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PG-SGA评分的个体化饮食护理用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纳入9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设两组,对照组(n=45)以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n=45)应用基于PG-SGA评分的个体化饮食护理。对两组术后能量摄入量及营养状况进行统计。结果  术后7d~21d,观察组患者能量摄入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PG-SGA评分的个体化护理模式能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而改善其护理结局。

  • 标签: 胃癌 化疗 自评-主观全面评定表 饮食护理
  • 简介:科室是医院的基础单位和功能单位,科主任既是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是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千部,因此对科主任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既是医院需要认真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课题。但目前选拔和考核科主任的标准存在诸多缺陷,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改的要求。随着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科主任胜任特征模型,开展科主任胜任力的测评体系研究,对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清远市所属7所医院的科主任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测评体系 科主任 清远市 广东省 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四川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探究卫生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四川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Tob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11~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效率改善不明显,每千人床位数和每千人医护人员对乡镇卫生院TF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21和0.487,每千人医护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TFP的回归系数为-0.069。结论:优化配置基础设备和增加医护人员总数有利于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而提高医护队伍质量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服务效率。

  • 标签: Tobit模型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服务效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新生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标准化新生儿模型结合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实验对象为五年制本科本院新生儿科见习学生(n=36),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18,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n=18,标准化新生儿模型结合PBL教学法),对比观察两组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习积极性、基础理论、案例分析、沟通技巧、临床判断能力评分高(P

  • 标签: 新生儿科 临床见习带教 标准化新生儿模型 PBL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干预中跨理论模型指导下的健康宣教对患者心力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择定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跨理论模型指导下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前两组自强、乐观和坚韧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自强、乐观和坚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面对、回避和屈服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面对、回避和屈服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干预中利用跨理论模型指导下的健康宣教,能够实现对患者心理弹性的改善,优化应对方式,促进疾病改善。

  • 标签: 跨理论模型指导 健康宣教 心力衰竭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应用于构建针对新入职护士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方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于同一医院入职的60例、处于实习期的护生作为观察对象;以是否接受基于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构建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方案为区分标准将护生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是2020年入院实习,而观察组是2021年入院实习;对照组接受传统规范化培训方案,而观察组接受基于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构建的手术室规范化的培训方案;统计、对比两组护生岗位胜任力评分、护理理论能力评分、俯卧位摆放以及急诊剖宫产手术配合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岗位胜任力评分、理论测试评分、体位摆放以及配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在构建对于入职护士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方案中,借鉴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量表有关键作用。

  • 标签: 护士 实习阶段 手术室 规范化培训方案 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50例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均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LEAO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能力,改善预后,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与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iMELD)在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短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3,6,12个月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列入生存组与死亡组,根据有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结果计算两组iMELD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分析血清内毒素与iMELD评分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短期预后中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个月,5例患者死亡,生存组、死亡组的iMELD评分分别为(39.26±7.29),(49.29±8.63)分,CTP评分分别为(9.32±2.12),(12.03±2.75)分,血清内毒素水平分别为(9.21±2.24),(15.39±5.1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2例患者死亡,生存组、死亡组iMELD评分分别为(41.35±8.03),(52.18±10.37)分,CTP评分分别为(9.78±2.05),(12.93±1.99)分,血清内毒素水平分别为(8.96±2.41),(16.43±6.0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19例患者死亡,生存组、死亡组iMELD评分分别为(40.74±6.38),(52.29±8.53)分,CTP评分分别为(10.01±2.23),(13.27±1.69)分,血清内毒素水平分别为(8.53±2.34),(16.52±6.08)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2,标准误为0.048,95%可信区间为0.790~1.022.iMELD评分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48.00分,iMELD评分增高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血清内毒素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1.00ng/L.结论血清内毒素水平与iMELD评分对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内毒素类 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知信行行为的影响。方法:本文观察对象为髋部骨折患者共45例,收取时间段在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5例予以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将两组各指标结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知信行评分、髋关节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康复护理能改善其康复知信行行为,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 康复护理干预 知信行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将凉血解毒汤和西医联合应用对于血清炎性因子、凝血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的患儿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的患儿实施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进行西医结合凉血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的水平,对照组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差于研究组,治疗后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凝血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小儿过敏性紫癜 西医治疗 凉血解毒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及术后生活质量(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8,SF-8)。结果 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及术后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带动患者学习积极性,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技能,改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IMB模型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生活质量 血压自我控制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管理方案对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2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60例干预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恐惧管理方案,比对护理效果及价值。结果:比对2组可知,干预组自我运动效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医学应对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管理方案整体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医学应对方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跨理论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延续性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能力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类病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出院6个月后对,观察组中依从性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出院时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6个月后观察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通过术后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护能力,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血管 介入治疗 依从性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体C3、C4、肝纤维化4项及无创诊断模型与乙肝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本院收治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补体C3、C4水平,且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作A级组、B级组及C级组,测量各组补体C3、C4、肝纤维化4项水平,计算无创诊断模型,经Spearson分析补体C3、C4、肝纤维化4项水平、无创诊断模型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补体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son分析,补体C3、C4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肝纤维化4项水平、无创诊断模型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补体C3、C4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呈低表达,且与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

  • 标签: [] 乙肝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肝纤维化4项 无创诊断模型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保定市某体检中心4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构建并验证脑卒中高危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8月采用便利取样,对733例体检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调查其一般资料和生活方式信息。应用CART决策树算法,基于建模集构建脑卒中高危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体检人群脑卒中高危检出率为37.79%,吸烟年限、年龄、饮酒情况、膳食模式、体力活动水平、睡眠障碍是其预测因子。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5.31%和70.06%,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结论 开发的脑卒中高危风险决策树模型可有效预测个体未来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可能性,为识别高危人群高风险对象提供了可视化的筛查工具。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预测模型