CT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结果分析,诊断标准包括CBF、CBV、MTT,以DSA作为金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高,诊断优势显著。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其效果明显,说明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64层螺旋CT 头颈CTA 脑CTP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的效果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选做研究对象,为其依次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指标。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在实施X线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指标为61.54%(32/52);在实施CT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指标为78.85%(41/52);在实施MRI影像学检查条件下,其检出率为96.15%(50/52)。结论对于临床中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而言,MRI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运用,能支持患者获取准确有效的检查诊断结果,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X线影像学检查 CT影像学检查 MRI影像学检查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放疗前CT定位中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中CT定位时有吞咽动作的30副头颈部平扫增强CT定位图像,观察平扫CT定位图像与增强CT图像中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Y轴及Z轴空间方向上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显著,P<0.05,X轴空间方向上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调强放疗前CT定位中患者随机性地做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喉部放射剂量分布,对于喉部治疗靶区导致漏照情况1,考虑吞咽导致器官位置变化时需重点考虑Y轴及Z轴方向的位移。

  • 标签: 头颈部调强放疗 平扫增强CT定位 吞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