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级总共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50名学生的班级为实验组,实施案例教学法,另一个班级总共5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对实验组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和案例分析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方面的满意度均≥92.00。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药事管理与法规》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联合规范性管理在提高新生儿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8例新生儿及相关家属资料,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规范性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为89.9%,对照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为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联合规范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人性化护理 规范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86例我区不同区域内的3个社区的老年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COPD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及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较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属情况、COPD等级与患者COPD疾病知识的掌握、自我效能及管理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结论社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偏低,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应依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疾病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延续护理及中医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能效管理的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延续护理联合中医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能效管理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能效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并结合中医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效,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有重要帮助作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中医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人机料环法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护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压力源,从而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因材施教,保障护生身心安全,确保其实习生涯学有所得。方法用人、机、料、环、法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注重与护生交流沟通,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及带教计划,为将来走上临床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人机料环法质量管理工具 护生 心理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患者糖尿病患者心理波动,有利于护理管理,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 糖尿病 护理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并举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发放调查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区分马氏高分组和马氏低分组,选择马氏高分组,再次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半年后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后,马氏人格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采用多种举措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马氏人格 工作积极性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督导管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家庭督导管理措施。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督导管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家庭督导管理 流动人口肺结核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留置尿管病人使用微信平台延续护理方式管理自我执行力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60名在家进行留置尿管护理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抽签的方式把60名患者平均分成2组每组30人。对A组使用微信平台延续护理方式,对B组患者进行比较传统的常规式出院指导,在两个月之后对AB组患者发生并发生的概率进行对比,并对患者在接受照顾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实行客观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护理之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对A组患者进行干预之后自我管理能力的测试得分要比干预B组之前的分数高很多;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B组要明显的高于A组。结论患者以及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通过为留置尿管的患者使用微信平台中的延续护理来进行提升,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来得到有效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在家里修养的康复概率。

  • 标签: 微信平台 留置尿管 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执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社区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8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随访,实验组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统计并对比两组血压、并发症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管理后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5±9.7)mmHg、(82.2±6.5)mmHg,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37.3±9.5)mmHg、(89.4±6.9)mmHg(P<0.05);实验组管理后12月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8.3±9.2)mmHg、(77.8±5.2)mmHg,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37.1±9.7)mmHg、(87.3±6.1)mmHg(P<0.05)。实验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5%、脑卒中1.3%、冠心病2.5%、眼底病变2.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5%、7.5%、15.0%、10.0%(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社区规范管理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精细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能够有效的维持患者的机体营养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培养自我护理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控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年至12月我社区66例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干预,干预3个月后使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试量表(AHSMSRS)评价患者疾病管理情况,使用生活量表(SF-36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量表总分以及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疾病患者采取以家庭为中心方式培养自我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控能力,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慢性疾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科护理常规,研究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根据协同护理的模式实施多元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症状评分(PANSS)、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后PANSS总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水平指标较护理前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协同护理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SPCS护理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血管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以讲解、模拟、练习、沟通及支持(ESPCS)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不同模式干预4周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ESPCS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行为量行为量表(CSMS)中日常生活、情绪及疾病医学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PCS模式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标签: ESPCS模式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施行解决导向电话干预对其体质量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中,共70例;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施行解决导向电话干预),对比2组管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4、12、24周后,患者饮食改变、运动改变和减重信心评分高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体重、BMI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5);但研究组体重、BMI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体重、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患者施行解决导向电话干预对其体质量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慢性病患者 解决导向电话干预 体质量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健康管理应用于老年健康体检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从我院选出接受老年健康体检者212例,按照体检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组一10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106例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指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指标分数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健康体检者采用人性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增加体检者的舒适度。

  • 标签: 人性化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体检 护理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132例,随机将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化管理;集束护理组实施集束化管理。就两组家属满意度、护理管理评分和胃管非计划拔管率进行比较。结果集束护理组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集束护理组家属满意度、护理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 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8月结束,在已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中选取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综合干预,比较分析实施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相较于接受综合干预前,实施综合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较优,且体重指数和血压均值均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血糖,且改了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压,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 社区糖尿病患者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疾病宣教以及基本的生活方式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监察室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即入院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机体锻炼健康教育以及用药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4.84±0.52)mmol/L,餐后2h血糖(7.14±1.61)mmol/L,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6.50±0.64)mmol/L,餐后2h血糖(8.87±1.37)m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等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血糖水平,提高了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等自我管理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室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品管圈应用于安全护理管理中,比较两组护理期间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及手术室患者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92.31±2.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10±2.68)分,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室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护理质量 安全护理管理 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