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X线诊断小儿肺炎的要点,总结经验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X线诊断的临床特征与要点。结果56例患儿经X线检查及其他相关性检查后均确诊为小儿肺炎,经过治疗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总结了应用X线诊断的特征与要点;应用X线诊断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准确性高,便捷快速,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X线 要点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X线诊断46例肺结核患者的要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通过X光片分析肺结核X线检查特征以及临床诊断要点。结果46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没有误诊漏诊情况出现,总结了X线检查诊断要点。结论采用X线检查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可广泛用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肺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方法选取2000年0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X线检查的过敏性肺炎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过敏性肺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方法。结果过敏性肺炎的X线显示病灶的形态、发生部位及范围等均有一定的规律。病灶分布以肺外围部为主,肺尖部很少受累。病灶形态以浸润性阴影、小结节状阴影等表现为主。中心透亮,有时会出现假性空洞,由内向外吸收消散。其中急性过敏性肺炎表现可见弥漫性结节影,边界不清,或者斑片状毛玻璃影,或者实变影,分布以双侧中下肺野为主。亚急性过敏性肺炎表现可见网结节影,由细线条纤维束、结节共同形成的;慢性过敏性肺炎表现可见网状影、粗线条状纤维影、结节影,分布以中上肺野为主。结论对于过敏性肺炎患者来说,应用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进一步诊断与鉴别过敏性肺炎,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X线 过敏性肺炎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针刺与PGLA线体埋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PGLA线体埋线,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NCV、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PGLA线体埋线治疗DPN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PGLA线体埋线 传统针刺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探讨它的诊断价值及提高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入学、毕业及在校的经确诊的27例继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结果本组27例继发性肺结核,浸润型为主13例,X线为云絮状、斑片状影。干酪型为主5例,X线为片状不规则阴影,内可见不规则透明区。纤维空洞型为主4例。结核球3例。肺炎型2例,X线为点片状沿支气管分布,误诊为肺炎,后经过复查、CT检查、痰结核菌培养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一系列检查给予确诊。结论X线检查对排查继发性肺结核有重要的价值,结合辅助检查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继发性 肺结核 数字化X光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医疗数据深加工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当下医疗质量管理现状为根据,从医疗数据深加工需要的基础设施以及具体方法与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医疗数据深加工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

  • 标签: 医疗数据 深加工 医疗质量 管理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X线片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8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9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片法进行诊断,B组患者采用DR诊断,分别计算并比较不同方法诊断的准确率、误漏诊率。结果经常规X线片诊断和DR诊断后,A组和B组患者的确诊率分别为83.3%和95.6%,误漏诊率分别为16.7%和4.4%,均有DR优于常规X线片的特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诊断是对X线片检查的升级,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更高的分辨率,阅片方便,且对患者的辐射小,处理功能更强,误漏诊率低,可以为早期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DR X线片 肋骨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肱骨内侧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0~44岁,平均35.1岁。其中合并肘关节脱位3例,鹰嘴骨折2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术后均采用石膏托固定。术后2~3周开始功能训练并定期期随访。术后6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2周。肘关节MEPS评分(93.7±4.2分)(65~100分),其中疼痛(43.1±3.7)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8.2±1.5)分(15~20分);稳定性(9.5±1.7分)(5~10分);日常功能(23.1±1.7)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稳定性强,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内侧髁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 骨折 缝合锚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接受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分析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病变导致单肺受累的有18例,双肺受累2例;病变局限在1个肺野的有10例,导致2个肺野受累的有9例,导致3个肺野受累的有1例。结论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准确率较高,能够获得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数字X线胸片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和CT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的选择于本院接受检查确诊的102例矽肺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X线与CT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X线检查与CT检查的影像指标。结果CT检查对圆形小阴影检测率、矽肺合并肺气肿率分别为94.11%、32.35%明显比对照组77.45%、15.68%高(P<0.05)。结论CT检查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X线检查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 矽肺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肛瘘患者78例。随机分为普通挂线组39例和中医挂线组39例。普通挂线组采取传统普通线进行挂线治疗,中医挂线组采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比较(1)肛瘘治疗总有效率;(2)创面大小、疼痛、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中医挂线组相比于普通挂线组肛瘘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其中,普通挂线组有13例治愈,18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9%;中医挂线组有24例治愈,1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87%,P<0.05;(2)中医挂线组相比于普通挂线组创面更小,疼痛、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更短,P<0.05。其中,中医挂线组创面大小、疼痛、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4.39±2.57cm2、3.67±1.35d、3.01±1.03d、15.78±2.45d,而普通挂线组分别为18.25±2.51cm2、5.82±2.14d、5.53±2.14d、22.15±2.75d。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创面,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挂线疗法 肛瘘 临床应用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结合埋线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56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一组患者仅使用针灸治疗(对照组),一组患者在使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埋线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0.71%,研究组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埋线技术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针灸 埋线技术 中风后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位肛周脓肿应用挂线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挂线组,每组患者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挂线组采用挂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挂线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与常规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挂线法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难度低,治愈率高,疼痛程度低,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挂线法 高位肛周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肉瘤诊断的过程中,分别使用X线平片、CT、MRI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骨肉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X线诊断的归为X线组,采用CT检查的归为CT组,采用MRI检查的归为MRI组;每组中各包含20例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查后,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和CT检查准确率进行比较发现,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的准确率和CT检查以及X线检查比较,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MRI检查的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结论X线平片、CT、MRI检查对于患者均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同时可以应用到临床中对于患者的病情引导治疗,我们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以期帮助患者更加准确的介入治疗,从而使得患者获得更为准确的治疗。

  • 标签: 骨肉瘤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诊断结果及其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40例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患者采用X线消化道造影进行诊断,后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对照,对X线造影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可见胃部出现扩张的现象,同时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明显较少,患者的幽门管呈现细且长的状态,造影剂进入患者体内时到幽门处基本停止,幽门管的长度基本可以达到16~24mm,患者的十二指肠多以蕈伞状呈现。4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X线诊断具有100%的确诊率。结论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的X线造影诊断结果明确,对于其准确性分析时,我们和术后结果进行对照发现,X线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行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 幽门狭窄症 X线造影诊断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引流加挂线术对于肛周脓肿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切开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疗法治疗后,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引流加挂线术对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其高效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联合挂线术 肛周脓肿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来我院就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按诊断方式分为CT组和X线组,每组30例患者,X线组患者进行X线平片检查,CT组患者实施CT扫描。结果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不同影像学类型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7%,显著高于X线组的7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X线可作为周围型肺癌的初步诊断和常规检查;而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对于周围型肺癌的定性和分期具有显著的优势可将其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

  • 标签: X线平片 CT 诊断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椎多发骨髓瘤的X线、CT改变,分析期特征性的表现。方法选择脊椎多发性骨髓瘤有X线、CT检查记录者。结果脊椎多发性骨髓瘤出现骨质疏松、虫蚀状或穿凿状骨质破坏。结论典型骨质破坏结合临床能够做出诊断。

  • 标签: 骨髓瘤 X线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