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骨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全部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检查,通过比较诊断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显示分型信息明显精准于X线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腰椎骨折诊断,精确率高,并且能够全方位呈现骨折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指导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片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治疗组采取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切扩挂线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的效果。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较对照组84.0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手术情况治疗组在手术时间、瘢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上较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③切口愈合分级治疗组甲级49例,乙级1例,丙级0例;对照组甲级40例,乙级7例,丙级3例,比较差异P<0.05;④复发情况对两组进行一年的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8%,比较差异P<0.05。结论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确切,手术时间少、瘢痕面积小、愈合快,且复发几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分段开窗旷置 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骨骨折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鼻骨骨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曾予以X线平片(对照组)和CT三维重建(研究组)检查;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患者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周围结构关系,且研究组检出率100%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适用于单纯性鼻骨骨折,而CT三维重建检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可用于检测特殊解剖部位变异以及难以区分骨折线者。

  • 标签: X线平片 鼻骨骨折 CT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过程中X线、CT以及MRI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给予其X线、CT以及MRI检查,就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MRI检验时其关节面侵蚀与关节面骨质囊变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与CT(P<0.05)。此外,MRI诊断的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以及0级强直性脊柱炎演出了也要明显高于X线与CT(P<0.05),而CT以及MRI对Ⅰ级和Ⅱ级强直性脊柱炎检查率也要高于X线(P<0.05)。结论在进行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时,运用X线、CT以及MRI均能够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又以MRI的诊断应用价值更为突出。

  • 标签: X线 CT MRI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取我院晚期胃癌患者56例,随机分研究组(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对照组(替吉奥)各28例,评估两组疾病控制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阿帕替尼组患者腹泻、口腔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替吉奥相比,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有别于替吉奥,高血压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患者耐受性良好。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替吉奥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肘关节前侧入路采用不可吸收缝线或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和对照组(采取带线锚钉固定)。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术后4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术后4月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结果研究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4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月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肘关节前侧入路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肘关节 前侧入路 缝线 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在一个随机Ⅲ期临床试验中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多西他赛75mg/m2,d1;卡培他滨1000mg/m2,bid,d1~14)或对照组(多西他赛75mg/m2,d1)。化疗每3周重复,不超过6个周期。每2周期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估客观疗效,安全性评价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NCI3.0)。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及安全性。结果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共入组5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可比性良好。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化疗周期数分别为2.5和3.0(P=0.553)。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12.0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8.9个月和5.8个月(P=0.158),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和1.8个月(P=0.021),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61.54%和66.67%(P=0.706)。非鳞癌患者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更高(76.47%比14.29%,P=0.0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有3例发生轻度手足综合征。结论初步分析显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较多西他赛单药有相似的安全性,更长的PFS,OS有延长趋势,值得继续增加样本进一步研究,或寻找预测疗效的临床特征或生物标志指导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二线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