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因其早期发现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的特点,在2014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二,所以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CT和MRI因其对肝癌都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而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诊疗中,尤其是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早期以及小肝癌有着优秀的诊断能力。对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法确定,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对于患者有着重大的价值同时还可进一步研究两者在诊断肝癌作用上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方法选择改变。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诊断 治疗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仪(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图像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1例为对照组单纯用CT扫描定位,根据CT图像确定大体肿瘤体积(GrossTargetVolume,GTV),另61例为研究组在同一固定体位,分别行CT、MR扫描,利用CT/MR图像融合技术确定GTV,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不同时期鼻咽癌CI/MR融合图像公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VCT、GTVCT/MR、GTVMR体积平均值分别为(90.72±2.03)、(90.72±2.03)、(90.72±2.03)cm3,GTVCT与GTV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图像配置、MR图像配置相比,CT/MR融合图像配准精度更高。结论CT、MR图像融合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鼻咽癌肿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减少了肿瘤靶区的遗漏,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 标签: CT MR 图像融合 鼻咽肿瘤 靶区勾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诊断与病理诊断在肺部病变良恶性方面的差异、记录螺旋CT诊断肺癌类型。结果经病理诊断发现良性病变17例,肺癌53例;螺旋CT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82.35%(14/17),肺癌88.68%(47/53);螺旋CT征象管壁增厚47.14%、腔内外病变42.86%、阻塞性病灶60.00%、转移性改变10.00%;CT诊断肺癌类型中央型肺癌20例,周围型肺癌30例,弥漫性肺癌3例。结论针对肺癌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肺癌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诊断,观察该种诊断方法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2月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并且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对照两组诊断情况。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PS指标、BV指标、BF指标对照中,实验组分别是0.63±0.13(ml/100g)、0.64±0.14(ml/100g)、24.18±3.29(100g.min),对照组分别是15.74±2.13(ml/100g)、2.78±0.75(ml/100g)、62.68±7.48(100g.min),(t=10.971,p=0.000),结果有差异。(2)本组选取的36例患者采用CT诊断后,诊断正确为35例,诊断正确率为97.2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使用CT诊断,并且诊断正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CT 脑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系统发明于1972年,为提高了临床诊断和肿瘤预后评价,由起初的X-CT发展至现今64排螺旋CT、双元螺旋CT、320排螺旋CT,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之相伴的质量问题(如额外医疗辐射,图像质量欠佳,提高疾病阳性诊断率,避免如CT产生伪影导致疾病的误诊、漏诊)也逐渐受到业内的重视。CT设备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就是保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高效率和安全型。CT设备应用质量参数主要包括剂量指数、图像性能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CT剂量指数(CTDoseIndex,CTDI)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 标签: 医学装备 质量控制 CT
  • 简介:[摘要 ] 当前, 64排螺旋 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中,但此设备对患者造成的辐射也需高度重视。本研究以综述形式对德国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 128层 4D螺旋 CT进行操作技巧探讨,在完成诊断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患者所承受的辐射量,为患者研究出安全性更高的检查方式。

  • 标签: [ ] 64排螺旋 CT 定位像 增强扫描 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腮腺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40例腮腺肿瘤,分析其术前CT影像表现特征,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0例患者中有19例CT表现为圆形、密度均匀、强化均匀、边缘清晰,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均为良性混合瘤。19例CT表现为病灶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有囊性密度影,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较清晰。CT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率80%。其余2例CT表现为病灶呈分叶状、圆形、密度不均匀、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模糊、轮廓不清、与临近正常结构分界不清,最终证实均为恶性肿瘤。结论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CT诊断 腮腺区肿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增强扫描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需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8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后者在前者护理的前提下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与常规组1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CT 增强检查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颅脑CT表现。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63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CT扫描,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及统计其发病率。结果扫描所见的63例脑瘫患儿中53例异常,广泛性或局限性脑萎缩17例,脑积水1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9例,颅内软化灶6例,脑穿通畸型4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前脑无裂畸形1例,TORCH感染1例,脑皮层层状坏死1例,阳性率为84%。结论颅脑CT对脑瘫患儿的颅内异常表现有很高的检出率,有助于了解病因及病变部位,从而对判断患儿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 脑性瘫痪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的 X线、 CT的影像学诊断,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 2012年 6月~ 2017年 6月其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36例临床放射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查 X片确诊 30例, CT确诊 36例,确诊率分别为 83.33%, 100%。增殖性肺结核 22例 ;浸润性肺结核

  • 标签: 肺结核 X线检查 CT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CT表现,以及CT扫描对本病诊断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CT诊断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4例,观察骨化的形态、长度、宽度、厚度,有无椎管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骨化常累及数个椎体的后纵韧带,其长短不一,大多上下延续,少有间断。且CT图像形态不同,大致分山丘型、平板型、菌伞型、花束型四种。结论CT扫描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最理想的诊断方法,它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CT诊断 CT扫描 回顾性分析 CT表现 狭窄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性假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CT以及X线进行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评估CT诊断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CT诊断结果误诊少于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CT诊断肺炎性假瘤存在一定局限性,肺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有特征性需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但相比X线诊断,CT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肺炎性假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螺旋 CT诊断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患有阑尾炎的患者 53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随后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这 53例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 53例患者中,有 51例患者经 CT诊断正确,诊断符合率高达 96.2%,有 34例患者确诊为阑尾盲肠周围炎,有 11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 6例患者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结论:螺旋 CT诊断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螺旋 CT 阑尾炎 临床应用
  • 简介:脑出血是神终内科常见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30%左右。而丘脑出血是脑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脑出血的13%,随着CT的临床应用,对本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本文对我科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丘脑出血患者的CT资料与预后进行厂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丘脑出血 CT表现 出血量 出血部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咽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例鼻咽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理均经鼻咽活检证实。其中鼻咽炎症22例(作为对照组),鼻咽癌28例(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采用西门子螺旋CT进行扫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CT扫描能显示两组患者鼻咽部均有不同程度黏膜增厚和软组织肿块,观察组患者CT扫描检查阳性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经CT诊断,观察组患者的咽旁间隙受侵率(28.6%)明显高于对照组(9.1%)、观察组患者的口咽受侵率(25.0%)明显高于对照组(13.6%)、观察组的患者颅底破坏率(46.4%)明显高于对照组(9.1%),CT影像学显示,对照组患者均无T分期,观察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T分期表现,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成像诊断技术可显示鼻咽部良恶性病变过程,对鉴别鼻咽癌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咽癌 CT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